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要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中 ,要正确对待中国传统哲学 :(1)只有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要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哲学 ;(3)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与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华部分相结合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要善于将传统哲学与哲学传统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哲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我们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统观和指导中国实践的历程中,总结实践经验并进行理论升华,极大地丰富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集中地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观、真理观、价值观、发展观的创新上。汲取历史经验,新时期新阶段,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必须立足于时代之上,植根于实践之中。唯有如此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得到持续创新发展,永葆旺盛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但是,大多数学者还是在无区分的情况下使用二者的。因此有必要从下述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辨析:其一,这两个命题的是否成立;其二,中国化的具体途径分析,就成为澄清问题之必须。最终说明学界对中国化的研究从一般转向了具体,从关注"怎么化"走向了"如何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内在理论依据的追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开放与发展的特性、实践性与革命性,决定了其需要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中国化、民族化过程中得到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也内在地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道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异质互补和相融共通,创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精神性前提。要认真总结和学习已经成功的中国化范例,在时代实践主题的牵引下,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内蕴着全球性与民族性的客观矛盾,正是全球性与民族性的这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矛盾运动,构成了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在动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成果。正视和处理好全球性与民族性的辩证关系,对于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中国化、指导当前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品格,它指导我国的革命和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同时,中国的共产党人通过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为人类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着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理论与中国实际进行了两方面的结合:一方面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大众哲学;另一方面是在中国革命实践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从而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坚持”,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新时代所需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理论。坚持人民至上,深刻揭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运用人类思维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人民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坚持自信自立,深化关于意识及其作用的理论,丰富关于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坚持守正创新,为党的思想路线增添新内涵,完整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精髓,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坚持问题导向,明确理论创新的起点和动力源、理论的根本任务是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把握问题演进的历史趋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坚持系统观念,形成全面深化改革正确思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思维能力体系,丰富和发展马了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坚持胸怀天下,深刻揭示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华民族大同世界理想高度契合,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思想。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质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因为其中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揭示的是革命和建设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不存在中国化问题.只适用于中国实际的哲学不成其为哲学,用民族形式表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谈不上中国化,那种用传统哲学精华去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是没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存在着一些模糊的命题,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等命题带有普遍性。对这几对命题要进行辩证分析,厘清其异同。  相似文献   

11.
第一次以学员身份来井冈山,深感本次培训特点突出,我们仿佛回到了八十多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对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的历史,特别是蕴含其中的井冈山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悟和认识,对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弘扬井冈山精神,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有了触动心灵的深深感受和强烈震撼。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集中到一点,就是弘扬井冈山精神,坚持“四个统一”,进一步做好党的文献工作。  相似文献   

12.
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 ,更好地表达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 ,这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 ,是我国工会工作实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拥有一种自觉,找准一个问题域,实现两个对接、两个碰撞”来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新形态(同时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的新形态)的构想,即以现实实践为立足点,“和合”世界各大文明哲学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个别性与哲学的普遍性相结合,使之拥有一种完满的理性。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科学本质和革命特征,决定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中国化必然运用这一方法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指导实践又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发展和创新,从而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断获得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5.
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表现,要想掌握话语权必须建构系统全面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诸多问题,实现"两个巩固"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和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给建成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提出了时代要求。要建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必须坚持深入和浅出、继承与创新、国家化与本土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四个统一"。  相似文献   

16.
“两个结合”的新论断,是百年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应对“两个大局”的客观需要,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应有之义。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宏大历史进程包括“站起来”阶段的初步探索、“富起来”阶段的不断发展和“强起来”阶段的守正创新。坚持“两个结合”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坚持基本原理,深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立足实践特点,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赓续文化血脉,大力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7.
乐山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作风建设上提出了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改进作风,推动"作风兴市",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本文从我党优良作风传统出发,介绍乐山作风建设顺应了我党作风建设的要求,并客观分析乐山作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强调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四个反对、四个大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学术成果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已有充分条件进行构建。其根据在于:它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共同的学术成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践、中国哲学密切结合产生的学术新说,它在长期发展中已经有了系统性,奠定了成为学科的坚实基础。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要坚持尊重思想客体的原则,总结历史发展的原则,合理逻辑整合的原则,多样化中趋同的原则。“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体系的理论核心是把“一般实践”和“具体实践”统一起来的新实践论,其展开的主线依次是以中国这个现实世界为对象的实践论的世界观,以中国的改造和中国人民自我改造之统一为实质的“广义认识论”,以引导中国人民创造自己的新历史为使命的“历史创造论”。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两个确立”。“两个确立”是马克思主义权威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群众理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时代观的统一,是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两个确立”的四重统一意蕴对在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新时代各项事业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四个全面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度滋养下形成的关于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彰显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时代内涵,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要求,汲取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精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