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政法系统,雄踞一方的肇庆市委原副书记、市政法委原书记黄平方深谙“官商绑交”之道,且嗜赌如命,被称为“四贪干部”:“贪官”、“贪权”、“贪钱”、“贪赌”。不久前黄平方被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入狱13年。  相似文献   

2.
说贪官     
贪官都贪什么 目前被揪出来的大小贪官,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事发前可能有一些荣誉称号,有的是“全省十佳公仆”、有的是“全市人民满意公务员”、有的是“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标兵”……可见,贪官除了贪财、贪权、贪色以外,还喜欢贪荣誉。  相似文献   

3.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一批又一批的贪官被揭露出来。人们从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即大多数贪官的背后都有一个“贪夫人”。她们当中,有的默许贪夫多捞快捞;有的怂恿贪夫能捞则捞;还有的与贪夫配合“默契”,我收钱你办事;个别的甚至打着贪夫的招牌,抛头露面...  相似文献   

4.
反腐     
《廉政瞭望》2011,(19):11-11
“贪坚强” 原安徽省滁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明光市委书记张松坚受贿423次共计400万余元,竟然不认账,没有一丝悔意,最近被终审维持一审无期徒刑判决,张松坚也被人们称为“贪坚强”。近几年,一些贪官抱着“牺牲一个人,保全一家人,安全一帮人”的念头拒不认罪,这给侦查部门造成了很大障碍。  相似文献   

5.
据新华社消息,经中共中央批准,涉嫌经济犯罪的安徽省原副省长王怀忠已被立案审查。熟悉王怀忠的人都知道,他是从阜阳“发家”的。对阜阳人来说,最近让他们“出名”的那桩事不太光彩:“巨贪夫妻”———阜阳市前市长肖作新及妻子被抓被判。肖作新与王怀忠,曾经是阜阳市市长和市委书记。许多阜阳人评价肖作新与王怀忠是“貌合神离”。肖作新为官资格老,但王怀忠却早于他被提拔,于是肖作新与王怀忠的矛盾一直处于半明半暗之间。后来,因为一封外商的举报信,安徽省纪委从1994年肖作新看艳舞表演的一张发票着手调查肖作新。没料到,…  相似文献   

6.
《廉政瞭望》2014,(24):11-11
“红色通缉令”是国际刑警组织协助成员国侦查罪犯的国际通报,以其左上角国际刑警徽颜色而得名。随着中国海外追贪的提速,被红色通缉令追捕的50多名贪宫,被遗返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
在腐败案件高发的今天,贪官落马,人们司空见惯,也算不上是什么新闻了。然而,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原县委副书记汤少波被南京市纪委“双规”审查时,却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在人们眼里,他是个“清官”,别人能贪则贪,他却给自己制定了拒礼拒贿的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8.
沁彬 《先锋队》2011,(4):62-62
“贪”在词典里足个贬义词,指“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它与生活中贪婪、贪心、贪财、贪色、贪得无厌、贪赃枉法等不好的事情都密不可分。从健康角度看,“贪”也是我们最大的敌人。多位权威专家指出,“贪”就意味着过度,贪吃、贪睡、贪杯、贪玩,甚至贪看、贪动等生活习惯,都对健康有着意想不到的危害。常青道“知足常乐”,要想留住健康,就要远离“贫”字。  相似文献   

9.
阿林 《共产党人》2005,(24):34-35
2005年4月,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原市公路局局长李国蔚无期徒刑。至此,一个贪权、贪财、贪色的“三贪”局长的本来面目暴露无遗。在短短9年内,李国蔚收受贿赂165次,涉案金额560多万元,被有关部门称作“赣南第一腐败大案。”  相似文献   

