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放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然而,广大劳动人民却长期难得温饱,缺衣少食陪伴着中国人民走过了几千年的历史。解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振兴农业,终于一举摘掉了缺衣少食的帽子。1994年已拥有11亿多人口的中国粮食总产达近9000亿斤,总产位居世界第一,粮食总产比建国前增长四倍多,据有关资料介绍,世界每增长100斤粮食中国占了33斤。二十世纪世界性的奇迹: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告别了饥饿,中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基本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对于这一点,连反对我们的人也不得不承认。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人口多、耕地少的发展中大国。但中国又是一个石油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中国石油资源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为2.6%(1985年数据),天然气资源占世界总量比重为0.9%(1985年数据)。中国石油产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为4.4%(1992年数据),天然气产量占世界总量比重的0.8%(1992年数据)。人口多、耕地少、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更少,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基本事实。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预测,到2020年中国总人口将达到15亿人,比目前总人口新增3亿人,国内生产总值(GDP)相当于1990年的10  相似文献   

3.
一、自然构成我国是一个大国,国土总面积有960万平方公里,约合144亿亩,居世界第三位。据国家统计局1982年公布,我国人口约有103189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有8亿)占世界总人口的22,6%,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5人,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东部季风区占全国总面积的46%,而人口占全国总数的92.7%,其余的54%的国土上仅居住全国总数7.3%的人口。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人口约6724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6%,但他们居住地区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0%左右。华侨和外籍华人多,总数约  相似文献   

4.
走向黄河     
《党政论坛》2011,(22):26-27
黄河是一条河。 走向黄河,是一种战栗的敬畏。 世界上再没有一条河如此壮阔。以五千四百多公里的长度,四千八百三十米的落差,集四十多条主要支流和千余条溪川,千回百折,横贯一国之西东。流经九省区,跨越二十三个经度,集水面积七十五万多平方公里。流域内人口过亿,耕地三亿亩。以平均年径五百八十亿立方米的流量承担全国百分之十五的耕地、百分之十二的人口和数十座大中城市供水。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关于发展农业经济的论述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指针。 建国以来,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仅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解决了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我国的粮食生产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特别是改革  相似文献   

6.
中国耕地能养活下个世纪的中国人口吗?江国成我国用占世弄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3%的人口,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奇迹。然而,面对近两年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徘徊不前,人口不断增长,耕地急剧减少的严峻现实,国内外许多学者纷纷提出:到本世纪末人口增加到13亿时,特别...  相似文献   

7.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繁衍、养育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可是最近十余年来,人们被一浪高一浪的基本建设浪潮冲昏了头脑,成百亩、成千亩肥沃的粮田被粗暴地占用、圈征和闲置。据报道,至1994年底,全国可耕地不足15亿亩,人均耕地不足1.2亩,还不及世界人均耕地的1/4,中国用占世界不到1/10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1/4的人口,土地在超负荷的运转。1990年至1994年,全国耕地锐减4500万亩,平均每年减少1000万亩,其中1994年减少1500万亩,四年。累计减少数相当于20个中等县的面积。至1994年底,全国各类开发区用地2100万亩,公路用地3600万亩…  相似文献   

8.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任务,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建设节约型社会。当前,开展全民教育,树立全民节约观念,实为首要任务。我国国情是人多而物不博。现在发展水平还很低,人均GDP仅为发达国家的十几分之一,还需要大力发展。中国人口已达13亿,占全球1/5,高峰将达16亿或更多,而主要资源耕地、水、能源、各种矿产按人均计,都列在世界后列。例如人均耕地仅1亩多,为世界平均值的1/3,并且还在不断减少,要养活自己难度极大。如果我国每年有1/10的粮食要进口,就会压垮世界粮食市场。又如石油,为世界平均值的1/10,如果我国按美国现在的标准消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0,(38)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979年上海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 159.1万多人,成为全国第一个“老年型”城市。1990年北京市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的比重为10.27%,进入“老年型”城市的行列。截至1999年10月 1日,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26亿,占总人口的10%(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表明中国已提早进入老龄社会。而且,中国的老年人每年还在以3%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1世纪中叶,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达到4亿左右。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显著特点:一是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二…  相似文献   

