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萃苑     
《先锋队》1995,(6)
文萃苑这是个党性问题在长征途中,担任党小组长的魏国禄和周恩来副主席一起吃饭,周副主席问他;"小组长同志,我们为什么很长时间不开小组会呢?"魏国禄漫不经心地说:"开过啦,看到首长很忙,没有通知您。"周恩来说:"在我们党内,每个人都是普通党员,谁都要过组...  相似文献   

2.
张璐 《党史纵横》2012,(5):47-48
周恩来少年时期曾在东北求学3年,并立下了著名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多年后,他在回顾这段经历时说:"十二岁的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可以说,周恩来的革命生涯启自东北,而曾作为党在东北地区统一领导机构的中共满洲省委,其在历史上的许多重大时刻和危急关头,也都与周恩来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决策筹建中共满洲省委  相似文献   

3.
文萃苑     
《先锋队》1994,(4)
文萃苑·名人轶事·周恩来苦心运筹邓小平二次复出《人物》第1期刊载了铁骥写的《周恩来与邓小平在1973》的文章,详细地披露了当年在周恩来的苦心安排下.邓小平同志二次复出的经过。现摘编如下:自"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来,周恩来在邓小平问题上一直谨言慎行,几乎...  相似文献   

4.
博览之窗     
周恩来虚心向施今墨请教 施今墨是北京四大名医之一。1925年,孙中山在京卧病,曾邀他参加会诊。 1953年4月,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了施今墨。周恩来说:“施老先生,我想请您当老师,谈谈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问题,这是当务之急啊!”施今墨说:“总理您太客气了,今墨不过一介草药医生。” 周恩来说:“您是专家,搞事业不听专家意见,不懂装懂,独断专行那是要吃亏的,我今天是虚心求教,请千万不要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则故事:新中国成立伊始,百业待兴,作为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同志日理万机,一天他刚刚走出办公室,工作人员走上前说:"总理,有几件事向您汇报一下。"周恩来马上打断他的话,郑重地说:"不要叫总理,我们党内还是称同志好。"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在"两个务必"前加上的"同志们"一词,让人有一种亲切感、使命感、重托感。  相似文献   

6.
变味的鸡蛋     
陈优秀 《学习导报》2011,(10):25-25
《福尔摩斯侦探集》的作者阿瑟·柯南道尔,曾当过杂志编辑,每天要处理大量退稿。一天,他收到一封信,信上说:"您退回我的小说,但我知道您并没有把小说读完,因为我故意把几页稿纸粘在一起,您并没有把它拆开。"柯南道尔回信说:"如果您用早餐时盘子里放着一只坏鸡蛋,您大可不必把它吃完才能证明这只鸡蛋变味了。"  相似文献   

7.
我所知道的柳毛赠答诗中“牢骚”问题的史实背景曾彦修广州《随笔》双月刊1994年第3期上,发表了郭隽杰先生《关于柳亚子的"牢骚"》一文。文章根据已故陈迩冬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中写的"交代"──谈陈与柳的关系的自留提纲,判断柳的"牢骚"是由于周恩来在进北...  相似文献   

8.
梁衡 《当代贵州》2007,(14):47-47
《大无大有周恩来》是我散文作品中分量较重的一篇,前后费时20年。1976年周总理去世.四人帮限制对他的悼念。国内既无碑又无纪念活动.甚至还不能发表纪念文章。直到1978年北京才在历史博物馆搞了第一个周恩来生平展。我当时在太原工作,专程到北京看展览.详细摘记后发表了一篇千字短文:《一个伟人生命的价值》。后来,关于周恩来的资料逐渐公布,然而对于我来说这是一场长达20年的拉网阅读,包括关于周总理的书籍、生平.报刊上记录的他周边工作人员的回忆。  相似文献   

9.
《湘潮》1994,(2)
周恩来拒吃“特殊菜”周恩来爱吃南方各种绿叶蔬菜,绿得越浓吃着越香。一次中央在杭州开会,当地交际处的同志知道了这一事,就在周恩来离杭的前一天,提来一筐菜。"不行,不行!"在场的工作人员几乎同时摇头摆手地说。但第二天上飞机时,工作人员成无功发现飞机上放有...  相似文献   

