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一般资料:60例中,男37例,女23例;急性腰扭伤52人,陈旧性扭伤8人。 二、治疗方法:取穴:腰痛点,腰骶椎,神门,肾,交感及内分泌。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取小块胶布(5×5mm),在其中央放一饱满的王不留行籽,然后贴于选好的穴位上,再用手指紧紧捏压数次。以后嘱病人每日按压3~4次,每次压5~6下,按压时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隔日换一次(左右侧耳穴交替贴压)。  相似文献   

2.
急性腰扭伤,俗称"扭腰"、"闪腰" ,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转为慢性腰痛,常表现为腰肌扭伤、腰骶关节扭伤、骶髂部扭伤、棘上或棘间韧带扭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芒针深刺会阳穴、次髎穴联合电针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9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芒针深刺会阳穴、次髎穴结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方法治疗.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针刺方案均为每日1次,每周6次,持续4周,共计24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周平均自主排...  相似文献   

4.
梅核气,《金匮要略》描述为“咽中如有炙脔”,多由七情郁结、痰涎凝滞,气郁化火生痰,痰气互结于咽喉所致。近年来,我们用耳针治疗83例,疗效满意。 一、一般资料 83例中,男29例,女54例;年龄12~71岁,病程3天~4年余。 二、治疗方法 主穴:咽喉、心、肝、皮质下、神门;配穴:脑点、颈。症状严重者,用毫针刺法:选用0.5寸短柄毫针,在耳廓消毒后刺入所选之穴位,进针时用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针速刺,以不穿破耳廓对侧皮肤为度,留针0.5~1小时,每日1次。5~7次为一疗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方法很多,本文就1981~1991年有关资料概述如下。 一、针刺治疗 1.毫针 张德林取患侧厥阴俞,捻转进针5~7分,得气后留针O.5~1h,治疗42例(病程在3天以内),均针1次肿块消失。张应勤取内关穴治疗70例,在行针过程中令病人轻轻按压肿块,针1次痊愈61例,针2次痊愈9例。柯元荣针刺足三里,对急性乳腺炎初起者针1次即愈,但对  相似文献   

6.
疗疮多发于颜面、手足等处。发病迅速,若处理不当,易形成“走黄”,可危及生命。近年来,我部用刺血疗法治疗5例,一般均在2~6次治愈。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取大椎、灵台、至阳,委中四穴。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消毒弹簧针(三棱针亦可)快速刺入立即出针。每穴放血2~5毫升.放血量应视患者体质及症状轻重而定:体质强,症状重者放血宜多,反之宜少。放血后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痄腮,笔者用针刺治疗51例,疗效满意,现将资料完整的25例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男11例,女14例,15岁以下者22例,15岁以上者3例,单侧腮腺发病者20例,双侧5例。 治疗方法:取患侧颊车、翳风、腮腺刺激点(位于颊车与翳风两穴连线之中点处),疾刺疾出,不留针,亦可微刺出血。 治疗结果:25例均治愈。其中针刺1次即愈者13例,2次者7例,3次者5例。  相似文献   

8.
急性腰扭伤因伤后气血瘀滞不行而疼痛。笔者根据“通则不痛”、“血实宜决之”原则,采用委中穴点刺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21例,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21例中,男14例,女7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79岁;病程一天者7例,一周之内者9例,超过一周以上者5例。  相似文献   

9.
酒(查皮)鼻,俗名酒糟鼻,属于慢性皮肤病,目前临床尚无特效疗法。我们在临床上试用氦氖激光器(浙江大学制造,波长632.8nm,功率5毫瓦)直接照射患处和穴位(四白,素髎、迎香、颧髎)照射治疗二例,效果尚满意。 照射方法,病人取半坐位,直接照射患处的距离为30~50cm,时间10~15分钟;穴位照射距离为20~30cm,时间7~10分钟,每次选2~3穴。每日或隔日照射1次,10次为一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休息3~5天,然后再进行第二疗程。  相似文献   