10.
刘忠  郭红敏 《廉政瞭望》2011,(19):42-43
河南省平顶山市社保局原局长蒋俊川落马后,被曝当地一女法官为其当“小三”并生子,引得百姓或惊愕或谴责或唾弃。是情人致官贪,还是官贪而色起?无论如何,“贪官多有情人”,须得正视,以警后来。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肇庆市委原副书记、市委政法委原书记黄平方深请“官商绑交”之道,用手里的权换商人手里的钱,而且嗜赌如命,被称为“四贪干部”——“贪官”、“贪权”、“贪钱”、“贪赌”。  相似文献   

12.
你言我语     
莫放过“富庙贪方丈”□严保林某地一骨干企业的部分职工联名举报厂长有经济问题,有关部门前往调查。就在群众翘首以盼时,这个被职工比作“富庙贪方丈”的厂长却在私下吹风:“看他们能查出什么名堂。我要真不干,只怕上头还不批哩!”调查后来果真没了下文。此类令职工...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国有企业的“老板”可以说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老板”们经济犯罪却不时被揭露出来,有的还成了震惊中外的大案要案。值得重视的是,近年来这类案件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反而呈蔓延之势,很值得人们深思。国企“老板”经济犯罪扫描近几年来,国企“老板”经济犯罪率之高,犯罪金额之巨,几乎达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只要人们信手翻阅近几年来的有关报纸杂志,一个个被曝光的大贪、中贪、小贪们的犯罪事实便会映入眼帘。——褚时健,原…  相似文献   

14.
反腐     
《廉政瞭望》2011,(1):9-9
震惊全国的“纪委书记第一贪”、湖南郴州市原市纪委书记曾锦春注定看不到2011年的太阳了。经最高人民法院死刑复核,2010年12月30日,曾被执行枪决,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因贪被处决的纪委书记,同时也留给人们关于监督权力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5.
陈慧岩 《先锋队》2010,(5):57-57
步入信息社会的今天,一些大贪“巨蠹”被查办的新闻不时充斥网络报端,人们在对大贪巨蠹人人喊打、深恶痛绝的同时,对发生在身边、甚至自己身上,诸如以人情往来为名,收受一些香烟、礼品、土特产等“揩油”行为却常常网开一面,认为吃一顿饭、抽一包烟,乃区区小事,无关痛痒。  相似文献   

16.
10年前,被媒体称为“五毒书记”的张二江曾名动全国,在媒体的描述中,这个湖北省天门市市委书记因“吹、卖(官)、嫖、赌、贪”五毒俱全,而被冠以“五毒书记”的名号,从而成为了中国贪官录上的一个标志性人物。  相似文献   

17.
前些年流行这样一段顺口溜:“大贪”作报告,“中贪”听报告,“小贪”戴手铐。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和力度不够。随着这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力度的加强,不少“大贪”、“中贪”纷纷落网,戴上了手铐,送到了他们该去的地方,个别的甚至被依法处以极刑,得到了可悲的下场。尤其是原北京市副市长王宝森因罪行败露畏罪自杀  相似文献   

18.
2001年4月6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怀忠急匆匆地赶到北京参加一个有关“农业工作”的会议。不几天,就有王怀忠“犯事”的传闻,没过多久有两件事进一步印证了王怀忠已被“双规”:一是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省政府职务序列分管农业的副省长王怀忠一栏被剔名,二是一条来自正规渠道的消息在王怀忠的“发迹地”阜阳市各个部门传达。  相似文献   

19.
姬建民 《前线》2008,(12):68-68
别以为贪官行贪之时总想的是伸手未必被捉.进而毫无顾忌地趁机贪敛钱财,其实也会想到伸手可能被捉。所以,贪官贪财之时多留个“后手”,就像盗贼入宅之时。首先要把退路看好一样,一旦撞到枪口上,也好有个退身之步。  相似文献   

20.
火炬20余名“群贪”被绳之以法了,这是泸州最大的一次“群贪”事件,“群贪”中,有公司级领导,有公司下属分公司经理、厂长、会计、出纳,有处长、车间主任乃至手握权力的“平头”。这伙贪官虽然编织了复杂的关系网,但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泸州市和纳溪区检察干警的反贪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