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家族企业契约变迁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经阶段,其能否顺利推进会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事实上,我国家族企业契约变迁由于受到资本市场障碍、经理人市场障碍、法律障碍、企业家障碍、家族既得利益者障碍的约束而变得举步维艰,根源在于各参与方经济伦理义利观的缺失。因此,只有不断培育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伦理思维意识,创新组织保障,研究探索新的具体制度设计,才能实现我国家族企业契约变迁的顺利推进,持续不断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2.
正瑞士大多数传承百年的企业都是家族企业,他们有着一套特别的家族企业传承的方法,这或可给走到传承关键期的中国家族企业带来一些启发。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有很大不同,按照欧共体的定义,由家族成员成立,家族占企业所有权在25%以上,至少有一个家族成员参与管理和运作的企业叫家族企业。依据该定义,瑞士2011年注册的三十几万家企业中,88%属于家族企业,大概有27.5万多家,共提供了260万个就业岗位,给瑞士贡献了超60%的GDP。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民营企业实际上可以算作准家族企业。瑞士的家族企业与中国的民营企业,或多或少有些类似。因此,瑞士家族企业的创新和传承,或可给中国民营企  相似文献   

3.
应焕红 《学习论坛》2009,25(5):37-40
家族企业传承问题是家族企业发展中最敏感和最易发生障碍之所在.家族企业继承和换代的整个过程需要同时考虑虱所有权变迁、家庭发展和企业管理模式转换等一系列变革,因而家族企业传承显示出独有的风险性.家族企业传承受到传统文化和家庭环境、创业者素质和心理、子女素质和心理、企业相关者和职业经理人的影响.在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存有企业创业者自身健康及婚姻存续风险、创业者突然故去风险、创业者不肯放手风险、家族企业父子矛盾风险、内部接班者"想接班却无能力"风险、家族企业多子女者竞争风险、职业经理人有异心风险等传承风险.因此,需要创新防范机制,建立创业者和家族成员的正常退出机制,完善家族企业传承的计划机制,建立家族内部接班人的选择和培养机制,建立与完善职业经理人的引入机制.  相似文献   

4.
闽商精神中蕴含着丰富的信义内涵。在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今天,适应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两岸交流合作等多方面因素的要求,需要着重从信义的主体、对象、动机等几个方面继承和发展闽商精神的信义内涵,塑造闽商的信义形象,让信义成为闽商的强大竞争力,成为"海西"发展的一大助力。  相似文献   

5.
新华 《先锋队》2012,(29):47
2006年初,创建于578年、至今仍在营业的日本寺庙建筑企业金刚组被收购。因此,美国《家族企业杂志》把全球最古老家族企业的头衔给了日本的粟津温泉饭店。该饭店成立于718年,今年已有1294岁了。1400多年前,金刚家族在圣德太子的邀请下从朝鲜来到日本,建造了至今犹存的四天王寺,金刚组就此诞生。在经历了40代家族传承之后,该企业还通过其在大阪的总部建设和维修一些寺庙。而粟津家族是从718年开始在小松市经营自己的温泉宾馆,现在该饭店有100套房间,能容纳  相似文献   

6.
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文化渊源和时代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泰玲 《唯实》2008,(8):86-90
任何企业组织的背后都有深刻的社会文化,中国“家文化”深深地隐藏在家族企业组织中,影响着家族成员的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家庭承包制的推行形成了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经济基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儒家思想的激活成为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土壤;乡镇企业的改制是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中以家为主题的文化和伦理,深刻影响着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目的、模式以及内容。文化背景下的事业永续还是家业永续的传承动机,促使企业家在家业和事业之间寻求平衡;在其传承的目的指向下,继承人选上亲和贤的矛盾、继承人缺失造成传承困境以及家族企业社会关系资本的传承等等都考验着中国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  相似文献   

