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王仲奇医案》用药规律并进行关联性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咳血”、“虚劳”以及“湿温”医案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医案信息结构以对医案原文进行数据预处理,构建《王仲奇医案》数据库;通过整合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设计并实现“新安中医临证指导系统”,完成数据挖掘结果的可视化,提供“临床查询应用”功能以及用药规律的关联性分析。结果 药物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咳血”的常用药物为丝瓜络、茜根以及牡丹皮等,其中核心药对为丝瓜络和茜根;治疗“虚劳”的常用药物为石斛、牡蛎及甘草等,其中核心药对为石斛和牡蛎;治疗“湿温”的常用药物为茯苓、佩兰及杏仁等,其中核心药对为茯苓、佩兰。结论 关联规则分析可用于挖掘医案的用药规律,本技术框架可应用于其他医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抗衰老是古今医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我国历代医药学家积累了千百年的实践经验,并传下不少行之有效的方剂,内容非凡丰富。现就小医药文献对抗衰老方剂发展简史,略述如下。 一、汉唐时期 汉代张仲景的《金匾要略》(公元219年)是我国的方书之祖,在“血痹虚劳篇”中载有肾气丸一方,原治“虚劳腰痛,小便不利者”,后世作为温补肾阳的代表方。老年人多肾虚阳衰,形寒肢冷,痰饮,咳喘,腰酸,阳痿,尿短数或有余沥等症,临床每多选用。《普济方》云:“久服壮阳益精  相似文献   

3.
刊首寄语     
刑罚的积极预防,是指国家通过制定、适用和执行刑罚唤醒和强化犯罪人及犯罪人以外的其他人的规范意识,从而预防犯罪。随着刑罚预防犯罪目的研究的深入,刑罚积极预防的研讨应引起刑法学界的关注。《论刑罚的积极预防》一文就刑罚积极预防的作用机制、实现方式、实现条件等作了阐述。检察官在刑事诉讼中承担客观义务有利于实现司法的公平和正义。我国立法也对检察官的客观义务做出了多方面规定,但受近年流行的对抗制精神的影响,我国许多检察人员只注意履行自己的控诉义务,而疏于履行自己的客观义务。陈永生的《论检察官的客观义务》认为…  相似文献   

4.
新安医家叶天士通补奇经法内涵丰富,“奇经”包含奇经八脉经络概念与精血层面两类含义;“通补”之意除方药配伍通补并用外,更是针对奇经冲任二脉“流通满盈,易虚易滞”的生理病理特点而采取的治疗方法。叶天士善用通补奇经法治疗月经不调、虚劳、癥瘕等多种奇经病证。通补奇经法即填补精血和流通药味组合并用之法,并可进一步细分为通补奇经之阳、通补奇经之阴及通补奇经气血三法。  相似文献   

5.
被害预防之我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 被害预防的地位要想使被害预防发挥应有的作用 ,既不因遭漠视而不能发挥效用 ,也不因夸大而造成策略的误导 ,首先就要准确认识被害预防所应有的地位。被害预防观念的提出似乎是由于以犯罪人和潜在犯罪人为中心的传统犯罪对策久不见效 ,持续的犯罪增长也似乎宣告了传统犯罪对策的失败。有学者认为 ,因此预防被害模式已成为各国犯罪对策的重心转向。并且被害预防具有两项优势 :一是与犯罪预防相比 ,被害预防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预防自己被害责无旁贷 ;二是从实际情况看 ,改变被害人或潜在被害人的行为比改变犯罪人或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生脉饮预防及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18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设立预防组、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用西药对症治疗,预防组在服抗精神病药物同时口服生脉饮,治疗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口服生脉饮。预防、治疗两组每隔2、4、6W观察不良反应减少情况。结果:预防组及治疗组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如头晕、窦性心动过速、心电图T波异常、口干、便秘、震颤等发生率明显减低或有治疗作用。结论:生脉饮对抗精神病药物的部分不良反应有一定预防作用和疗效。  相似文献   

7.
网络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刑法学家、犯罪学家、社会学家、伦理学家等各科专家学者们都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分析了网络犯罪的成因,提出了预防网络犯罪的手段。同样,网络犯罪也有其自身的心理原因,并可以通过健全心理、矫正心理,达到预防犯罪、减少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对我国职务犯罪研究后指出,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职务犯罪的形势及其危害,并提出了自己在对职务犯罪预防上的一些建议:客观看待犯罪形势;切实完善相关制度,注重预防实效,制定统一预防立法,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9.
营卫失常是许多疾病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恢复营卫功能是治疗这些疾病的重要手段.<金匮要略>中论述了诸多营卫失常病证:认为中风、瘾疹、萎黄的病机是营卫俱虚,血痹病的病机是卫阳不足、营阴涩滞,历节、黄汗的病机是营气不通、卫气不行,虚劳的病机是卫虚营竭、营卫气伤,肺痈的形成与风热入中营卫有关,寒疝、水气病当责卫气不行、邪正相搏,其中水气病也由营卫相干、营卫俱劳所致.  相似文献   

