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志愿精神的培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高校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将潜在的志愿精神转化为志愿行动,从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承担社会责任。当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在组织主导模式、运行管理方式、活动物质保障及志愿者自身能力建设等方面有不完善之处,本文在梳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志愿精神与志愿服务密切相关,是现代公民社会的核心精神,推动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传统向善文化面临挑战、志愿精神教育薄弱、志愿组织及制度保障不完善等外部因素和大学生自身的条件局限,是大学生志愿精神缺失、志愿态度保守和志愿服务俗化的症结所在。科学运用社会学习德育理论,积极从社会环境、大学生和志愿组织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能切实提高培育志愿精神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要遵循改进与加强的实践逻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道德建设的现实实践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牢牢把握时代适应性;要遵循内化与外化的基本规律,遵循灌输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适度疏导以辩证认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坚持知行合一付诸实践行动,切实激发大学生主观能动性;要完善保障制度,搭建组织平台,强化激励机制增强客观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志愿精神培育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战略的需要,是青少年了解社会、承担责任的重要途径,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我国青少年志愿精神培育在战略规划、制度建设及与教育体系的融合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推进我国青少年志愿精神培育需要走"内化+外化"的路径,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等手段将志愿精神内化为青少年的精神追求,通过实践和制度保障将志愿精神外化为青少年的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5.
志愿精神是一种不计劳动报酬和经济收入、无偿地参与促进社会进步、增进社会福利的社会精神,也是一种积极向上、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志愿精神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基本价值内核,是雷锋精神、慈善精神在当代社会的集中体现。责任是个体所承担的使命和必须履行的义务,责任意识是现实的个人所必备的社会意识。在志愿者活动中,应当通过强化志愿者的自我教育、加强志愿者责任意识培训、塑造自由自律的志愿者文化等方式培育志愿者的责任意识,以更好地促进志愿者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培育公务员精神 建设服务型政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新一届政府的三大任务之一,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而公务员队伍的建设和公务员精神的培育,在政府行政管理中居关键地位。如何培育和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服务精神、责任意识,建立一支廉洁高效、道德规范、服务意识强烈、行政能力突出的公务员队伍,是新时期建设公务员队伍面临的重大课题。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已经有十几年的历程,在完善人事管理和公务员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整体来看依然存在着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服务意识与责任意识淡薄,“官本位”…  相似文献   

7.
张文倩 《世纪桥》2024,(1):115-117
随着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志愿服务及志愿服务精神领域的研究,这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进一步丰富思政教育内容,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效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因此,将研究视野聚焦志愿服务精神,阐述志愿精神的内涵和重要意义,调查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现状,在实践层面对志愿服务精神及培育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影响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诸多不足和原因,最终提出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理论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8.
在服务型政府中培育公务员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公务员精神,是公务员政治素质、思想作风、道德情操、工作态度、精神风貌的综合反映。在服务型政府中培育公务员精神,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是解决公务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需要。应把培育公务员精神与完善公务员管理的各项制度相结合,使公务员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相似文献   

9.
西柏坡精神是我党在西柏坡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和升华。弘扬党在西柏坡时期形成的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打敢胜善握时机、党群团结同舟共济、居安思危处兴思亡的精神,对于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奋斗精神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我国要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就必须加强对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因此,通过明确新时代奋斗精神基本内涵,对当前大学生缺乏奋斗精神的成因展开分析,利于探寻出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有效途径。这对于提升大学生奋斗精神觉悟,追求和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大公无私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表征。志愿服务的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相似文献   

12.
穷则思变,穷则思进,这是自然法则。支撑“小笼包子”闯京城的,就是“开拓开放、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这种创业精神,并不是天生的,一是恶劣环境逼的,二靠当地党委、政府培育。  相似文献   

13.
大学精神是对大学文化的高度凝炼,体现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精神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对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关系的分析基础上,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校园文化建设、强化制度文化建设、提高师生的整体素质、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繁荣学术文化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培育大学精神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4.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造就的独具特色的精神遗产。历经沧桑的红色精神在新时代依旧历久弥新,其强大的精神凝聚力和文化感召力对于我国广大青年进行精神塑造和提升精神定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以红色精神培育青年,对于我们走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长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专家学者对民族精神的内涵、特征、意义、历史发展等作了深入广泛的研讨,深化了对民族精神的理论研究。但是,这些研究理论多于实践、弘扬多于培育、历史多于现实。当今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为重要的是探索行之有效的实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志愿服务活动呈现出严重的行政化倾向,导致志愿服务难以持续化和常态化,出现中国式"志愿失灵"现象以及社会公共资源浪费等问题,针对广州近年来开展志愿服务的创新性探索,本文提出志愿服务"去行政化"不等于政府无所作为,政府部门应当在志愿服务中担当起资源支持者、信息联结者、"志愿精神"培育者和制度供给者等角色。  相似文献   

17.
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与党员志愿精神培育之间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突出表现为内容的互通性、过程的实践性及价值的一致性。充分利用各级党组织自身所具有的凝聚力、战斗力等优势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活动,可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供有效的工作载体。现阶段,加强党员志愿精神培育,应在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搭建工作载体、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下工夫,以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8.
志愿精神是指一种自愿的、不计报酬的为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自身全面发展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精神。自从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无论在世博园区,还是在申城的大街小巷、车站码头,众多的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小白菜”的志愿者们,用微笑迎接八方来宾,用细致周到的行动服务四海游人,在参观者最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使志愿精神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群体是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主体,正确认识志愿精神的新时代意蕴,是高校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自觉培育志愿精神、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活动的必要前提。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转化为大学生进步性社会意识和公益性社交活动的具体体现,体现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根同源,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向同行,体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志愿精神的利他性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要求高度一致,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高度一致,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高度一致,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情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关键是培养公共管理者的服务精神,制度建设是培养公共管理者服务精神的重要路径选择。本文分析了培养公共管理者服务精神的岗位责任制、政务公开制度、引咎辞职制度和政府绩效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