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佳雁 《世纪桥》2005,(1):64-69
国民党统治结束前.陈水扁已成为台湾在野党阵营中声望最高、最有实力的人物。2000年3月18日.陈代表民进党击败国民党候选人.当选为台湾当局领导人。上台后.陈虽一度对其激进的“台独”主张有所收敛.但他从来就没有放弃其“台独”思想。几年来.在“四不一没有”的幌子下.他不断地运用执政资源大肆进行“渐进式台独”活动。  相似文献   

2.
《党的建设》2007,(6):55
近来,岛内"台独"分裂活动明显升温,陈水扁还公然抛出"四要一没有",台海局势转趋紧张.种种迹象显示,随着陈水扁任期进入最后阶段及岛内选举的逐渐加温与即将登场,今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
陈水扁上台后,“台独”主张日益强烈。特别是今年连任后,他不是稳定和发展两岸关系,以造福台湾民众,而是变本加厉地推动“台独”,并把两岸关系工具化,使之服从于自己的权力和政治需要。其实,陈水扁从上台以来,就一直未放弃“台独”妄想,一旦他认为有机可乘,便就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对他的“台独”阴谋,两岸同胞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就职演说”顽固坚持“台独”分裂立场今年5月20日,陈水扁连任后,发表了题为《为永续台湾奠基》的就职演说。这个演说谈及两岸关系时,虽然没有出现“一边一国”的字眼,但通篇却充满着台湾是一个“独立国家”的意…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18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结束。台湾民主进步党提名的陈水扁、吕秀莲以39.3%的得票率当选‘冲华民国第十任总统、副总统”。国民党提名的连战、萧万长却以对.l%的得票率位列第三,排在以无党籍身份参选的宋楚偷、张昭雄之后。陈水扁上台,结束了国民党在台湾长达引年的统治,标志着秉持“台独”立场的民进党成为台湾新的执政党。这一结果对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乃至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国民党掌控台湾社会政治、经济、行政资源的巨大优势情况下,“台独”势力何以能够急剧上升并最终击败国民党而走上执政地…  相似文献   

5.
台湾大选中,带有"台独"色彩的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获胜.陈水扁的当选,并不意味着台湾人民支持"台独",但也必须看到他的当选给两岸关系增加了新的变数,祖国统一大业面临着新的挑战.两岸关系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陈水扁当局加快了“台独”的步伐,由过去的“渐进式台独”,迅速转变为“激进式台独”,在台湾上演了一曲“公投立法”闹剧,致使海峡两岸再度出现剑拔弩张的紧张态势。可见,“公投”问题不仅成为台湾岛内政治斗争的焦点,而且成为两岸关系及中美关系高度关切的问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陈水扁当局加快了“台独”的步伐,由过去的“渐进式台独”,迅速转变为“激进式台独”,在台湾上演了一曲“公投立法”闹剧,致使海峡两岸再度出现剑拔弩张的紧张态势。可见,“公投”问题不仅成为台湾岛内政治斗争的焦点,而且成为两岸关系及中美关系高度关切的问题。“公  相似文献   

8.
声明指出,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严峻。坚决制止旨在分裂中国的“台湾独立”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同胞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声明揭露了陈水扁四年前信誓旦旦地作出的所谓“四不一没有”承诺。四年来,陈水扁的所作所为表明,他自食其言、毫无诚信。他说不会宣布“台独”,却纠集各种分裂势力进行“台独”活动。他说不会改变所谓“国号”,却不断鼓噪“台湾正名”、“去中国化”。他说不会将“两国论入宪”,却抛出两岸“一边一国”的分裂主张。他说不会推动改变现状的“统独公投”,却千方百计地利用公投进行“台独”活动。他说没有废除“国统会…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大事     
美俄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12月1日,美国务院发言人鲍彻明确表示,美国反对举行任何会改变台湾现状或走向“台湾独立”的公投。他还敦促陈水扁信守其“四不一没有”承诺。12月2日,俄外交部就台湾公投问题发表声明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俄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中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18日,在台湾执政了几十年的国民党丧失政权,一贯主张“台独”、代表民进党的候选人陈水扁当选台湾地区新的领导人。台湾当局将把台湾引向何方?新领导人有没有诚意改善并发展两岸关系?台湾政局的变化牵动着两岸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引起海内外的普遍关注。“善意和解”缺乏诚意“就职”演说包藏祸心台湾新领导人和他所代表的民进党一贯主张“台独”,早在1991年就将所谓“台湾独立建国”写入党纲。但在选举期间,面对岛内大多数民众反对“台独”并要求和平、稳定与发展两岸关系的强烈呼声,这位领导人改称要走“新中间路线”…  相似文献   

