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贾雯鹤 《求索》2015,(3):148-152
从《山海经》等文献记载来看,黄帝与嫘祖所在的轩辕之国和轩辕之丘与岷山关系密切。嫘祖作为蚕神,后来又兼为道路之神,是由于她的名字中含有"祖"字的原因所致。蚕女神话最初不是产生在蜀地,后来,蚕女神话和蜀地发生了粘连,并传播到了蜀地而为蜀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2.
《两岸关系》2021,(9):49-50
正"北祭中华之父黄帝,南祭华夏之母嫘祖"。嫘祖,亦称"蚕神",系轩辕黄帝的元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也是蚕桑文化和丝绸文明的发明创造者,与炎帝、黄帝同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四川盐亭县是中华人文女祖嫘祖的出生地和归葬地,被誉为"华夏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  相似文献   

3.
《传承》2015,(4)
祭祀圈理论已相对完善。广西巴马平安村的将军信仰具备共神信仰、地域单位和共同祭祀的活动、组织、经费等五方面祭祀圈内涵,对平安村祭祀圈的研究可以解释将军信仰的秩序格局,可以扩展到整个壮族地区纷繁复杂的民间信仰格局当中,推动壮族民间信仰研究的深化,并且推动当地旅游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段建宏 《求索》2008,(6):224-226
城隍信仰起源较早,唐代张说、张九龄、杜牧皆有祭城隍文,但唐以前有关城隍的史料并不多。宋元时期祭祀城隍者日渐增多,有大量史料记载,真正在全国范围内祭祀城隍,应在明初加封以后。清代定鼎,沿用明制,对城隍神崇祀有加,城隍庙的规制更加完备、突出,使得城隍信仰成为地域社会中的重要内容。研究城隍信仰,对揭示明代社会经济、文化心理和社会习俗有着重要的考据价值。  相似文献   

5.
傣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居住在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自治县。全民信仰佛教,但原始宗教活动亦较普遍,如祭祀寨神、农业祭祀等。  相似文献   

6.
正北祭中华之父黄帝,南祭华夏之母嫘祖。相传农历二月初十是黄帝元妃——嫘祖的诞辰日。3月22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的重头戏,辛丑年华夏母亲嫘祖故里祭祖典礼在四川盐亭县嫘祖陵祭祀广场举行。两岸嘉宾和专家学者、文化艺术界、工商业界代表以及当地民众等上千人共祭华夏母亲嫘祖。两岸共祭嫘祖,传承文化根脉第五届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以"拜谒华夏之母,寻根丝绸之源"为主题,由四川省台办、绵阳市政府等主办。开幕式上,  相似文献   

7.
张正军 《思想战线》2000,26(2):56-59
御岳是普遍存在于日本冲绳各村落中的圣地,它是神灵的居所、祭祀的中心.御岳是村落的守护神,神事活动丰富多样,祭祀组织严密复杂,这些反映了冲绳民俗信仰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8.
云南稻作农耕祭祀中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神灵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作农耕不仅是一个生产技术体系 ,同时也是一个由各种农耕仪礼和农耕神灵组成的祭祀信仰体系。文章认为 ,在漫长的稻作实践中 ,云南各民族由于受“万物有灵”观念的支配 ,将影响稻作生产的诸多自然物和自然现象“人格化”而顶礼膜拜 ,进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以天神、土地神、山神、祖先神、牛神为核心的稻作农耕神灵谱系和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4月3日至6日,农历乙亥年清明节期间,第四届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暨2019(己亥)年嫘祖故里祭祖大典的系列活动在四川盐亭举行,这是两岸中华儿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盛会,也是一次寻根丝绸之源、聚焦丝绸产业发展的经贸合作交流会。祭祀大典两岸儿女祈福中华腾飞4月5日,嫘祖故里祭祖大典在嫘祖国家纪念公园举行,海峡两岸近万名中华儿女共祭嫘祖,弘扬中华文化。大典分为击鼓鸣炮、敬献花篮、净手上香、敬献贡品、恭读祭文、行施拜礼、乐舞告祭、高唱颂  相似文献   

10.
贵州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中保留着大量的女神形象,不仅再现了远古先民的生产生活样态,更展现了西南地区历史悠久的女神信仰及原始母神想象体系。从创世神话中的大母神原型意象群,到洪水神话中的兄妹婚始祖传说,再到传统节日、祭祀中的女神崇拜,贵州少数民族神话中的女神形象呈现出一体多元的发展特征,承担着民族始祖神、保护神、自然神、生育神等多重功能。与此同时,各民族、地区之间的女神信仰在交往交流中不断融合吸收,丰富完善了中国神话系统。  相似文献   

11.
《春秋》2020,(4)
正地处山东省泰安市境内的泰山,在中国古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江山社稷稳固和国泰民安的象征,有许多古代帝王都曾到泰山祭拜,他们会献上丰厚的祭品和供器,这些祭祀用器统称为"泰山祭器"。据史料记载,自汉代起,泰山脚下古代帝王供奉泰山神灵、举行祭祀大典的岱庙就曾设有神宝库,专门贮藏祭祀用器。《从征记》中记载:"泰  相似文献   

