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李巨炎开始了收藏中国书法的艰辛历程,这源于他发自内心的对中国书法的热爱。而他对中国书法收藏的独到判断、敏锐见解,是使他在历经20年磨炼后成为一位成功的中国书法收藏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竞争激烈,风云变幻,神秘莫测。面对这变幻莫测的激烈竞争,许多实业家、理论家都在思考:竞争,究竟是在争什么?有人认为是产品和服务之争,有人认为是经营管理之争,有人认为是体制和制度之争……我以为,最深层次的则是文化的竞争。在当代,很大程度上则是审美文化的竞争。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时间”能出金钱,能创造财富,这当然是对的。但是,这还不够,我们还应认识到“文化”,特别是“审美文化”,也是金钱,也能创造财富。在当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顾客的审美要求日趋强烈,商品中…  相似文献   

3.
余平正 《协商论坛》2013,(12):53-53,59
很多人喜欢赵建克并与他交朋友,皆为他勇于奉献、热衷慈善的精神和在行业炼就的那双辨别真伪的眼力。赵建克研究收藏民间的字画古玩,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各大艺术院校。他以锐利的目光直击当代书画艺术品投资市场,以深远博大的志向成为中国新一代艺术品收藏家。他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寻根人,一个充满了人文精神的收藏家,在漫漫古道上一路前行的“朝圣者”。上世纪70年代末出生于豫东农村的赵建克,热爱美术创作。1997年,美术院校毕业的他,心中蕴藏了对美的渴望和追求。1998年,初识收藏界同行后,便对收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因偶得一块红山文化玉兽,  相似文献   

4.
当前特别值得警惕的是,切不可用收藏家的心理对待传统文化,只注意他们的收藏价值而不注意它们的使用价值,爱它们仅仅是因为它们精致、古老和不可多得。要大胆地吸收全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大胆地学习和吸收一切先进的文化,来充实、丰富和改造我们的传统文化,创造出一种适应时代进步的新文化,并对世界文明和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晁珊珊 《小康》2014,(1):80-83
80后的张丹阳被称为中国最年轻的沉香收藏家。与上一代沉香收藏家不同,他将沉香置人中西方融合的语境和科学体系之中,从而使中国断代百年的传统沉香文化开始了与西方对话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正"温文儒雅,言谈沉稳。"这是很多人对杨波的描述。十多年前,大多数人对杨波的印象,是他的企业家身份,而今天,熟悉杨波的人,更多地称他为——收藏家。从收藏到建立艺术示范馆、博物馆再到著书立传,杨波在短短十余年里完成了从企业家到收藏家的华丽转身。杨波开始画画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二十年来书画收藏的深厚积淀,为杨波的书画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杨波的创作手法和题材,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自  相似文献   

7.
玉石和人     
我去参观一位玉石收藏家的收藏,他一直说自己收藏的玉石多么名贵、多么珍宝,甚至说玉石是有生命、有磁场,有的会降灾治病,有的会除灾免祸,说得那玉石像是神明一样。  相似文献   

8.
《今日上海》2010,(12):51-51
马未都:上海召开华人收藏家大会是收藏界的一个转折点,倡导由投资收藏向文化消费的转折点,用一种开放的态势,不带商业利益的成分,大家聚在一起说话讨论,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相似文献   

9.
《天津政协公报》2011,(8):42-42
<正>作为历史学家,邓拓深知历史文物收藏和保护的重要。在他撰写的《燕山夜话》中有一篇文章题名为《收藏家的功绩》,在文章中说:"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历代都有许多收藏家,他们的活动对于各国人民的文化和学术事业直接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研究历史文献的时候,对于收藏家的功绩,应该予以适当的正确估计。……一个  相似文献   

10.
龚婷 《思想战线》2018,44(2):147
审美文化是人类审美活动在文化形态上的体现, 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人类的社会存在形式、 社会场域密切相关, 也必然要随着人类的社会存在形式、社会场域的变化而变化。 当代科技革命的发展, 导致了虚拟社会的兴起, 实现了社会存在形式、 社会场域的创新。 与此相适应, 审美文化在虚拟社会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 重大而深刻的演变, 其演变具有内在的必然性。 一方面, 人类社会存在形式、 场域的创新必然要求人类的审美文化发生相应的演变, 这是人类社会存在状态决定人类文化存在状态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 活动于虚拟社会中的人类新的审美需要, 也必然要求人类的审美文化发生相应的演变, 这是人类需要决定人类活动及产物的必然结果。 正是通过这一演变, 使作为审美文化构成要素的审美观念、 行为和结果表现出了新的状态, 使审美文化呈现出了审美选择的虚实交融性、 审美方式的高度智能性、 审美交流的方便快捷性和审美成果的广泛共享性等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悠蓝 《传承》2009,(11):40-42
鲁迅是五四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而其作为收藏家的一面却鲜为人知。鲁迅的收藏非常广泛,涉及古籍、古陶瓷、碑帖、石刻、汉画像、笺谱等,他不遗余力地批判并继承我国的文化遗产,收藏、抢救了许多宝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并从中研究取得极高的学术成就。这些"宝物",依然残留着一代文人的气息……  相似文献   