10.
作为周恩来身边的"老虎"护卫,我的父亲龙飞虎跟随了周恩来11年,情意终生。为了缅怀老一辈革命者的历史功绩,继承和学习他们崇高的精神品格,特作此文,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11.
至孝周恩来     
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儿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青年时代即投身革命洪流。可以说在他心中,始终是将"大家"放在"小家"之前。他的一生,始终在为祖国和人民奋斗着、拼搏着、奉献着。不过,周恩来也常说,共产主义者并不是六亲不认。在这方面,周恩来所表现出来的至孝情怀是感人至深的。  相似文献   

12.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视察时的讲话(摘要)(一九六五年七月五日)周恩来你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哪里人都有。你们现在好像一个"小非洲",慢慢就成了一个"大非洲"。你们还要多吸收一些兄弟民族,可以先搞一些民族生产队。你们的材料我看过了,没机会跟...  相似文献   

13.
驭曦 《新湘评论》2011,(8):12-13
对妻子:"她就不知道我们要搞核试验,我从不对她讲" 1964年,我国首次核试验前夕,周恩来在紫光阁主持召开重要会议。会议期间,张爱萍副总参谋长站了起来,向周总理告假,说今晚外交部安排了一个外事活动,要提前告退。就在张爱萍站起身来,刚准备离去时,周恩来突然从沙发上站起来,堵住了张爱萍的去路,关切地说:“爱萍,你带核试验的...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关于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认识与实践陈答才(一)民主革命时期,周恩来关于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认识,直接表现为努力发展和壮大国际统一战线,推进和加快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进程。20年代,尤其是党的"六大"前后,周恩来争取建立和发展国际统一战线的实践,主...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留"美髯"是其在革命斗争中改变和隐蔽自己面貌特征的重要手段。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传》中提到,周恩来是敌人抓捕和暗杀的主要目标,特别是认识他的人很多,因此"他通常装扮成商人,后来又留起了大胡子,所以党内许多人叫他‘胡公’。"西安事变具备秘密战线的所有特征,周恩来的"美髯"也是一条重要线索,反映了周恩来刚到西安的活动,也折射出当时共产党与张学良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16.
罗小明 《党史博览》2010,(10):29-33
新中国成立后,父亲罗舜初曾经两次得到周恩来的鼎力举荐,从而使他这个闽西深山中走出来的贫苦农民的儿子,在历经20年战争的洗礼之后.得以有幸参与了人民海军的初创工作.并在“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直接受命于周恩来总理,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主持进行了我国第一颗氢弹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和发射工作,并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了大量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下面谨将我所了解的周恩来举荐我父亲罗舜初出任海军参谋长一事记述下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先锋队》1995,(Z2)
周恩来谈雅尔塔协定和斯大林给毛泽东的电报1967年4月,周恩来在北京和越南总理范文同会谈时,谈及1945年先后发生的两件事。"雅尔塔协定"和斯大林给毛泽东的电报。周恩来说: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美国支持蒋介石。那时,苏联打得损失很大,签订了雅尔塔协...  相似文献   

18.
驭曦 《学习导报》2011,(8):12-13
对妻子:"她就不知道我们要搞核试验,我从不对她讲" 1964年,我国首次核试验前夕,周恩来在紫光阁主持召开重要会议。会议期间,张爱萍副总参谋长站了起来,向周总理告假,说今晚外交部安排了一个外事活动,要提前告退。就在张爱萍站起身来,刚准备离去时,周恩来突然从沙发上站起来,堵住了张爱萍的去路,关切地说:“爱萍,你带核试验的文件了吗?”  相似文献   

19.
2002年9月19日上午.綦江县打通二矿党委会议室,一面鲜艳的党旗格外引人注目。满头白发的王立英老人举起右手,面对台下150余名党员,她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眼泪夺眶而出:“党啊!我盼这一天盼了整整50年.您是我的母亲,我是您亲生的女儿,今天,我终于又回到了您的怀抱!……”  相似文献   

20.
前辈风范     
前辈风范彭德怀风范二撷彭德怀同志任国防部长时坚持外出视察,每离一地,在上飞机、乘火车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扫描"一下周围,是不是多了什么东西。有一次.他发现多出了几个捆好的篓子,便问警卫员:"这是什么?"警卫员回答:"人家送给您的水果。"彭总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