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叛徒中,投敌后做特务的很多,如张国焘、徐梦秋、项乃光、袁晓轩、蔡孝乾、顾顺章、徐锡根、卢福坦、李竹声、涂振农等。这些做了特务的叛徒,在特务机关里或高或低都有一定的职务,但真正在军统、中统系统中做到首脑级别的叛徒,惟有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工作委员会组织部长的郭潜。  相似文献   

2.
革命征程中,大浪淘沙,出现个别叛徒并不让人意外。一般来说,叛徒都是一样的,他们背弃自己的誓言,出卖同志和组织,危害党的事业,成为革命最凶恶的敌人。所以,人们对叛徒没有好印象,常说叛徒绝没有好下场,这既反映了人们对叛徒的憎恶之情,也能概括大多数叛徒的结局。但叛徒与叛徒的走向也不一样,比如1931年8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关于叛徒罗绮园、廖划平、潘问友等的决议》,其上所列的这3个"叛徒",后来的人生归宿就大为不同,或可作为"叛徒"不同结局的代表。  相似文献   

3.
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国民党为了消灭红军游击队,一方面加强军事“清剿”;另一方面,利用叛徒,妄图捕杀项英、陈毅等党和红军领导人。“北山事件”就是敌人利用叛徒龚楚破坏中央分局和中央军区指挥机关的一个大阴谋。  相似文献   

4.
那是在十年动乱的岁月,一篇《多余的话》,成了“四人帮”把瞿秋白打成大叛徒的“依据”。然而,人民大众的眼睛,绝非几只小小乌鸦翅膀所能蒙蔽,人民大众的心中,始终装着一杆公道而正直的“秤”!就在这黑云压顶、浊浪排空的日子里,我又重新捧起《瞿秋白文集》,海中觅宝般认真读起。那一篇篇精辟的文章,那一段段透彻的论述,那一句句从心底深处迸发出的自白,就是最好的回答,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本来,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谁都是宝贵的。但是,假使他的生命溶化在大众的里面,假使他天天在为这世界干些什么,那末,他总在生长,虽…  相似文献   

5.
在我们丰富的党史资料中可说是无奇不有。用中药名字巧妙地拚成的烈士遗书更是一篇庄严、悲壮新奇,而又启人深思,给人教诲的珍贵史料。1948年5月的湘潭县城,51岁,入党已经十年的湘潭县委书记胡佑生由于叛徒出卖  相似文献   

6.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我党地下工作者身处国民党统治区,斗争环境十分复杂,国民党特务处处盯梢,一些不坚定分子经不起考验,叛变革命、出卖同志。这个时期,被称为“中共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顾顺章,给党的地下工作带来了极大损失。周恩来领导中共特科的钱壮飞、陈赓等一批革命家,在艰苦的环境里,善于斗争,清除叛徒,保护了党组织和许多同志。  相似文献   

7.
开头话:这是一篇8年前完稿的访问记。为什么今天才在本刊发表呢?因为我们尊敬的处决叛徒、原中共南委秘书长姚铎的幸存下来的勇士李亮同志不幸在一个月前逝世了。这位人民的战士走完了人生90多年的路程,留下许多宝贵的革命财富,他光明磊落的优秀品德和英勇战斗、冲锋在前的革命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这篇访问  相似文献   

8.
戴清 《学习导报》2011,(16):8-11
"要听妈妈的话"——《党的女儿》玉梅的心声让我们重温《党的女儿》中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叛徒和敌人马上就要发现游击队通讯员小程藏身的地方,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玉梅挺身而出,叛徒和敌人如获至宝,女儿妞妞看着母亲被抓,放声大哭,小程手握着驳壳枪激愤难平,就要冲出与敌人拼个你死我活。  相似文献   

