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关注弱势群体,有效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完善国家立法,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程度,促进承担责任主体的多元化,积极扩大弱势群体的就业和再就业,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增加弱势群体的经济收入,提高弱势群体的自助能力,保证教育机会均等,消除文化的贫困。  相似文献   

2.
对底层无微不至的呵护是一个时代文明与良知的体现. 先是下岗职工,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在市场经济汹涌的洪流中,由于知识技能的断代与欠缺,他们被这股洪流所抛弃,不能成为搏击风浪的弄潮儿,却焦灼而无奈的在岸上观潮.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社会分层加剧,涌现出大量的诸如贫困农民、城市下岗工人、农民工等社会弱势群体。弱势群体的存在,不仅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价值追求是相悖的,而且会危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制约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从北京力铲欠薪事件出发,以农民工的权利保护为视角,分析了构建和谐社会条件下关注农民工弱势群体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王萍 《中国律师》2004,(4):69-69
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02级法律硕士司法班、《法援大观》杂志社、北京华一律师事务所共同筹办的“弱势群体的权利保护与救济”座谈会于2004年3月21日在京召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博士生导师韩大元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范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胡锦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朱力宇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中国民商法律网负责人法学博士姚欢庆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邵明博士等法学专家受邀出席并作精彩演讲。中国法律援助基…  相似文献   

5.
环境弱势群体不具有中国特色,其在任何社会都会存在,只是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期所形成和衍变的方向不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内的政治、文化、经济等综合的结果。假如国家不能维护这部分人的基本环境权益,必将影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的目的在于引起全社会对环境弱势群体权益的支持和关注,以保障环境弱势群体的权益。  相似文献   

6.
王翠霞 《法制与经济》2008,(10):75-76,78
关于弱势群体,在很多学科领域里,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法律作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武器,自然更是离不开这个话题。如何更好的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学者们曾经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积极为法治建设献力。笔者从民事诉讼这个小论题出发,着重于细节上的探讨,从弱势群体的界定到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再到具体措施的提出,在立法层面、司法层面还有社会层面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以微薄之力为弱势群体的民事诉讼保护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7.
关于弱势群体,在很多学科领域里,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法律作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武器,自然更是离不开这个话题。如何更好的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学者们曾经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积极为法治建设献力。笔者从民事诉讼这个小论题出发,着重于细节上的探讨,从弱势群体的界定到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再到具体措施的提出,在立法层面、司法层面还有社会层面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以微薄之力为弱势群体的民事诉讼保护尽一份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层级结构迅速嬗变,新的利益群体和阶层逐步形成。特别是弱势群体,政治地位低,生活困难,是构建和谐社会急需关注的一个特殊群体。所以,关注弱势群体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意义重大,而且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9.
面对训斥,儿子将匕首指向父母;几句拌嘴,丈夫对妻子挥刀相向;一个剐蹭,两名司机拳脚相加直至兵刃相见,这些均属激情犯罪的案件。  相似文献   

10.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法学视角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道晖 《河北法学》2005,23(7):18-20
弱势群体的权益问题在现今我国日益突出起来."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相对于"强势群体".研究和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不能回避研究和解决强势群体的问题,不能回避造成这种问题的社会根源,包括某些阶级性根源.弱势群体不只是经济贫困者,更是权利和权力的贫乏者.治本的方略不应只限于给予弱势群体以短期的社会救济,更重要的是保障他们能真正享有和行使应有的权利和权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改革的深入推进,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在关注并切实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实践中勇于承担责任,履行职责,为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法学视角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弱势群体的权益问题在现今我国日益突出起来."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相对于"强势群体".研究和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不能回避研究和解决强势群体的问题,不能回避造成这种问题的社会根源,包括某些阶级性根源.弱势群体不只是经济贫困者,更是权利和权力的贫乏者.治本的方略不应只限于给予弱势群体以短期的社会救济,更重要的是保障他们能真正享有和行使应有的权利和权力.  相似文献   

13.
弱势群体保护的社会契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迅 《河北法学》2011,29(11):2-13
根据订约语境的不同以及契约传统和价值取向的不同,社会契约可分为同意型社会契约、互惠型社会契约、平等型社会契约和人本型社会契约。社会契约视域下的弱势群体可相应界定为:没有实际参与同意过程而使缔约目的没有充分实现的人群;没有从社会契约中受惠并与契约伙伴同步发展的人群;没有在立约时被平等对待并予倾斜保护致其基本人权受到侵害的人群;没有在契约重大变更时处于有利地位而被作为功利考量牺牲品的人群。弱势群体保护的社会契约责任基础包括:同意型社会契约政府责任之自由基础、互惠型社会契约个人责任之功利基础、平等型社会契约社会责任之正义基础、人本型社会契约动态完善之人道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法治指数设计的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立山 《法学家》2014,(1):1-18
与成熟法治国家的情况不同,探索编制一套以经济社会发展为坐标、以分析法治状况与经济社会指标的相关性为核心内容的"法治国情指数",可能有助于推进我国的法治国情研究,并服务于宏观的法治决策。"法治国情指数"既不完全等同于国内各级党政部门已经普遍开展的、主要用于工作考核的法治评价指标体系,也有别于国际上通行的单纯评价法治状况的"法治指数"。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上,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或贫困或病弱,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权益往往得不到及时的保护。他们不是一个民族,也不是一个团体,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叫做弱势群体。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对弱势群体权益的尊重和保护程度。标志着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与法治水平.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公证员作为文明法治社会的诚信使者.应当在公证过程中格外注重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这才是恪尽职守、公证为民道德准则的本质体现.这也是新时代公证员的庄严使命和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16.
论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社会转型中,贫富差距的扩大、社会分层的日益明显,使弱势群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法律的角度,论证了法治社会下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必要性,分析了弱势群体人权保护的现状,并提出法律的完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依法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检察机关作为我国法律监督机关,正确行使职权、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是其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8.
弱势群体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以来我国社会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与此相关的文章可谓汗牛充栋,多不胜数。然而纵观各方观点,均把论述与研究的焦点集中于城镇人群,而对人数更多处境更为不利的农村弱势群体却较少关注。本文通过对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分析和论述农村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以期为这一人数众多的群体寻找一条摆脱困境的出路。  相似文献   

19.
程贵林 《法制与社会》2013,(17):175-176
采用自编就业认知评价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焦虑显著高于非弱势群体大学生;就业认知评价对于焦虑有良好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通过认知评价间接地对焦虑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弱势群体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问题,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是法律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法律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树立人权观念,坚持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观,解除社会危机的隐患,建立和谐、秩序的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