10.
肩周炎,俗称“漏肩风”。1982年5月~1988年12月,笔者收治456例,采用温针结合推拿治疗,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456例中,男187例,女269例;年龄31~79岁,以50~65岁为多。病程短者3天,长者2年半。有明显外伤史者38例。 二.治疗方法 1.温针法:以循经选穴、局部痛点选穴和经验选穴相结合。 循经选穴:合谷、三阳络、列缺、郄门、少海;局部选穴:肩髃、肩髎、肩贞、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治疗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的疗效。方法将130例PMS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43例、MBCT组43例和针刺+MBCT组44例,其中针刺组和针刺+MBCT组各脱落4例,MBCT组脱落3例。针刺组取穴百会、神庭、命门、腰俞、腰阳关、关元、中脘、中极,根据穴位位置取仰卧位和俯卧位,每穴治疗各15 min,每周2次;MBCT组进行正念认知干预,每周1次;针刺+MBCT组在行针刺治疗的同时联合MBCT。3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经前期症状评定简表(shortened premenstrual assessment form,SPAF)评定PMS症状改善情况,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评定治疗前后状态焦虑(state-anxiety inventory,S-AI)和特质焦虑(trait-anxiety inventory,T-AI)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SPAF总分和情感因子、水肿因子、疼痛因子以及S-AI和T-AI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3组SPAF总分和情感因子、水肿因子、疼痛因子、S-AI和T-A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MBCT组差值最大。结论针刺联合MBCT较单纯应用针刺和MBCT治疗PMS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脑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居老年期痴呆发病的首位[1]。我们用针刺治疗30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诊断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修订本(DSM-Ⅲ-R)[2]有关VD诊断标准、简短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最小47岁,最大80岁;均有2次以上脑卒中病史。其中伴有原发性高血压21例,伴有高脂血症18例,伴有冠心病15例,伴有糖尿病7例。中医辨证均属于肝肾亏损、气滞血瘀型,其中兼痰热腑实14例,兼有肝阳亢盛10例。 2 治疗方法 2.1 治则补肾填精、活血化瘀、醒脑开窍。 2.2 取穴根据穴位功能取3组穴位。补肾填精组:太溪、肾俞、三阴交、气海;活血化瘀组:足三里、血海、内关、合谷;醒脑开窍组:百会、风池、神庭、率谷。辨证配穴:痰热腑实者加上巨虚、曲池、丰隆、天枢,肝阳亢盛者加太冲、内庭;语言不利者加廉泉、通里。 2.3 操作选用28号不锈钢针,1.5寸长,3组穴位中,每次每组选2~3个穴位,并根据兼证加2~3个配穴。针刺手法以平补平泻为基本手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每日1次。1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13.
观察结果表明:针刺耳胰胆、迷根穴,可使胆囊收缩功能增强;针刺耳胰胆、交感穴,可使胆囊收缩功能降低。提示在用耳针治疗胆道系疾病时,应根据具体病情而选用不同穴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腰突穴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方法 48例LDH患者均接受腰突穴臭氧注射,治疗前后用肌电图检测其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神经远端潜伏期(distal latency,DL)。结果 经过3次腰突穴臭氧注射治疗后,48例患者临床治愈25例,好转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8%。与治疗前比较,LDH患者治疗后胫神经、腓总神经MNCV显著增快(P<0.05),DL显著缩短(P<0.05)。结论 腰突穴臭氧注射能够有效改善LDH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推拿合针刺升提穴、肩痛穴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配合针刺常规穴位,治疗组配合针刺升提穴和肩痛穴.每周3次,12次后评定各组疗效.结果:对照组痊愈、显效、有效、无效病例数分别为24,6,8,12,总有效率为76.0%,治疗组分别为25,16,5,4,92.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推拿配合针刺升提、肩痛穴治疗肩周炎具有疗效好、取穴少、易于掌握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点穴、艾灸合愈胃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29例王浩(灵壁县朝阳医院234220)关键词点穴,灸法,愈胃汤,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1991年3月~1994年6月,笔者以点穴、艾灸合愈胃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29例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9例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探究“手足十二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皮质连接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的影响。方法 纳入37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真穴组25例、假穴组12例。真穴组患者给予“手足十二针”组穴(双侧合谷、内关、曲池、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针刺干预;假穴组患者给予“手足十二针”经穴旁开1寸针刺干预。采用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 FMA) 评价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评价患者的神经系统缺损程度,并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选取双侧初级运动区(primary motor area, M1)、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 SMA)、运动前区(premotor cortex, PMC)为种子点,分析计算各脑区间FC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量表、NIHSS评分及FC值。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真穴组患者治疗后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双侧M1 FC值显著升高(P<0.05),患侧SMA与健侧PMC的FC值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假穴组患者治疗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手足十二针”可能通过增强双侧初级运动区的FC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具有穴位特异性,而辅助运动区与运动前区FC的改变也是另一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COPD缓解期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34例及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选穴:定喘、肺俞、肾俞、脾俞、足三里),每周1次,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后使用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 TM,CAT)进行评分,并检测第1秒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及其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的比值(FEV1/FVC),及检测血液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CA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D4+ 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CD8+ T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FEV1、FEV1%、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可以改善COPD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肺通气功能,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尼日利亚援外工作3年中,曾用耳针、皮肤针及体针3种方法,治疗肥胖症130余例,效果较为理想,现介绍如下。 一、耳穴埋压法 1.选穴 第一组:口、食道、胃、饥点(耳屏前面中点,外鼻穴下方)、零点(耳轮脚当中即耳中穴)。第二组:内分泌、肺、胃、肾、三焦。  相似文献   

20.
少阳为枢,而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合穴,又为八会穴之一的筋会,该穴临床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现就本人临床实践举例介绍如下。 一、口苦 例1.陶某,男,46岁,干部,1986年5月12日诊。口苦3天,尤以晨起为重,以往有类似发作,伴纳差,便结,胃脘胀满不适,舌质红,苔腻,脉微数。 证属少阳胆气外溢,病名“胆瘅”。《素问·奇病论》“有病口苦取阳陵泉,……病名胆瘅”。以调气泄热治之。选用28号毫针,由右阳陵泉透入阴陵泉,间歇运针2~3次,留针15~20分钟。针治3次,口苦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