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省中医学会会长、原卫生厅副厅长王任之老中医,徽州歙县人,祖袭世医。王老幼承家学,受业于其伯父沪上名医王仲奇,1935年后回故里悬壶,解放后继续业医。王老学问渊博,学风严谨,深为广大医患所崇仰。笔者曾有幸聆学受教,现就随诊笔记,兹录王老临床经验点滴,以飨同道。 一、诊治明察分毫 王老临床,四诊务细,论治求精,辨证明察分毫。如方某,男,5岁。低热盗汗,面黄肌瘦。据望白睛  相似文献   

2.
胡老早年受业于江南名医丁家门下.现任徐汇区中心医院副主任医师,上海中医学会理事。行医五十余年,学验俱富,医名颇著.在内伤杂病治疗上,有其独到之处。他认为人身精神气血之充沛,全在于脏腑健运、经络通达,在治疗上力倡“一补三通”。“一补”即补正气,“三通”即通气血、通肠胃、通水道。其立方遣药颇具特色。临诊中,笔者蒙受教诲,受益非浅。现总结于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3.
先生胡起白老中医,现任上海市中医学会理事,上海市科协委员,徐汇区医药卫生协会中医组组长,本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系清代名医丁甘仁之入室弟子.业医五十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内、妇杂症,医术精湛,知识渊博,辨证施治甚为严密,选药制方十分讲究.几遇急重杂症,无不悉心诊治,五十年来,活人无算,深受病家赞仰.现将胡老治疗急重症医案三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用饮食之物治疗疾病自古即有,《黄帝内经》“谷肉果菜,食养尽之”之说,深受医家之重视。胡老在运用药疗的同时,也十分注重食疗。常谓:“用于疗疾之药除草木花石之外,谷肉果菜也是极易觅取、乐于口服之药物。它们虽被人类终生服用,但毕竟各具性味,故饮食疗法正是利用不同性味之食物针对性地去疗治一些病证。甚至某些疑难痼疾,在医患丧失治疗信心时,或可在潜移默化的饮食疗法中获得奇验。”胡老最服  相似文献   

5.
铁岭是周恩来少年时期生活过的地方。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应大伯父周贻庚的召唤,离天家乡淮安,求学辽东,第一站落脚铁岭,从此开始了他“离乡别弟”的生活。也就是这次离家,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肾炎致病因素多,发病机理复杂,故治疗时颇感棘手。现将胡老部分治愈病例摘录数则述之于后,并谈点体会。 一。风热袭肺 治节少权 例一:倪××,男,14岁,1974年2月28日初诊。二周前患风热感冒,经治稍瘥,继而全身漫肿,小便短赤,口干目赤,仍微咳,其声不扬,纳少便结,舌尖红  相似文献   

7.
舌诊属中医四诊望诊范畴,是中医诊断疾病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具有简单易行、直接可靠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开始摸索着将舌诊与现代科学接轨.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一些学者在荧光染色检查、活体显微镜检查、舌尖微循环、病理切片、刮舌涂片、动物实验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舌诊的现代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6年,孙立友首次将计算机图像识别技术应用于舌诊研究,至今已有十几年,此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现综述如下. 1 理论设想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是位伟大的革命家。他毕生追求的唯一目标是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深入了解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形成及对武昌起义的影响,对学习和研究辛亥革命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866年孙中山生于广东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的伯父参加过太平天国起义,使孙中山从小就受到反满清政府的思想教育。他在故乡接受了小学教育,14岁移居美国夏威夷,在国外、澳门和香港接受了高等  相似文献   

9.
80多岁的伯父,像一棵遒劲的苍松,身材虽然有些佝偻,风骨却还在,不畏暴风雨,不惧烈日晒,傲风斗雪屹立于悬崖峭壁之上。  相似文献   

10.
祖国医学以望、闻、问、切四诊为基本诊断方法,然而腹诊亦是诊察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医腹诊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不少记载,到了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则已将腹诊作为辨证用药的重要参考依据。 日本早在江户时代(1603~1867年)就对我国古典医籍中记载的腹诊加以研究,指导临床,并涌现许多腹诊的专著,如《诊病奇候》、《腹证奇览》、《按腹图解》等。笔者在整理家父藏书中,偶见《五云子腹诊法》,认为其有独特的见解和一定的临床意义,现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小吴的大伯是一位离休的心理学教授,一双儿女都在国外,小吴常抽时间去陪伴照料伯父伯母。与老人相处,性格内向的小吴总是感觉很轻松,有时还有意外收获。周日,小吴到大伯家去。大伯见他闷闷不乐的样子就  相似文献   