12.
正绵阳是个好地方,这里处处有中华文化的根脉,文昌帝君、哪吒、嫘祖、李白,这些群众信仰的传说神灵和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让来过这里的台湾同胞都倍感亲切。寻根之旅让文化自信同频共振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文化寻根让两岸民众在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上"同频共振"。绵阳市依托文昌文化、哪吒文化、嫘祖文化等中华传统和历史人文资源,先后举办多  相似文献   

13.
湘江流域独特的自然、社会条件,对形成诸多水神奠定了基础。历史时期湘江流域水神祠庙所祀奉的神灵有湘妃等神话传说型,柳毅、杨泗等人物实体型和龙王、水府等普通大众型三类。各类水神也有一定的祭祀区,形成了湘水神祠主要以上游永州和下游长沙、岳州为中心的两大祭祀圈;洞庭湖神祠也多分布于沿湖的各州县。唐代以前,湘妃信仰居上;唐宋以后,洞庭湖神封号迭加。寻其原因当与湖泊水面扩大而致水旱灾害频发,以及显圣阴助官军有关。  相似文献   

14.
沿嘉陵江走金牛道穿秦岭通中原,从殷商时巴蜀人跟武王伐纣到汉未诸葛亮北伐曹魏,再到明末所谓“张献忠剿四川”,自古及今,南北沟连,彼此相通,世代兴亡,生出天下多少杰!或惊叹于某古人之成就了大事业,或诚服于早先的创造泽被后世,我辈至今仍受其恩惠,一路行来,面对片片古人的陈迹遗踪,俯仰之间,真是难以抑制充溢胸中的那感佩、那幽思……说起帝王如秦皇汉武,提到诗人如李白杜甫,国人少有不知的.但对于流行丝绸服饰的今天,恐怕知道蚕丝发明者嫘祖的人却不多.监亭是嫘祖的故里,这里有嫘祖山、嫘祖湖,嫘祖就出主在山下的嫘祖坪嫘祖穴.一个叫王凤的山野姑娘发现了吃桑吐丝的蚕,又发明了养蚕抽丝制衣的技术,后被中原部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6)
正3月7日,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四川省台办、省妇联、省侨联、绵阳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嫘祖文化交流活动暨2017(丁酉)年华夏母亲嫘祖故里祭祖大典在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的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代表、妇联代表以及海外侨胞近万人齐聚嫘祖陵祭祀广场,  相似文献   

16.
羌族的宗教信仰与"释比"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羌族的宗教信仰源远流长,其中以白石崇拜为表征的多神信仰是其核心内容,而其神秘的宗教祭祀和颇具传奇色彩的巫师--"释比"及其所行巫术则是联系人们内心和虚幻世界的桥梁.  相似文献   

17.
傅光宇 《思想战线》2001,27(2):50-53
阴阳五行思想对中国彝族农业神祭祀和日本农业神祭祀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所不同的是,日本农业神祭祀中的阴阳五行观念,除受中国汉族影响外,又与日本民俗相结合,形成"山神与田神--三合原理和农业神的轮回".而中国彝族农业神祭祀中的阴阳五行观念,则与上古氐羌文化、中原文化相关,它既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又保持了其民族固有的文化成分,故显示出与日本农业神祭祀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清代以来马来亚华人社群的地缘会馆,会供奉原乡信仰的神祇,祈求神明保佑,为乡民提供精神寄托。当中普遍受欢迎的就是对"义神"关帝的信仰崇拜。现存两家吉隆坡历史最悠久的会馆,以客家人为主的吉隆坡惠州会馆与和以广府人为主的广肇会馆,每年的关帝诞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两所会馆对关帝信仰的坚持,既表示了对中华民族"仁义忠孝"精神的推崇,也是对中华原乡信仰和文化故国的一种怀念。两所会馆关帝诞仪式内容大同小异,但也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祭祀礼仪,这些相异的内容,源自各自方言族群的文化特色,体现出民间信仰与各方言群认同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王雨 《传承》2010,(15):163-165
仪式与信仰构成了民间宗教现象的两个基本范畴,祭祀仪式是信仰展演的过程,对村落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广西全州县文桥镇江头村伍元龙信仰的祭祀仪式的描述,揭示祭祀仪式在村落生活中的作用。对研究民间信仰与村落生活之间的关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明清时期山东是金龙四大王信仰较为盛行的区域。金龙四大王为黄河河神和漕运保护神,故其庙宇主要分布于黄、运沿岸地区,频发的黄河水灾以及治河、漕运的现实需要是导致其信仰盛行的主要原因。谢绪的忠义形象和众多的商人商帮亦推动了信仰的扩展和传播。金龙四大王信仰,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同社会群体的祭祀需求,在对明清国家的漕粮运输和河漕治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亦为沿岸民众所普遍接受,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化、本土化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