8.
徐泰玲 《唯实》2008,(9):86-90
任何企业组织的背后都有深刻的社会文化,中国"家文化"深深地隐藏在家族企业组织中,影响着家族成员的一切生产和生活活动.家庭承包制的推行形成了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经济基础;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儒家思想的激活成为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土壤;乡镇企业的改制是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90年代,家族企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中国经济中活力最强的企业。但家族企业本身也存在着先天不足。因此家族企业如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企业,一直困扰着家族企业主和理论界。西方家族企业“委托—代理”制的成功运作,有效地化解了家族企业的管理缺陷,证明了家族企业存在的合理性及进一步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闽商文化是推动泉州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在经历量的扩张后,泉州民营经济发展正在向更高层次迈进,经济运行素质的全面增强有赖于闽商文化的蓄势发力.文章提出应该积极探索促进文化自觉、文化力启动经济力、优化文化生态等路径方法,实现闽商文化与泉州民营经济互促共进.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海峡两岸都是闽文化的主体。海洋性不仅使闽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极具区域特色,而且是闽商从事商业活动的文化支持。宋元时期,福建是中国经济最繁盛的地区,在世界经济版图中赫赫有名。闽商是欧洲了解中国的第一窗口。在16-19世纪,以海外扩张为特征的资本主义东来的时候,闽商是惟一的一支能与他们进行对话的力量。持久、规模化的  相似文献   

12.
陈晨 《世纪桥》2014,(12):87-88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只有切实坚持惠民、利民、聚民,才能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顺利、和谐推进。黑龙江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积极稳妥扎实的推进,就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秉承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原则,走出一条独特的龙江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带动了全省重要战线和主要城市经济的全面跃升,谱写惠民、利民、聚民的美丽乐章。  相似文献   

13.
潘斯 《求实》2002,(10):12-13
家族企业在国内外企业中是最普遍和最主要的企业类型 ,普遍采用家族经营管理模式。家族经营管理在企业初创及发展到一定规模时是有其必然性和有效性。但随着企业做大 ,家族经营管理的问题就会越来越暴露出来。家族企业必须改革家族经营管理模式 ,采用非家族经营管理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创新经营管理机制 ,实行制度化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14.
家族企业作为家族和企业的结合体,可以发挥这种二重属性的优势,依托家族和市场两个网络进行融资.通过对融资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山东省家族企业资本规模偏小,在融资上还是以家族网络为主,市场网络逐渐发挥作用,但力度还不够大,并据此提出了解决家族企业融资难题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民营家族企业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后,陆续进入企业代际传承时期,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接班潮正悄然掀起。权力的平稳过渡已成为民营家族企业健康发展的首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在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层面应在有效引导、积极扶持以及风险预警等方面协助民营家族企业顺利实现代际传承。  相似文献   

16.
叶国灿 《求实》2005,(10):41-43
职业经理体制是随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产生的,是市场经济制度下企业领导体制的普遍形式。在家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过程中,引进职业经理制,有利于规避家族企业自身的局限,规范家族企业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并逐步实现其从传统的家族经营模式向社会化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安慧玉 《世纪桥》2009,(1):37-38
统一战线是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本文从不同的历史时期,论述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统一战线的性质和任务变化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家族企业关键治理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企业公司治理关键的要素是资本要素、人才要素和产权要素。目前家族企业主要存在着产权模糊,产权结构封闭单一、家族性浓厚、透明度低,产权融合存在一定制度障碍等产权问题。家族企业资本维度经历了资本封闭期、部分开放期和全面社会化期三个阶段。人才维度经历了家族人才、非核心人才、核心人才三个阶段。产权维度经历了两权合一、部分出让控制权、部分出让所有权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9.
封闭性是制约我国家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这种封闭性体现在家族业用人、融资和剩余分配等方面。其原因有: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影响、缺少信用的社会础、法制不健全、资金支持环境不适应等。打破家族企业封闭性的对策有:创造崇尚诚信的会环境、健全法制、运用现代融资方式和建立开放的人力资源体制。  相似文献   

20.
钟锦文  张晓盈 《求实》2006,(11):39-41
中国家族文化决定中国社会的家族信任多于社会信任,基于特殊主义的家族信任进而又阻碍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信任博弈的结果将是:若一个社会具有完善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基于普遍主义的社会信任便可逐步建立。社会信任进而又创造出社会资本,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资本的内涵将更加丰富,外延将不断扩大,因此,社会资本是一种动态的、自增长的资本。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改变其投入资本的构成的过程。社会资本将成为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恒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