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郁达之”是中医常用的治则之一,而在妇科临床上运用更为广泛,现将本人对此认识和体会赘述如下。 一、“木郁”与妇科疾病 “木郁”指肝气郁结,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认为风气通于肝,风气骤变,致肝受病。这是最早用木气生发的冲和条达失调来形容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而出现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以致为病的叙述。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通畅。”指出“木郁”即肝郁,肝木遏郁则肝气横逆,气机紊乱则诸血症可生。叶天士在《临证指南》中强调,凡“郁”症多在“悒郁动肝”、“气郁不舒、木不条达”为患,明确指出“郁”与“气”有关。由此可知,木郁、气郁、肝郁皆同出一辙。  相似文献   

2.
根据肝与肺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肺系病症可以从肝论治。论治原则 :木火刑金重在清肝火 ;气郁痰聚注重条达肝木 ;肺病气伤重在柔肝敛肝 ;养肝益阴以固肺气。  相似文献   

3.
王乐匋教授辨治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要点任何(安庆市精神病医院246000)关键词: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辨证论治王乐教授积数十年临床经验,对一些既多见又难治的病症,进行了规律性的研究,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今就其辨治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症要点介绍如...  相似文献   

4.
业师张炳秀主任医师,现任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大内科主任,安徽中医学院兼职教授,为“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教学”指导老师。张师学宗《内经》、《难经》,旁征各家,早年受名师发蒙,曾受业于“新安王氏医学”第五代传人王乐匋教授,深得王老学验精髓。加之多年精勤不  相似文献   

5.
“肝体阴用阳”,肝体就是指肝脏,肝用指肝的生理功能,体用一源。肝的生理特性主要表现为肝脏布藏精气,体质阴柔;主疏泄和藏血,性喜条达。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肝用太过与不及。临床应用需要虚实兼顾,温清并施,酸甘辛苦并用,若肝用太过,治疗以酸泻甘缓为主,佐以辛凉或辛润;若肝用不及,治疗以辛苦温为主,佐以酸甘滋阴养血。  相似文献   

6.
试论“肝为万病之贼”孙益鑫(安徽中医学院中医诊断学教研室合肥230038)关键词:肝;中医发病学;“肾-脾-肝”内伤病机学说中图法分类号:R223.11;R228“肝为万病之贼”一说最早见于清·魏之秀《续名医类案·疡症》,他说:“夫肝木为龙,龙之变化...  相似文献   

7.
查安生教授认为,脾胃虚弱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之本,湿热内蕴贯穿其病程始终,气血瘀滞是其反复发作的病机关键。治疗上多以益气健脾化瘀及清热化湿解毒立法,注重顾护后天之本,善用平补之党参、白术、谷芽等顾护脾胃,并佐以调气之木香,使中焦气机健运;运用马齿苋、地锦草、黄连、黄柏等清热化湿、凉血止痢,并注重活血化瘀,多采用白及、三七、赤芍、白芍等。  相似文献   

8.
肝气一词,含义多种,在使用中存在混乱现象。有的为生理性名词,指肝之脏气,即肝的机能活动。《内经》中所说的肝气,就是这种意义。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春者木始治之,肝气始生”,“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灵枢·脉度》中“肝气通于目,肝和则能辨五色”和《灵枢·天年》中“五十岁,肝气始衰”之“肝气”,都是指肝之脏气。有的以“肝气”概括肝气之病的病理及多种肝气病证名称。如李冠仙在《知医必辨》中说:“五脏之病,肝气居多, 而妇人尤甚。”“治病能治肝  相似文献   

9.
疏肝理气法为治疗肝病的首法,应用得当,收效卓著。兹就临床点滴体会和肤浅认识,笔之于后。 一、立法依据 肝为五脏之一,以气为用,乃整体气机涤陈更新、宣展布化的枢机。肝气和畅,疏泄正常,直接关系着情志调节、精微输布、食物消化、胆汁分泌、血液运行等一系列生理机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适其劳逸,调节情志,遂顺春生畅发之气,堪为促进脏腑功能相互协调、维系人体内外环境保持相对的统一和稳定的重要措施。正基于此,历代医家认为,木气条达,肝疏适宜,人身诸脏受益,则不惟无病,且使永年。反之,七情为患,常由肝始。一旦情志波动失于常度,势必恙及于肝,导致气机紊乱,升  相似文献   

10.
临证指南医案·肝风篇》曰:“经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故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它不仅概括了肝的生理功能,同时也总结了肝的病理变化的特点。所谓“体”,一般是指实体或实质:“用”是指作用和机能.肝为藏血之脏,血为阴,故肝体为阴。肝主疏泄,内寄相火,为“风木之  相似文献   

