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9 毫秒
1.
淤血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而对妇科尤为重要。妇女以血为本,举凡经、带、胎、产诸病,不论虚实寒热,最后均可导致气血淤结。唐容川说:“女子胞中之血,一月一换,除旧生新,旧血即淤血。”故淤血阻滞为妇科最常见的发病机理。现就有关妇科的淤血证治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儿科中的一些疾病,用外治法行之有效,案十则如下。 一、淋洗法 案1.感寒停食:王某,男,6岁,1985年5月6日诊。感寒停食,腹膨胀痛,不思纳食,大便量少,不发热。用生姜、紫苏叶各30g,煎汤,置浴盆内,乘热以小凳坐盆中,自上而下以手揉其腹,并以汤淋之,至水冷即止。每日淋洗2次,连用两天症状消失。 按:本案治疗方来源于《幼幼集成·卷三·食积证治》。寒则凝结,热则流通,因感寒停食,脾  相似文献   

3.
泻下法又称通腑法、下法,是中医治病八法之一,对于燥屎内结、停痰留饮,淤血内蓄、寒实积滞等邪正俱实之证,有荡涤肠胃,逐邪外出的作用,近年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急症。中风起病急骤,病变多端,临床见证除有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异常外,又常兼有消化排泄功能障碍所致的恶心呕吐、上腹胀满、大便秘结、胃纳减退等症状,祖国医学认为后者是“腑气不通”的表现。一些资料认为40~60%。的病人可有“腑气不通”见证,有些报告的比例还要大些。泻下法是治疗腑气不通证的有效手段,适当用于中风患者,往往能迅速改善病况,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因此在临床中颇受重视。现分三方面综述于后,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4.
痰证是中医特有的一种疾病类型.痰是脏腑气血失和、津液代谢失常的病理产物,一旦产生也是一种病或加重病情的致病因素.由于痰不仅是有形可见的痰液(狭义之痰),而且还包括停滞、凝聚在五脏六腑、经络筋骨之中的无形之痰(广义之痰),所以痰证的病机与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现结合有关研究及个人认识,谈谈痰证的特征、实质及辨治,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医证型与临床分期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和癌蛋白C-erbB-2关系.方法:选择经病理证实、有完整资料的乳腺癌病例95例,辨证分为肝郁痰凝、冲任失调、正虚毒炽3种中医证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各证型的临床分期及其分子标志物ER、PR、C-erbB-2表达进行分析.结果:95例中,肝郁痰凝型为71例,占74.74%,冲任失调型为9例,占9.47%,正虚毒炽型为15例,占15.79%.Ⅰ期、Ⅱ期乳腺癌中以肝郁痰凝型居多,而Ⅲ期、Ⅳ期中正虚毒炽型所占比例高于肝郁痰凝型和冲任失调型.肝郁痰凝型ER阳性率与正虚毒炽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74);肝郁痰凝型ER阳性率与冲任失调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2).各证型PR、C-erbB-2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乳腺癌早期多为肝郁痰凝型,后期以正虚毒炽型为主.肝郁痰凝型ER表达水平高于冲任失调型,而PR、C-erbB-2的表达与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证候的演变规律。方法 共纳入102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分别在发病第3天(72 h内)、第7天、第15天采集患者的四诊信息,对四诊变量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对不同时点的证候要素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层次聚类分析结果提示,发病第3天证候可聚为阴虚、内风、气虚血瘀、痰热四类,发病第7天的证候可聚为气阴两虚、痰热、血瘀、痰湿、内风五类,发病第15天的证候可聚为血瘀、气阴两虚、痰热、痰湿四类。结论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急性期不同时点的证候要素与文献报道相似,发病72 h内以内风较为突出,而后则以痰热、痰湿、血瘀证候为主,气阴两虚贯穿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急性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清热化痰、运脾消积法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夹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夹滞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清金化痰汤加运脾之品临证化裁治疗,对照组予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治疗,连续治疗7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咳嗽、咳痰、肺部啰音、不思乳食、腹胀腹痛、口干口渴、口臭、大便不调和脉象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症状总积分下降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化痰、运脾消积法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夹滞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支气管扩张症的中医证候特征进行探究。方法 基于2 907例支气管扩张症住院患者的电子病历数据,运用Lantern 5.0和SPSS 20.0软件分别进行频次描述性统计、隐结构及系统聚类分析,综合判断潜在证型,为提出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常见中医证型提供依据。结果 纳入的2 907份病历记录中涉及43个证型,其中频率大于5%的有痰热蕴肺证(52%)、痰湿阻肺证(25.5%)、肺气阴两虚证(9.1%)、痰瘀阻肺证(7.8%)、肺脾气虚证(7.1%)、肺肾气虚证(6.6%);共记录有219个症状,将出现频次>30次的67个症状作为显变量,综合聚类成风热犯肺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痰瘀阻肺证、阴虚肺热证、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气阴两虚证共8个证候;对频次>60次的52个症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风热犯肺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肺气阴两虚证、肺脾气虚兼外感证、阴虚内热兼血瘀证、肺肾气虚证、脾气虚证、兼证络伤咳血证共10个证候。以上3种方法推断出的证型中,重复出现至少两次的证型共有8个,即可认定为支气管扩张症常见证型。