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针刀配合揿针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5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1例和试验组64例。对照组接受单纯针刀治疗,试验组接受针刀配合揿针治疗,术后根据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提出的肢体神经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评价方法及肌电图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肢感觉和运动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试验组治疗后感觉和运动功能分级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波幅、运动电位潜伏期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波幅、运动电位潜伏期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波幅、运动电位潜伏期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差值比较,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配合揿针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针刀配合揿针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 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就诊的腕管综合征患者125例,随机分成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61例),分别接受针刀配合揿针治疗(实验组)和单纯针刀治疗(对照组),术后根据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提出的肢体神经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评价方法和肌电图对两组患者给予疗效评价。结果 实验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肌电图指标(波幅、运动电位潜伏期、MCV)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均未发生相关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针刀配合揿针治疗腕管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粉针对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抗凝及降脂效果.方法:将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丹参粉针抗凝及降脂治疗;对照组用低分子肝素抗凝、辛伐他汀降脂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和凝血纤溶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血脂和凝血纤溶及血液流变学状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粉针能显著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高脂及高凝状态,提高肾病综合征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颤证是指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颤证病名首见于明代王肯堂《证治准绳》。唐宋以前,有关颤证症状、病机的论述散见于各医家著作之中,并未归纳为一种疾病。唐宋时期,治疗颤证的方药较为丰富,为后世研究奠定了基础。明清时期,医家对颤证进行系统整理,从而形成完善的辨证论治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结合综合疗法对后遗症期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患者以最小化随机方法分为治疗Ⅰ组(恩再适穴位注射+综合疗法)、治疗Ⅱ组(甲钴胺穴位注射+综合疗法)、对照组(综合疗法)各50例,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并比较3组House Brackmann (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神经功能积分及面部肌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H-B面神经功能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面神经功能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Ⅰ组额肌、上唇方肌和下唇方肌的异常干扰相或混合干扰相募集电位改善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67).结论 恩再适穴位注射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后遗症期面瘫疗效优于甲钴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电针结合饮食和运动疗法对胃肠实热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别设立针灸饮食运动组(治疗组)35例和饮食运动组(对照组)37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疗效,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的变化,检测治疗组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sugar,FBS)、餐后2 h血糖(postprandial two lours plasma glucose,2h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和餐后2 h空腹胰岛素(postprandial two bours fasting insulin,2hFlNS)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多食易饥、畏热多汗、口千舌燥和大便秘结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体质量、BMI及腰围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纽(P<0.01);治疗组FINS及2hFINS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 电针结合饮食运动疗法治疗胃肠实热型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显著,并可同时改善其胰岛素抵抗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配合普通针刺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和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注射疗法。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委员会(American Spine Injury Association, ASIA)脊髓残存分级标准评定两组脊髓功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轻触觉、针刺觉和运动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ASIA残存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轻触觉、针刺觉、运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在升高轻触觉、针刺觉、运动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穴位注射配合普通针刺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耳眩晕症100例李定义(安徽省巢湖地区人民医院238000)关键词内耳眩晕症;中西医结合疗法内耳眩晕症又名美尼尔病,主要为突发性一次或数次阵性眩晕,视物旋转或自身摇晃感,伴有恶心、呕吐、耳鸣或耳聋、眼球震功颤为其特征的综合病症。10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乙肝Ⅲ号合近红外信息辐照治疗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择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住院病人234例,分为乙肝Ⅲ号治疗组(76例)、近红外信息辐照组(73例)和联合治疗组(85例)。在基础治疗(包括甘利欣,复方丹参液等)上采用单纯的中药外敷、肝病治疗仪近红外信息辐照以及两联合治疗等三种不同方法,观察各组患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以及相关指标如PGA、肝纤三项(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CⅣ型胶原(CⅣ))、肝血流的变化。结果:3组皆能改善临床症状,但以联合治疗组为;3组肝功能复常比较,差异有显性,但组间比较,差异无显性;在改善PGA、肝纤三项和肝血流量方面,联合治疗组优于乙肝Ⅲ号治疗组和近红外信息辐照组。结论:乙肝Ⅲ号合近红外信息辐照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较单一方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耳穴电特性的研究,从基础到临床报道甚多。所采用的方法大体相同,主要是测量耳穴的电阻、电流或电压的变化。结果也比较—致。一般认为在患有各种内脏疾病时,耳廓上常可找到相应的敏感点。这些敏感点在电学上又常表现为电阻低、导电量高、自身电压强等特点。我们在用示波器观察耳穴电阻或电流的特性时发现,某些穴位当电阻或电流达到某—稳态水平值后,在此水平上可出现有微小的动态变化。这些动态变化有何特点?是否与穴位皮肤当时内环境有关?