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一、一般资料 41例均为门诊患者,男性18例,女性23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者78岁;病程最短者2个月,最长者30年;病发于左面部者24例,发于右侧面部者17例。  相似文献   

2.
脓疱疮好发于夏秋季节,为暑湿邪毒入侵,熏蒸皮肤而致。笔者试用黄连解毒汤为主治疗脓疱疮31例,效果较佳,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31例中男13例,女18例;10岁以下的26例,11~15岁4例,24岁1例;发于头面部的23例,发于头面及四肢部的8例;发病时间均在7~9月份。 二、方药: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各5~10g。有阴虚者加赤芍、丹皮等;瘙痒严重者加苦参、泽泻等。每剂药头煎早晚分服,二煎冷后每天外洗局部2~3次。局部避免搔抓。  相似文献   

3.
笔者以自拟“核桃蜈蚣散”先后治疗乳汁潴留性囊肿11例,均获全愈,现特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在11例中,最大33岁,最小25岁;发于哺乳期9例,发于断乳后2例;以  相似文献   

4.
樟脑热贴法治疗痈疖78例王永韬(安徽省寿县瓦埠镇医院232212)关键词:痈;疖;樟脑热贴法;千振膏樟脑热贴法(简称热贴法)治疗痈疖是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火灸法治疗疮疡的启示下应用的,该法有“使毒气随火气而散”、“拔引郁毒,通沏内外”的作用。笔者...  相似文献   

5.
湿疹一病,中医文献记载颇多。如浸淫遍体滋水淋漓的称“浸淫疮”;发于耳部叫“耳旋疮”;在腘窝等处的称“四弯风”;在肾囊部的称“肾囊风”;发于小腿部,由于下肢静脉曲张引起者称为“静脉曲张性湿疹”;患于乳晕部的称为“乳晕部湿疹”。以上临床统称为湿疹。 湿疹之病,在临床上往往缠绵难愈。其病因,外因多由风、湿、热客于肌肤引起;内因多由脏腑失调,肝胆郁火,脾湿不化,血虚风燥所致。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1984年至1989年,分期针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1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 110例中,男89例,女21例;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66岁;均有急性发病史,病发于单侧(左或右);病程最短者1天,最长者为1年。按其病程长短分为急性期(发病在2周以内)、恢复期(发病在2周~2个月之间)和慢性期(发病在2个月以上)。110例中,急性期52例,恢复期31例,慢性期27例。  相似文献   

7.
桃核承气汤出自《伤寒论》,由桃仁、大黄、芒硝、桂枝及甘草组成。原方逐瘀泄热,主治太阳蓄血证。笔者运用本方加味治复发性乳糜尿,取得较好疗效,现小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 15例均系门诊病人,皆有丝虫病史,并反复有乳糜尿出现者。其中男9例,女6例;年龄35~50岁10例,55岁以上5例;病程长者达10年之久,短者3~6年;发作频率多者每年10余次,少者每年5、6次,好发于劳累、恣食膏粱厚味及休息不佳时。全部患者尿呈米泔汁或见血尿,尿中有乳白色凝块如棉絮状,小便不畅;或伴有腰痛、尿道  相似文献   

8.
古典药籍在介绍单味中药气味时,或标阴有毒,或标明无毒。有毒,又分小毒和大毒,是对相于无毒而言的 它大致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其药理作用很强,投之得当,能收到以毒攻毒,毒祛病除的良好效果;一是它对机体有—定的毒性作用,告诫医者切勿草率从事。笔者在临床运用下述有毒中药略具心得,兹简陈于众。 一.攻毒散结 缠绵不愈的疖病,久治鲜效的结核,系热毒引起者,可酌加苦寒或咸寒的土鳖虫、水蛭、壁虎、蜣螂、露蜂房之属;由寒凝所致者,每稍佐辛温或辛平的蜈蚣、全蝎之品。  相似文献   

9.
周德宜主任医师,是安徽省的名老中医,年近八旬,治医五十余载,学验具丰,尤精于针灸临床,其刺络放血法独具特色。笔者随周老临诊,受诲颇深,兹将周老刺络放血疗法,举述梗概,以冀发扬。 一、分部剌络放血法 该法是据发病部位来选穴施刺放血。病发于头部,刺太阳穴;病发于脐部以上者,刺尺泽或曲泽穴;病发脐以下者,刺委中穴。诸穴位于表浅的大静脉处,宜刺;《灵枢·九针论》曾说,太阴、厥阴、太阳经,均为多血之经。血多者宜出血,太阳穴为经外奇穴,治头面诸疾有奇效,尺(曲)泽、委中为合穴,多主脏腑疾患,故周老觅而用之。临  相似文献   