结论 支气管扩张症8个常见的证型为风热犯肺证、痰热蕴肺证、痰湿阻肺证、痰瘀阻肺证、阴虚肺热证、肺肾气虚证、肺脾气虚证、肺气阴两虚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胃萎汤对气虚血瘀证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用游泳劳损法制造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 ,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模型组大鼠的血液黏度明显增高 (P <0 .0 1或P <0 .0 5 ) ;胃萎汤大、中、小治疗组的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胃萎汤通过改善气虚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发挥益气活血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节气与证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病历系统中4 83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频数分布统计法对其性别、年龄、发病节气、中医证型等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患者的发病日期对应的发病节气,然后分析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节气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使用圆形分布统计法探究发病节气、中医证型的高峰点。结果 4 838例患者中,男性3 233例(66.8%),女性1 605例(33.2%);60~69岁有1 814例(37.5%),为发病人数最多的年龄段;阴虚动风证2 268例(46.9%),风痰阻络证1 231例(25.4%),两者为最常见的证型;清明为发病率最高的节气,总体发病节气无绝对高峰期,惊蛰为阴虚动风证发病高峰,小满为风痰阻络证发病高峰。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性多于女性,60~69岁年龄段发病人数最多,整体发病不存在绝对高峰节气,阴虚动风、风痰阻络两种证型的发病存在高峰期,阴虚动风证的发病高峰节气是惊蛰,风痰阻络证的发病高峰节气为小满,提示二十四节气内均可发病,重点人群要积极且持续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痰是由于肺、脾、肾的功能失调,体内津液凝集而成。笔者在临证中,根据痰的致病特点及其临床表现运用治痰六法,常获效满意。现简述如下。 一、燥湿化痰:适用于脾失健运,湿痰凝聚,或气滞湿郁所致。症见咳嗽痰多色白,胸膈胀满,恶心呕吐,头眩心悸,舌淡,苔厚白润,脉滑等。可予二陈汤等。  相似文献   

12.
王孟英《温热经纬·卷五·方论》指出:“二陈汤去甘草加旋覆花、石菖蒲、胆南星,亦名六神汤,治癫狂昏厥诸痰证极效”。笔者以此方加味治癫狂痰盛者多有效验。试举一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痰瘀证与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方法 观察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证候积分,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观察,考察中医证候积分和NIHSS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痰瘀证与NIHSS之间呈中、高度相关。结论 痰瘀互结是缺血性脑卒中重要的病理环节,痰瘀同治法可改善脑卒中患者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急性心衰,是儿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不论何种原因,凡造成心脏不能正常地排出大静脉回流的血液时,均有可能导致心衰的发生,而婴幼儿急性心衰,由于来势猛,发展快,更其凶险。中医无“心衰”这一病名,而是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入“心痹”、“脱证”、“喘证”等病症中。并认为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易虚易实”,传变迅速,必须积极抢救,这与现代医学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李时珍在《濒湖脉诀》中说“痰生百病食生灾”,认为许多疾病都与痰有关。自此说之后,诸如“百病皆因痰作祟”等学术观点与“痰生百病食生灾”大抵雷同。笔者近期对《本草纲目》辑录的附方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其中用于治疗各种痰病以及顽痰怪症的方剂有300多首,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用聚类分析方法探求初诊肺癌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 采用病案回顾法,记录212例肺癌患者的基本情况和相关中医证候,建立信息数据库,并对其中医症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纳入统计分析的肺癌中医症状为83条,频数高的前10位分别是咳嗽、痰少、痰质黏稠、痰白、纳呆、胸闷、苔白腻、痰中带血、面色白、气促;筛选出频率≥10%及部分频率<10%但对诊断有意义的44个症状作为基础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出痰热阻肺证、痰湿蕴肺证、气滞湿阻证、肺脾气虚证、瘀阻肺络证5类中医证候。结论 聚类分析能从客观角度进行肺癌中医证候分类,并初步确立各证候的诊断要点,为肺癌的辨证论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痰病证治     
痰病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浩瀚的医籍中有较详细的记述。从临床角度来看,痰之为病,既多且杂,变幻百端,堪为临床各科常见的一大病证。故深入研讨痰证的理论及其证治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治痰证不困于病而困于方、困于药.笔者以六经辨证为指导,运用方证辨证、药证辨证的方法,治疗痰证颇见功效.兹举数例病案及临床体会,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先辈承庚方,名大镳,安徽芜邑人,(1882~1952)临证四十余年,擅长内妇科杂病。现就其应用甘露消毒丹的经验,整理数案,介绍如下。 一、湿温案:杨××,女,26岁,1944年8月20日初诊。患病旬余,经治未效。证见:身热稽留,头重面垢,胸痞腹胀,咳声不扬,口干不欲饮,心烦不得寐,神志欠清,有时谵语,赤疹隐约,胸布白(疒咅),便溏,溺赤,舌苔白腻中黄,脉濡缓,证系湿温病邪弥漫三焦,深恐痰浊内蒙发昏痉,治以清热利湿,化浊豁痰,方予滑石15克,黄芩、茵陈各9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金泰胶囊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瘀阻肺证的机制.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复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瘀阻肺证大鼠模型,模型复制同时给予金泰胶囊、川芎嗪和硝苯地平进行预防,观察各药对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mPAP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川芎嗪组,金泰胶囊高、低剂量组大鼠mPAP显著降低(P<0.05);金泰胶囊高剂量组大鼠mPAP显著低于硝苯地平组、川芎嗪组和金泰胶囊低剂量组(P<0.05).结论:高剂量金泰胶囊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瘀阻肺证的机制可能与其降低mPAP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