11.
胡杉 《新湘评论》2004,(11):45-47
陈水扁上台后,“台独”主张日益强烈。特别是今年连任后,他不是稳定和发展两岸关系,以造福台湾民众.而是变本加厉地推动“台独”,并把两岸关系工具化.使之服从于自己的权力和政治需要。其实,陈水扁从上台以来,就一直未放弃“台独”妄想,一旦他认为有机可乘.便就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对他的“台独”阴谋.两岸同胞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相似文献   

12.
陈水扁政府上台执政 2000年3月18日,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当选为台湾新的最高领导人,执政70多年的国民党终于失掉"政权",沦为在野党.3月底,陈水扁任命国民党党员唐飞担任"行政院长",并负责"组阁".陈水扁之所以任用唐飞,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树立民进党"全民党"的形象,标榜建立"全民政府".  相似文献   

13.
“台独”活动疯狂升级的几大表现 2004年,是陈水扁台湾当局闹“台独”分裂活动最历害的一年,其主要表现是: 一、极力推动“公投新宪”,企图以“宪改”之名行“制宪”之实,谋求“法理台独”。2004年初,陈水扁不顾岛内外各界的强烈反对,公布了两项所谓“和平公投”的议题,执意要“公投绑大选”。在“3·20公投”被岛内民众否决后,陈水扁并未有所收敛,反而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后,台湾岛内第一次出现政党轮替,以"台独"为党纲的民进党上台执政。面对陈水扁政府一再推动两岸分裂的现实风险,中共中央将对台工作的首要任务明确为遏制"台独"势力,打消陈水扁政府的"急独"幻想。中共中央还通过积极团结岛内一切可以团结的政治力量以及争取岛内民心,促成连战等台湾岛内在野党领导人访问大陆,为未来两岸关系实现突破埋下了伏笔。2008年5月,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在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从僵持走向和缓,两岸经济文化人员互动频繁,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关系的主流声音。"六点意见"的提出,集中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对于两岸关系的深入思考,丰富和发展了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中共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接过了历史的重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谋划着两岸关系的未来。  相似文献   

15.
近来,岛内“台独”分裂活动明显升温,陈水扁还公然抛出“四要一没有”,台海局势转趋紧张。种种迹象显示,随着陈水扁任期进入最后阶段及岛内选举的逐渐加温与即将登场,今年是反对  相似文献   

16.
中青 《党建文汇》2006,(4):15-15
在陈水扁未来剩余的两年任期内,基于选举利益和卸任后的自保需要,不排除陈水扁还会有进一步的“台独”冒险。陈水扁“台独”冒险升级最重要的目的是为2008年大选的选战策略定调,为未来两年的施政方向定调。在“终统”后,“新宪公投”将最有可能是陈水扁的下一步“台独”冒险。陈水扁欲把“统独牌”当作未来两年施政和选举的唯一手段,企图借助“统独牌”掩盖经济弊案和施政无能。  相似文献   

17.
陈水扁“一边一国”论受到多方面抨击8月3日,陈水扁向在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台湾同乡联合会第29届年会”发表电视讲话,公然声称: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鼓吹要用“公民投票”方式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引起了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国人及世界华人华侨的极大愤慨,受到了所有爱好和平的世界各国的公开谴责。8月5日,中台办、国台办新闻发言人就陈水扁的“台独”言论发表谈话指出:陈水扁顽固坚持“台独”立场,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的公然挑衅,指出求和平、求发展、求安定,希望改善和发展两岸关…  相似文献   

18.
港澳台在2000年3月18日举行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具有“台独”色彩的民进党候选人陈水扁、吕秀莲以39.3%的得票率险胜。新当选的陈水扁和吕秀莲何许人也?“陈吕配”的胜出又意味着什么呢?陈水扁及其“两岸政策”陈水扁,男性,1951年出生在台湾省台南县官田乡一个农民家庭;  相似文献   

19.
李奇 《党建文汇》2002,(18):12-12
8月3日。由海内外“台独”分子组成的“台独”组织——“世界台湾同乡联合会”(即“世台会”)在日本召开第二十九届年会,台当局领导人陈水扁在台北以电视直播的方式发表贺词。他气急败坏地说,“台湾是我们的国家,不能被欺负、不能被矮化、不能被边缘化、不能被地方化,台湾不是人家的一部分,不是人家的地方政府或一省,也不能成为第二个香港和澳门。  相似文献   

20.
据国民党党史馆记载,1960年1月3日,还在台湾大学商学系就读的陈水扁由老师和同学介绍加入了国民党,党证号为“组证字第132604号”。令人费解的是,档案还表明,7个月后的8月24日,陈水扁居然再次入党。转系就读法律专业的陈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