9.
《多余的话》是瞿秋白1935年被捕后在国民党狱中留下的一篇特殊文字。没有这篇《多余的话》,以瞿秋白对革命的贡献,以他慷慨赴死、义薄云天的英雄壮举,毫无疑问应牢牢镌刻在共和国的烈士纪念碑上。然而,正是由于这篇《多余的话》,使得瞿秋白身后并不安宁,荣辱毁誉,大褒大贬伴随了他几十年。那么,瞿秋白为何要写《多余的话》?这是“叛徒的供状”吗?它真的多余吗?读罢此文,相信你会对瞿秋白以及他的《多余的话》有更公正、更深刻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故居情思     
那是在十年动乱的岁月,一篇《多余的话》,成了“四人帮”把瞿秋白打成大叛徒的“依据”。然而,人民大众的眼睛,绝非几只小小乌鸦翅膀所能蒙蔽,人民大众的心中,始终装着一杆公道而正直的“秤”!就在这黑云压顶、浊浪排空的日子里,我又重新捧起《瞿秋白文集》,海中觅宝般认真读起。那一篇篇精辟的文章,那一段段透彻的论述,那一句句从心底深处迸发出的自白,难道不是最好的回答、最有  相似文献   

11.
1931年下半年,蒋介石重金收买陈敬斋,秘密逮捕和杀害国民党反对派领袖——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民主党前身)总负责人邓演达。20年后,在周恩来亲自干预下,叛徒陈敬斋终于受到严惩。  相似文献   

12.
《党史天地》2009,(6):31-31
1967年,正当李先念在周恩来的支持下,艰难地支撑着国家经济危局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事,使他卷入了一场“揪叛徒”的风波。  相似文献   

13.
谢文龙 《党建文汇》2014,(10):31-31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职工胡剑兵,近日向南京市纪委和媒体曝出该单位南京项目部“送礼清单”,被单位同事骂作“叛徒”。  相似文献   

14.
1967年,成了中国历史上的“叛徒年”!祭旗的是“彭、陆、罗、杨”;继而是“刘、邓、陶”;接着又挖出了安子文等六十一人的叛徒集团;还有北方的薄一波、刘澜涛叛徒网;南方的“苏州反省院”——最后一直挖到了化名伍豪的周恩来身上  相似文献   

15.
廖春梅 《世纪桥》2012,(16):52-57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涌现了无数英雄儿女,也出现过一些因贪生怕死、意志薄弱、追求享乐、悲观失望等而走向反面、成为人民敌人、最终落得悲惨下场的叛徒。  相似文献   

16.
瞿秋白只活了36岁。他是中共继陈独秀之后的第二位主要领导人,1935年6月18日,在福建长汀从容就义。就义前,瞿秋白已清醒地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他沉着、镇定,挥笔写下了多首诗篇,现在流传下来的共有7首,瞿秋白还把曾经拥有过的浪漫、热情、执着、苦闷、困惑、坚定等等,以本来的面目留在2万多字的《多余的话》中,就是这篇《多余的话》后来一度让瞿秋白长时间背负了“叛徒”的罪名。今年是瞿秋白诞辰110周年,让我们重温历史看看瞿秋白去世后,发生在瞿秋白身上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刘晓 《党史文苑》2009,(11):41-42,48
新中国成立初期,时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的谭余保,丝毫不念旧“情”,以嫉恶如仇的立场,当面怒斥找他求情的叛徒曾开福,下令将其逮捕,使之伏法。这件事是谭汤池同志对我讲的。  相似文献   

18.
“文化大革命”中的“刘少奇案”,是这场浩劫中牵涉面最广、受害人职务最高、后果最为严重的案件。为了打倒刘少奇,受江青、康生、谢富治三人操纵和指挥的“中央专案审查小组”,于1968年10月18日提交《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给刘少奇扣上了三项罪名,其中最阴险的罪名是把刘少奇打成叛徒。后经查明,所谓“罪证”完全是用刑讯逼供、弄虚作假等手段制造出来的伪证。那么,诬陷刘少奇的“罪名”从何而来呢?这还要从刘少奇在奉天被捕的那段历史说起。  相似文献   

19.
贾永洋  杨迎杰 《世纪桥》2012,(16):16-17
一直以来,关于杨靖宇为什么没有去苏联休整?抗联部队怎么出了那么多叛徒?困扰着许多研究者,我们在查阅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试着揭开历史的迷雾,就此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1949年前后,我党按照中央关于解放台湾的决策部署,秘密派遣1500余名干部入台。50年代初,由于叛徒出卖,岛内地下党组织遭刘严重破坏,大批地下党员被捕,其中国民党当局公审处决的有1100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