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茶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饮料之一 ,因它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氟化物、叶绿素、醣类等 ,适量饮茶对人体健康、防治某些病非常有益。因此 ,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众所周知 ,除了中国人外 ,英国人就可能算是世界上最爱饮茶的民族了。中国茶传入欧洲 ,是在17世纪中期。1637年 ,英国有个叫威忒的船长专程率船队东行 ,首次从中国直接运回一批茶叶。1644年 ,英国有一商人在厦门设立商务机构 ,专门从事贩茶。1662年 ,嗜好饮茶的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给英国国王查理二世 ,便成了英国第一个饮茶皇后 ,从此 ,饮茶之风盛行…  相似文献   

2.
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但对于茶的药效,熟知者甚少。其实,在我国周朝时,人们就将茶叶看成药,并成为流行于民间的健身饮料。古书上有“神农触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记载,相传五千年前,神农遍尝百草,发现了各种药材,他尝药中毒,以茶化解。唐朝陆羽,在苕溪养病并研究茶道,当身体或心情不爽时就泡上几杯茶,结果不但病养好了,而且活到了71岁。在国外,也有许多类似的记载:英国植物学家郑库斯知道茶叶中含有特殊物质,于是他向世界著名的航海探险家库克船长推荐了中国茶叶,从而把船员从坏血病中拯救了出来。现在,一般人都能说出红茶性暖,…  相似文献   

3.
茶·水     
韩春鸣 《海内与海外》2012,(12):71-71,70
笔者每日用茶,早晨一杯茶,暮时茶一杯。一天下来,仅续水而已,不换茶叶。讲究的人,对茶水论浓论淡,本人则浓淡皆宜。晨浓,暮淡。对于茶叶,要让其发生作用,离不开水。茶终归是饮料,茶叶需要水来浸润。那么,茶水之水,该用什么水呢?笔者不是饮水专家,只是想当然:饮用水应有天然和自然之分。所谓天然之水,就是天降之水,上天赐予。李白曰:"黄河之水天上来",是对来  相似文献   

4.
好的茶叶不仅能使你享受其香醇美味,还能得到独特的保健效果。而伪劣茶叶则会危害人的健康。感官鉴定可分四项:一是条索,如松紧、曲直、粗细、扁圆、整碎、轻重等,要与该品种正常情况相符。二是色泽,枯燥还是光润,应与该品种要求相符,如红茶是红褐色,绿茶是崭绿色,花茶为褐绿色。三是净度,应洁净无梗,块、片、末不超过限度,不能含有非茶类夹杂物。四是嫩度,同一品种茶叶以芽尖白毫多者为佳,条索虽稍粗壮,但嫩润半透明也为高档优质。茶的内质可分香气、滋味、汤色、叶底。一是香气:鼻嗅新鲜、浓厚纯正为好,淡薄不纯为次,闷…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又是中国历史上出口商品的大宗。十九世纪末期以前,华茶曾长期独占世界市场。现在世界上产茶国已发展到五大洲的五十多个国家。但溯其源,各国饮茶习惯、种植技术和制造方法,皆直接间接地由我国传去。印度茶业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才开始兴起的,但其发展却非常迅速。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产量还不到中国的五分之一,但到1901年便超出中国而跃居世界第一位,并一直保持至今。目前印度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茶  相似文献   

6.
在应用茶叶方面,缅甸人胜人一筹。他们不仅将新鲜茶叶制成干茶冲泡成茶水饮用,还擅长将新鲜茶叶腌制成湿茶和其他食品拌在一起直接嚼吃。缅甸人称这种茶为拌茶。缅甸人在嚼吃拌茶时习惯佐以茶水,也就是说,在同一时刻既喝茶水又吃茶叶,真可谓"物尽其用"。拌茶是缅甸人用来待客的传统食品。缅甸人以好客著称。当客人登门时,主人便会端来各种点心热情招待,其中拌茶是必不可  相似文献   

7.
君山银针     
湖南是茶乡。茶中极品是君山银针。一位深谙茶道的湖南朋友领我到岳阳楼上品尝此茶,摇头晃脑地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赶在这春雨之前采摘的茶叶嫩芽、毛尖,或者一芽一叶,都属于贵  相似文献   

8.
刘扬武 《海内与海外》2004,(9):22-23,26
金矿挖尽,金子有殆尽之时,而茶树的片片绿叶,只会越长越多,采了又发,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金子”。茶树被世界各国公认为“金树”,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种植茶树,有160多个国家饮茶,饮茶人数达20多亿。茶叶不仅与咖啡、可可一起成为世界三大饮料,而且被称为“世界第一饮”。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也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并植茶、饮茶的民族,但世界上也有人说:茶树原产地在印度。科研工作者从茶树的染色体和儿茶素的进化进行研究,染色体最原始的是中国四川金佛山大叶茶,依次为云南双江大叶茶、台湾大叶茶、印度阿萨姆大叶茶;茶树中含简…  相似文献   