12.
一、遗精 沈某,27岁。1989年3月7日诊。患肺痨3月,近因遗精频繁而求服中药。刻诊:颜面少华,四肢欠温,头晕目眩,潮热,尿频急、遗精,舌质微红,脉沉微。有手淫史。服金锁固精丸、知柏地黄丸无效。直肠指检可扪及前列腺稍大而硬,压痛。小便常规正常,前列腺液检查可见白细胞>10/高倍视野。西医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诊为遗精,证属肾阴阳俱虚,湿热蕴聚下注,  相似文献   

13.
暴盲王某,女,27岁,工人,1995年4月19日诊。患者怀孕3个月后视力卒然下降近1个月。来诊前已在多家医院诊治,诊断为“双眼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炎”;经用多种西药疗效不显。刻诊:双眼外观无异,视物昏朦、变形,眼前时有黑影,视力右0.08,左0.0...  相似文献   

14.
自《诊籍》藉《史记》而流传于世后,史家凡为名医立传时,多纳其医案于传中,并尊《史记·扁鹊仓公传》为体,未有专著问世。至明以后,才有《神医诊籍》、《女医杂言》、《石山医案》、《薛氏医案》、《孙文垣医案》出现,这些个人医案的大量涌现为研究整理医案奠定了基础。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江瓘及其子江应宿著的《名  相似文献   

15.
耳廓诊断是中医诊断学组成部分,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宝贵遗产,安徽省耳诊研究协作组对耳穴诊断颈椎病进行了临床研究。耳诊结果表明,诊断符合率达84.3%。耳穴“颈椎区”病理反应与临床表现、X线检查基本相符。耳穴反应对颈椎病有定位和定性的作用。 在1986年11月17日由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召开的鉴定会上,全体评委一致认  相似文献   

16.
胸腹诊属四诊范围,起自《内经》、《难经》,奠基于仲景,后世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为了便于临证应用,本文试就仲景著作中主要的胸腹诊内容作一归类辨析。归类的对象着重于已经构成胸腹诊专门术语的临床范畴。对于痞、满、痛等症状,则着重论述其与体征结合的辨证意义。由于日本“汉方医学”伤寒派腹诊基本上属于仲景胸腹诊体系,所以本文将其有关内容作补充性论述,以示胸腹诊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胃脘痛的中医临床证候及四诊信息进行研究。方法 收集640例755诊次胃脘痛病例,记录症状、舌象和脉象等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聚类分析及因子分析。结果 胃脘痛临床证候可分为六类:脾胃虚寒、肝气犯胃、湿热中阻、脾胃气虚、痰湿内蕴、瘀血停胃,每一类证候对应贡献率不同的特异的四诊信息。结论 胃脘痛有特异的证候分类及四诊信息,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深入研究,对胃脘痛的规范化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能提高辨证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1984年5月14日至18日,在安徽中医学院召开了一次华东六省一市中医诊断教学观摩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上海、南京、浙江、山东、江西、福建、安徽七所中医学院的教师正式代表共13名。会议期间,山东、安徽、江西、上海四所中医学院的四位教师,分别就《中医诊断学》的不同章节作了课堂讲授,并观看了南京中医学院的舌诊电视录象片,上海中医学院的舌诊幻灯片以及望神幻灯片等观摩教学。像这样形  相似文献   

19.
一、瘿瘤吴××,女,42岁,农民。右侧颈部肿大,自觉吞咽动作受限,转侧不利,经某医院外科检查诊断为“甲状腺瘤”,因患者不愿手术切除而于1981年7月20日来诊。诊见右侧颈部有一8×9厘米大小的椭圆形肿块  相似文献   

20.
"能合色脉,可以万全"是中医诊断的较高境界,近年来中医院校在舌诊、面诊和脉诊教学中引进了先进的教学媒介、强化学生实验动手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客观因素的局限性和中医学重实践的特点使得学生对"色、脉"诊断精华未能真正领悟.中医诊断学教育者今后应在增加现代科学元素的理论教学基础上,重新设计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