10.
吾师李修伍为医40余年,治疗疑难杂症颇有心得。其常用虎七散合旋覆代赭汤为基本方,辨证治疗食道癌,胃癌等消化道癌证,处方用药,知守善变,屡起沉疴。现将李师临床治疗50例总结报道如下,以飨读者。 一、临床资料 男性41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者74岁,最小者38岁;发病1~3月者2例,3~6月者27例,半年以上者21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寻常疣的治疗至今尚无较为理想的方法,笔者以耳穴按压王不留行籽治疗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30例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9~47岁。疣体部位:唇部者2例,手部者17例,足蹠者8例,小腿者2例,甲周者5例,甲下者1例,其中5例超过一个部位。疣体数目最少者3个,最多者37个。病程最短者半个月,最长者10余年;4例曾用液氮冷冻后复发,4例曾外用鸡眼膏无效。  相似文献   

12.
小儿麻痹症属于祖国医学“痿”、“发痿”等范畴。笔者自1982年以来采取针药并用治疗本症40例,取得了一定效果,兹介绍于下,不妥之处敬请赐。 一、临床资料 40例中,年龄在8个月~6周岁;病程最短的5天,最长的5年,1年内的25例,1、2年8例,2年以上7例;病变部位;左下肢17例,右下肢13例,双下肢10例;患肢情况;腱反射减弱者17例,腱反射引出不明显者15例,腱反射消失者8例,肌肉萎缩者10例,均不能活动和站立;足外翻髋关节伸长者4例,足内翻者1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笔者对75例带下病进行分型论治,疗效尚称满意,现特小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年龄20~30岁者20例,30~45岁者46例,46~50岁者9例;病程在3~5个月者23例,7月~1年者34例,1~3年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系我院近年住院病人,符合1995年5月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标准〔1〕。治疗组67例,男55例,女12例;年龄17~63岁。血清总胆红素(TB)110~170μmol/L者18例,171~300μmol/L者44例,>300μmol/L者5例;血清谷丙转氨酶(A...  相似文献   

15.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笔者根据面瘫的病理过程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刺法治疗108例病人,效果甚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108例中,男性76例,女性32例;年龄最大者56岁,最小8岁;18~40岁者占74%;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7年,其中发病2周之内74人,2周至2月26人,2月以上者8人。  相似文献   

16.
本院男性病科应用中医药为主,治疗性功能下降95例,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一、临床资料 90例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73岁,其中20~29岁35例。30~39岁29例,40~49岁岁15例,50~59岁13例,60岁以上3例;病程最短者仅数周,最长者14岁,其中1年以内者34例,1~5年者54例, 5年以上者7例;  相似文献   

17.
寻常疣是皮肤疾患中的常见病。虽无疼痛,但影响美观。造成精神上的不良刺激。近十余年来,笔者用火柴治疗寻常疣4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41例中,女11例,男30例;年龄20~40岁;病程4个月~5年;单发者27例,多发者14例。  相似文献   

18.
一、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主诉胃脘疼痛,体检上腹部广泛性或局限性压痛,疼痛持续或发作时间在3个月以上。病史:3~6个月者23例,6个月以上者100例,最长达30年。性别与年龄;男性77例,女性46例;20岁以下2例,21~30岁25例,31~40岁34例,41~50岁31例,51~60岁24例,61~70岁7例。辨证:脾气虚弱者59例,挟肝郁者32例,挟肝火者20例,挟湿者7例,挟阴虚者5例。经纤维胃镜或胃肠钡餐X线造影检查,诊断慢性胃炎8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13例,胃炎合并溃疡24例。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99年3月至81年10月用养阴清肺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50例,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初步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男37例,女13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50岁;病程最短者1月,最长者7年,  相似文献   

20.
结节性红斑为急性炎性结节性皮肤病,系发生于皮下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多见于青年女性,好发于小腿伸侧,为临床常见皮肤病。近年来,笔者运用自拟除湿逐瘀汤治疗本病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