12.
金钱,有人将它奉若神明,有人把它贬为恶魔。  西晋时有位学者叫鲁褒,写了一部《钱神论》。他把钱称为“世间神宝”,认为钱能通神,具有种种奇妙的效用: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贵;钱多者为君王,钱少者为奴仆。  无独有偶,大文豪莎士比亚对金钱也有过精彩的刻画:金灿灿的金子啊,只要有这么一点点,就能使恶变善、丑变美、老变少……  这两位中外学者的论述,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么,金钱究竟是什么呢?其实,金钱只不过是货币的化身、物质的等价物。它既不是神明,也不是恶魔。至于金钱为何会有种种奇妙的作用,闪烁着扑朔…  相似文献   

13.
李琳  ;谢家顺 《求索》2007,(7):181-182
李敖的成名作《传统下的独白》影响了台湾整整一代人,他对传统文化的藐视与反叛在高举传统文化旗帜的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而他在深层心理上却很难摆脱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影响,也因此构成了这部作品特有的对传统文化的眷恋情结。正是在这种批判和承传中李敖完成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成为台湾文化界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4.
古钱币收藏家郎泰富陆荣章,聂晓玲郎泰富在考证他的收藏。刘建刚摄一枚形同古代生产农具──铁锹的古钱币,是距今2300多年前战国时期燕国的“涿”字币,也叫“涿”布,只有火柴盒那么大,用青铜铸造,细细观赏,做工精细,质地优良。这枚古钱币是一位年逾古稀的海军...  相似文献   

15.
收藏:人类文明的标志王华编者按:本文作者是中国当代有影响的青年收藏家之一。1990年创办了国内首家酒标收藏馆。目前收藏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酒标5万余枚,并多次学办大型收藏展览,是第一个把收藏论文带到国际讲坛的中国收藏家,被评为中国收藏界十大新闻人物...  相似文献   

16.
当代的审美文化明显具有美的泛化和丑的炫魅的二元特征,而丑的炫魅的基础在于新的媒介,尤其是网络的出现对我们的生存所构成的四种模式。自恋一迷恋、启蒙说教、娱乐一消费、恐惧焦虑分别构成了丑炫魅的的心理平台、动力机制、社会根基、精神主题,而这也充分印证了媒介对于存在的构成,从而对于审美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3000年前中国先民冶炼出的精美青铜器、公元5—8世纪雕刻的美仑美奂的佛造石像、以及被英法联军劫走又重回祖国的清代皇宫国宝,这一切构成了在台湾举办的《來自北京保利博物館  圆明园重現台湾  石佛青铜珍藏展》的主要内容。来自大陆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的120件(组)珍贵文物,自2001年12月22日至2002年3月21日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展出,受到台湾民众的热烈反响,前往观看者众多。这是大陆国有企业收藏的文物首次赴台展出,也是近一时期海峡两岸最大规模的文物展览活动,大大地推进了海峡两岸的文化艺术交流。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辉煌的业绩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展开的,他的一切实践活动和理论思维都离不开中国文化这个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正是对中国文化的精髓--实学原典思想的继承与超越,才构建起他恢弘的理论体系,才起了从理论的继承与超越,才构建起他恢弘的理论体系,才架起了从理论通向实践的成功桥梁。实学作为一种文化命脉,始终贯穿在邓小平的理论与实践中,是邓小平理论思维的起点和基础,也是邓小平理论的历史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19.
帮登情未了     
潇琴 《福建乡土》2012,(5):63-64
侯炳辉早就铆足了一股劲,想将自己的传奇经历和帮登的历史写成一部长篇传记。他有一肚子的话要说,有一叠的故事要讲。这位地道的闽南汉子,却有着北方人的禀性,豪爽、耿直、坦率、吃苦耐劳。他写传记,仿佛是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他自知。侯炳辉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一位农民的儿子,贫寒的家世,是他最早的磨难。注定了他要打着龟裂的赤脚,走在人生最初的严冬。这一切,让他感到生存的艰辛,也让他感受到亲情的可贵。只有小学毕业的他,为了谋生背井离乡,自学成才,学习了多种的谋生技能。尽管如此,他依旧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却不能摆脱难以温饱的命运。面对困境他痛并快乐着,苦且生活着。正当他风华正茂,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席卷全国,他也被不知不觉地卷了进去。  相似文献   

20.
位于浦东牡丹园的浦东民间收藏馆,是从陆家嘴按原样搬迁过来的一座老建筑。来这里参观的人大半是散步牡丹园时偶入其中的,然后便会被里面的展品所吸引。浦东收藏家协会会长冯建忠和他的妻子以及10个月大的儿子,就住在这散发着浓浓古典味道的收藏馆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