是—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为此,我们根据实验需要,设计安装一台信息变换仪,将所观察到的微小动态电变化变换成易见的类神经冲动样脉冲信息,以进一步研究耳穴低电阻部位的电学特性,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栓形成前状态(PTS)部分敏感分子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调脂、抗心绞痛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汤,分早晚2次口服,每日1剂.两组均分别观察心绞痛、心电图及中医证候疗效,同时观察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Ⅰ)及纤维蛋白原(FG)等指标变化. 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ET、FG、vWF、PAI-Ⅰ,提高NO、t-PA方面较对照组明显(P<0.05,或P<0.01).结论:益气活血汤可有效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其机制可能与其对血栓形成前状态凝血和纤溶系统部分敏感分子标志物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延黄消心痛胶囊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分别给予延黄消心痛胶囊及模拟剂。比较两组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及Duke运动平板评分。结果 试验组在降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Duke运动评分,提高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黄消心痛胶囊临床使用安全,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警察专项行动产生或带来的效应由出现、扩大、顶峰、减退至消失,是有规律的,也是有时间长度即有"效应时限"的。但现实中人们对行动结果的高度关注,往往把主要目光投向了行动的直接效应体现,轻视了效应的时间长度对效应作用发挥的影响。效应时限就是根据行动和行动效应的时间长度,寻找效应在大背景如时间、任务、计划等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时机,也即站在全局的高度,结合社会、文化、自然等因素特别是自然因素,选择行动的时机,全力以赴保证行动效应的最大化和行动效应的作用发挥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疏肝利胆冲剂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1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6例,对照组15例,研究组在常规补液、抗感染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肝利胆冲剂口服,1包/次,每日3次,疗程7 d;对照组只给予常规补液、抗感染处理。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肝功能、血清胆汁生化指标、T管引流液胆汁生化指标和胆汁引流量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和血常规改变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丙氨酸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清前清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总胆汁酸(total acid bile,TA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和结合胆红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T管引流液胆汁TAB、TB、非结合胆红素、总胆固醇和钙离子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平均每日T管胆汁引流量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疏肝利胆冲剂通过促进术后肝功能早日恢复、调节致石性胆汁成分、增加胆汁分泌量,达到促...  相似文献   

15.
源自于法国的“分时度假“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消费方式近年来在我国出现,并逐渐区分出两种类型:购买所有权类型和购买使用权类型.所有权型分时度假作为一种特殊的所有权形式,其性质应为时限所有权或期限所有权;所有权型分时度假的法律特征表现为削弱的绝对性、有限的排他性、期限性、一体性、时段登记的技术性和权利主体身份多重性;所有权型分时度假的出现是对传统所有权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训练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48例):接受运动训练,牵引,直流电药物导入,超短波综合治疗。对照组(38例):接受牵引,直流电药物导入,超短波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相近,具有可比性。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近期治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远期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运动训练加物理疗法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应象刺血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采用应象刺血和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巴氯芬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上肢肌张力的变化、运动功能的变化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FMA、ADL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肌张力均有所改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肌张力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应象刺血可缓解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状态,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二巯丙磺钠(DMPS)驱铜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过敏反应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对42例二巯丙磺钠过敏患者进行密切观察,采用抗过敏或脱敏治疗,随机分为抗过敏组35例和脱敏组7例、抗过敏治疗组中5例治疗失败患者后又采用脱敏治疗,分析过敏治疗情况。结果:42例过敏患者中以发热、皮疹为主要过敏表现,41例患者经抗过敏或脱敏治疗后,均顺利完成疗程,仅1例被迫中断而换用其他药物继续治疗。观察发现DMPS的过敏反应达18.34%,且多在第2个疗程的第1天出现(占78.13%),或曾使用过DMPS驱铜治疗在再次使用的第1天出现(占80.00%)。研究表明抗过敏组和脱敏组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重视二巯丙磺钠的过敏反应,用药时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时予以抗过敏或脱敏治疗。  相似文献   

19.
推拿治疗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以往大多从脑血流图波辐的变化来探讨其治疗机理。我们采用放射性同位素~(132)I-邻碘马尿酸钠静脉注射的方法,对20例患者推拿治疗前后脑血流通过时间(Brain blood Pool transit time简称BTT)的变化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对象 20例患者中女12人,男8人;年龄最小20岁,最大70岁。大部分患者均有头晕、头痛,或颈项酸僵不适等症状。X线颈椎片示有颈曲变小、骨质增生、钩椎关节间隙不等宽、环枢关节或齿环关节病变、棘突偏歪、椎间孔狭窄、项韧带钙化等。临床分型:椎动脉型7人,神经根型5人,混合型(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每组15例。针刺组患者每日接受针刺治疗1次,康复组患者每日接受康复治疗1次,针康组患者每日接受针刺治疗与康复治疗各1次。3组每周治疗6 d,2周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药物治疗。治疗前、治疗2周后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el-Meyer评估量表(Fugel-Meyer assessment scale,FMA)评价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runnstrom量表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组基于MBI评分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康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和康复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3组患者FMA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针康组FMA评分升高程度显著大于针刺组和康复组(P<0.05)。治疗2、4周后,3组患者MBI评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升高(P<0.05),针康组MBI评分均显著高于针刺组和康复组(P<0.05)。广义评估方程分析结果显示:与针刺组比较,针康组在改善患者上肢、下肢Brunnstrom分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P<0.05),而康复组在改善患者上肢、下肢Brunnstrom分级方面无明显优势(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后患者在上肢、下肢Brunnstrom分级的改善方面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疗法在改善患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促进瘫痪肢体康复等方面优于单纯针刺或单纯康复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