9.
古老的马店驿站,秀丽的边陲小镇,一批批风尘仆仆的人群马帮曾在这里延续着关于"茶"的故事,而通过那条位于普洱县城的茶马古道,清香袅袅的普洱茶也就此名扬四海。从茶团上取些浸泡,它那浓红明亮的茶汤,仿佛也在诉说着悠久而神秘的普洱茶历史。古山飘过古茶香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古城普洱,以出产品质优良的茶叶而闻名遐迩。然而茶叶本无特殊,但特别之处在于人类通过智慧,将茶叶与火融合,使其本身的香气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10.
茶道     
正茶的成为举国之饮,文人颇有功劳。唐朝元稹有首一至七字《茶》诗:"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对茶的特点、加工、烹煮、饮用、功效作了全面概括。李白、刘禹锡、白居易、孟浩然这类旷世酒徒,也遗有诸多茶诗,直接间接地几乎涉及到茶叶作为产业和文化的所有方面:"倚溪侵岭多高树"(杜牧),"尧市人稀紫笋多"(释皎然),"春桥悬酒幔,夜栅集茶樯"(许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人好酒贪杯,以豪饮海量著称。尽管俄罗斯也有啤酒、香槟、红葡萄酒和白兰地等等,但人们最爱喝的还是白酒,认为它劲大、够味。心爱的水俄罗斯人把白酒称作“伏特加”,它是烈性酒,类似北京的“二锅头”。“伏特加”一词是对水的爱称,含有“心爱的水”之意,足见他们对白酒的偏爱。我们中国人习惯以茶待客,俄罗斯人则喜欢以酒待客,特别是贵客和老朋友相会,总要喝上几杯,甚至一醉方休。我在俄罗斯逗留期间,曾去吉尔申将军家作客,他住在库图佐夫大道,离朱可夫元帅的公寓不远。旁边有一座不大的桥,叫库图佐夫桥,我想一定是库…  相似文献   

12.
普洱与咖啡     
正普洱——我说的不是茶,而是地方——那个产普洱茶的地方。相信许多人与我一样,之前只知道普洱是茶,不知道它是一个神奇的所在。位于云南西南的普洱,因茶而名,因茶而兴。普洱的茶林多。那里有距今2700余年的世界野生古茶树王,和年逾1800余岁的过渡型古茶树,有澜沧江流域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景观最典型、人地关系最和谐的古茶林……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茶源、人类茶文化史上的奇迹、世界茶文化历史自然博物馆。然而,茶只是这片神奇土地上的珍宝之一。普洱的植物多。作为全球北回归线上最  相似文献   

13.
棉酚对畜禽的毒害作用张庆朝,李光德,张万福,王化春(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泰安外贸冷藏厂)棉酚是棉籽色素腺体所含的多酚二茶衍生物,分子式为C_(30)H_(30)O_5,是一种毒性较强的物质。目前种植的大部分棉花种子含有大量棉酚。棉籽在榨油...  相似文献   

14.
发展相互信任防止国际危机郑剑国际危机是对国家间关系起破坏性作用的国际政治现象。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题,绝大多数国家都把经济建设作为国家的头号使命的今天,维护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防止危机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发展国家间相互信任关系,则是...  相似文献   

15.
我们用茶叶煎剂治疗牛黑斑病甘薯中毒二例、牛急性六六六中毒一例,均获痊愈。方法是:每次用茶叶250克左右,浓煎灌服。 体会 茶叶味苦而甘,性寒,入心、肺、脾、胃四经,能去上焦郁热,除痰化食,清头目,利二便。现代医学证明,茶叶中含咖啡碱2~4%、鞣质3~13%,还含有芳香油及  相似文献   

16.
飞升的茶     
旋开茶盒,尖起三指抓一撮茶叶,轻放于透明玻璃杯,续上滚烫开水,旋上杯盖,嫩绿的茶叶孔雀般开屏,在开水中轻舒身子,飞舞盘旋,缓慢上升,撞到瓶盖,又如飘飞的树叶般旋转下坠,须臾,开水慢慢变得浓冽,清香扑鼻,呷一口,口舌生津,甘中带着一丝苦,苦中又回味着一丝甜,清心悦目,沁人心脾.  相似文献   

17.
斯里兰卡原本以咖啡驰名世界。不幸1875年前后咖啡发生了毁灭性叶病,不到几年咖啡树全被摧毁。那时,茶之试种已初具规模,政府号召改植茶树,茶叶从此迅速发展。1867年开始茶叶商品性生产,现在茶叶出口收入占斯里兰卡出口总收入的50%以上,每年以出口税、公司税、所得税形式直接贡献给政府的收入大约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18%。因而目前茶叶生产已成为斯里兰卡三大支柱中最重要的一根支柱。  相似文献   

18.
经外谈茶     
由于爱茶,便有了读《茶经》的想法,但苦于原文之古涩,一直未能如愿。后来在参加茶界举办的纪念吴觉农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意外地得到了一本新再版的吴觉农先生主编的《茶经述评》,很是欣喜。该著不但对《茶经》原文有相当精到的注释与评述,还对当今的茶业、茶事做有权威性的介绍和分析,拜读之后,极受启发,便随手记下一些偶念片感,写成文,不敢称做心得,只能算是经外杂谈吧。  相似文献   

19.
有位好友的岳母,被诊断为糖尿病。她每天早上将一小把茶叶约10至15克(可根据本人饮浓、淡茶习惯适量增减)放在壶中,用冷开水浸泡5个小时后,每次饮250毫升左右,每天3至4次。坚持两个月后,她到医院检查身体,各项趋向正常。经咨询,茶叶中含有促进胰岛素合成和去除血液中过多糖分的物质,由于该物质不稳定,如用热开水浸泡易遭到破坏,所以必须用冷开水浸泡。冷开水泡茶降血糖@赵理山@周万平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为了宣传本地种茶历史悠久,许多地方的政府官员,甚至是茶界知名的、有贡献的专家学者,根据民间传说,把孔明奉为“茶祖”。在一次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主办方的专家把传说当成了科学,“准确”地计算出了“孔明兴茶”的时间,居然打出了“纪念孔明兴茶1780周年”的横幅。开会时间是2006年,那么“孔明兴茶”的时间当为他平定南中的公元226年。在另一次普洱茶国际研讨会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