10.
犯罪人固然罪恶难赦、理当严惩,然而,如果从被害人及其被害预防的角度而言,被害人也应当努力消陈自己在刑事犯罪与被害过程中的“诱饵”作用,以有效地预防被害、预防犯罪。一、被害人“诱饵”作用的概念犯罪被害人的“诱饵”作用,是指犯罪被害人由于自身存在着易遭被害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1.
说起“治未病”,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它在预防医学上的重要意义。但是,中医学的“治未病”并不仅仅限于是一种预防思想,它更是一种治疗思想,而且是从较高的理论水平上研究提高疗效、更好保护机体的卓越的治疗思想,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治未病”的涵义和“治未病”思想对外感病治疗的指导意义,作如下论述。 一、“治未病”的涵义 “治未病”一语的提出,最早见于《内经》,其后,《难经》、《金匮要略》亦有论述。  相似文献   

12.
《金匮》不仅重视杂病的治疗,而且重视杂病的预防,在“天人相应”和五脏六腑相关的整体观念指导下,把预防思想贯穿到防病、治病,甚至立法、组方及服药的各个方面。本文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篇,由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肉桂、附子组成,具有温补肾阳之功效。笔者临床应用该方治疗多种老年病收到良好效果,兹举两则于后,以供参考。 一、肺心病水肿 李某,男,68岁,退休干部,1990年2月20日就诊。素有咳喘病史30年,近6年来咳喘加重,动则喘甚,畏寒肢冷,面浮肢肿,腰以下肿甚,按之没指,兼有心悸。诊见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质淡紫,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证属阳虚水泛,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这种服务活动的深层本质是助人自助,其目的在于改善个人和群体的社会功能与福利,解决并预防社会问题,维护社会正义并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社会工作发挥着治疗功能、预防功能、协调功能、助人功能和发展功能。  相似文献   

15.
肾小球肾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与感染有关的免疫反应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同时,护理上注重从肺施护,对本病的治疗、预防有积极的作用。下面就从肺施护谈谈自己的临床体会。 一、发病特点 临床观察表明,肾小球肾炎的发生,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多与外邪侵袭有关,常在感受风寒、风热或湿热之邪后发病。肺外合皮毛,外邪侵袭,常由皮毛而犯肺。正如《素问·咳论》所言:“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因此,  相似文献   

16.
自我暗示是靠思想、语词,对自己施加影响以达到心理卫生、心理预防和心理治疗目的的方法.通过自我暗示,可以调理自己的心境、感情、爱好、意志乃至工作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交通处罚行政复议案件呈上升趋势.其中突出的一个方面就是对民警处罚证据规格和效力的质疑,特别是对于诸如闯红灯、变道行驶等瞬间违法行为,只有执勤交警陈述而被处罚人对违法事实予以否认的所谓的"一对一"证据情况.作者结合自身从事行政复议工作的实践,对交通瞬间违法行为处罚的证据规则问题提出了自己新的见解和认识,并对如何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交通瞬间违法行为的证据规则,预防和减少当事人的不满和投诉,维护正常有序的交通运行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环境领域职务犯罪呈现多发态势。本文对环保系统职务犯罪情况进行实证调研,归纳了当前环保系统职务犯罪的特点,分析原因,并从采购制度、监督管理、招投标、廉政建设四个方面对如何有效预防和打击环保系统职务犯罪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个体反社会性犯罪是我国近年来频发的一种个体仇视、报复社会或某一社会群体的恶性犯罪,具有犯罪成员的个体性和低层次性、犯罪起因的简单性和多样性、犯罪目的的报复性、犯罪手段的极端性、犯罪侵害对象的不确定性及犯罪后果的恐怖性等特点。转型时期的社会失范是该类犯罪产生的社会根源,弱势群体为该类犯罪提供了主体条件,人格缺陷是该类犯罪产生的心理原因,社会安全防范体系中的漏洞为该类犯罪提供了有利条件。针对新时期我国个体反社会性犯罪,应建构由社会预防、治安预防和刑罚预防构成的宏观预防与由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区预防和个体预防构成的微观预防相结合的综合犯罪预防体系。  相似文献   

20.
乐山市精神卫生中心是一所隶属卫生系统的二级乙等专科医院,始创于1986年,位于五通桥区牛华镇乐五干道旁。担负着全市350万余人民以及周边地区的精神疾病治疗、康复、预防;精神卫生宣教、社区防治;自愿戒毒脱瘾治疗;心理咨询、心理测验等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