11.
邵荣世教授是第三、四、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载,学验俱丰。其运用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低热不退、口腔溃疡、面部痤疮、尿路感染等病证,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女子以血为主,肝主藏血;又女子之气善郁.肝主疏泄,郁则气血不能调达,于是诸症遂生。逍遥散中当归、白芍能养营血,益肝之体,血足体充则肝之气用而无滞。柴胡、薄荷疏肝气、散肝郁,助肝之用,气畅郁达则肝之血行而无阻。气血化源在脾胃,苓、术、煨姜能培木荣木,且可防有余之肝气戕克。甘草调和诸药。血充气畅,怫郁之气化为乌有,因而本方有“逍遥”之名。本方为妇科要剂,凡情志不畅、肝郁不达而致的经、带、产、乳以及疼痛诸症,用此方随证加减,每能收效。今介绍笔者临证治验,以资交流。 1.痛症如经前头痛、乳房胀痛、经行腹痛、妊娠腹痛、产后腹痛等,多责之于肝郁血淤使然。治疗以逍遥散合金铃子散为主,有  相似文献   

13.
丁老是铜陵市有名望的老中医。1983年9月我有幸随丁老实习,目睹其临症,并得其教诲,颇受启迪.丁老治病多强调气、血、痰、淤,认为“无病不关乎气血”,“百病多由痰作祟”,“久病多淤”。治疗上喜用疏肝理气健脾之药,他指出用之得法,每能收桴鼓之效。现根据本人实习时记录的材料,将丁老用药经验整理介绍如下: 一、疏肝气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恶抑郁。一旦肝郁气滞,疏泄失常,不仅肝脏发生病变,还可影响其它胜腑。其具体应用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指出,癃闭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膀胱、三焦,与肺、脾、肝、肾、督脉有关。热邪客于膀胱和膀胱气化不利,针刺京骨、委中;从三焦辨治,实则泻之,注重调肝,针刺三焦下合穴委阳;从肺辨治,"当资化源,以助金气";从脾论治,当分虚实,虚责之于中气不足,实责之于湿;从肝辨治,以疏肝、柔肝、泻肝为主,佐金平木、泻心补脾为辅;从肾辨治,也分虚实,针刺可选择足少阴肾经大钟穴;从督脉辨治,可选任脉之曲骨和阴交,轻者取督脉"脊背之骨穴",重者取任脉"腹间之肉穴"。针刺治疗癃闭,应遵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原则,以选取肝肾二经、膀胱经、督脉的穴位为主。  相似文献   

15.
结核散外用治疗颈淋巴结核溃疡98例朱万珍(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合肥230031)关键词淋巴结核溃疡,结核散颈淋巴结核溃疡,为一顽固难愈的外科疾患。我院已故外科汤琢成教授治疗本病颇具独到经验,用其家传结核散Ⅰ号、Ⅱ号,运用一定的换药方法,治疗该病屡治屡...  相似文献   

16.
肝胆在脏腑气化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肝升肺降、治节有权,木敷心和、血运畅达,木疏土达、纳运如常,木和肾充、开合自如,木气疏调、三焦司职。  相似文献   

17.
肝为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主升、主动,“肝的阴阳、气血的失调……肝气虚和阳虚”。但随着对一些疑难病治疗的探索,临床治肝常能起沉疴,所以肝阴、肝血常不足……肝气、肝阳的失调,以肝气、肝阳的亢盛为多见,而少见肝的气(阳)虚应该引起临床工作的足够重视,以丰富临床辨证治疗。今不揣浅见,略以论之。  相似文献   

18.
韩明向教授提出"虚-瘀-衰老"的中医衰老模式,认为阴虚是许多老年病突出的病机特点,注重使用养阴法治疗老年病,以补老年人阴精之不足,增液养血行血,助阳生化.临床喜用补而不腻、疏而不散之一贯煎,以治肝肾阴虚、血燥气滞之证.  相似文献   

19.
关氏肝保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0例临床观察杨钧立(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233000) 关键词:关氏肝保;慢性乙型肝炎关氏肝保(外用药袋),系采用肝病专家关幼波教授肝病外治验方,由安徽中医学院制药厂生产。该药袋由沉香、鳖甲。当归、白术、黄色等23味天?..  相似文献   

20.
吴洋、吴桥生平及其学术特点童光东,吴华强,指导,王乐(科研处合肥230038)关键词吴洋,吴桥,新安医家吴洋、吴桥为明朝著名的新安医家,生平至今不详。但其医案频繁见于《论医汇粹》、《医述》、《名医类案》等医著中,可见其影响。李济仁《新安名医考》,洪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