10.
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耕地负载沉重,而且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吃饭"与"建设"对耕地的争夺将愈演愈烈,而现有建设用地存在着结构分散、重复布点、闲置量高达174万亩的粗放利用现象,如何化解刻不容缓的用地矛盾,发挥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当前最为现实有效途径。_、。、l现有建设用地一规模巨大利用粗放-q我国现有建设用地有两大特点:一是规模巨大;二是利用粗放。据1996年的统计,我国现有建设用地5.29亿亩,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3.61亿亩,交通用地为0.82亿亩,水…  相似文献   

11.
坐落在京郊的中以示范农场,是1994年由中国与以色列政府合作建立的,旨在农业高科技应用、节省水源和防止污染等方面进行示范的项目,它将对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却只占有全球十分之一耕地的中国农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口增长是推动我国粮食需求增长的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因素。据测算,即使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到2000年,我国人口仍将达到13亿,到2010年达到14亿。我国现有耕地20.89亿亩,林地17.3亿亩,天然草场43亿亩,水域4.3亿亩,河川径流量2.7亿立方米,地下水约8300亿立方米,资源绝对量虽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少,耕地仅2亩,林地1.7亩,草地41亩,水资源2600立方米,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目前的中国农业以全球7%的耕地上养活了世界人口的22%。中国的播种面积只有美国oh7O%,但必须供养比美国多三四倍的人口。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  相似文献   

13.
一、耕地数量减少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耕地面积较少,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推进,耕地面积将日益减少.解放初期,我国人均耕地2.71亩.40多年来,我国累计丧失耕地 5亿多亩.1985年前后是一个侵占耕地的小高潮,最多的一年减少1500万亩.1978年至1994年,我国人口净增 2.3亿,耕地面积却净减了6880万亩.1995年2月中旬,我国人口已增至 12亿,而人均耕地面积已经下降到预计下世纪中叶才达到的1.2亩,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危险线0.8亩仅差0.4亩,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而且,全国现有1/3的省人均耕地不足1亩,广东、浙江、福建等省人均耕地在0.6亩以下.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中国农民能否既安居,又乐业?●李文学专家认为,21世纪的中国农村,将面临着耕地减少、人口增加、就业困难的三大挑战。在这三大挑战中,以农民的有效就业问题,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最为突出。有人预言,在21世纪,中国要解决占世界人口六分之一之...  相似文献   

15.
美国农业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人口虽然仅占全国人口的3.2%,但生产的粮食却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1/5左右,其他许多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进入80年代以来,受世界经济衰退等的影响,国际农产品购买力下降,价格暴跌,而美国农业连年丰收,爆发了以产品过剩、库存大量积压为主要特征的危机。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口膨胀,已为世界公认。然而,对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男女人口失衡以及由此带来的农村男青年姻缘难觅的严峻态势,世人未必皆知。据1993年部分省市人口抽样调查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男性已占人口总数的51.85%,女性占48.1%,男性比女性多3000多万,其中25至49岁男性独身人数是女性独身人数的28倍,占同一年龄层次男性人口总数的8.8%;四川农村已到婚龄的未婚男性多达83万,而女性只有  相似文献   

17.
前言 我国水资源总量约28000亿立 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 仅为世界平均数的1/4,在世界排列 第八十八位,属缺水国家。 全国水土资源分布很不均衡,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河流的径流量占 全国的80%以上,耕地面积不到全 国的40%,属富水区;而黄河、淮河、 海河三大流域和西北内陆的面积占 全国50%,耕地占45%,人口占 36%,水资源总量只有全国的12%, 属缺水区。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13,(7):63-64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五大挑战中国人民大学郑风田教授在3月25日《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指出,当前,如何让中国人吃得好面临着尖锐的挑战。一是过量的化肥施用。虽然中国用占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但实际上,我们用掉了世界上35%的化肥和20%的农药。目前,全国每年的化肥使用量为4637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为每平方  相似文献   

19.
今年6月25日是第九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依法行政。土地问题,对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是人所共知的。而对一向以地大物博为自豪的中国来说,土地问题具有更为突出的重要意义,可能还需要重新加以认识清楚。我们只要看一组简单的数字就知道了:我国959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耕地仅占14.2%,宜农的土地资源数量不多,而且质量不高,耕地资源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而且人口众多,总  相似文献   

20.
《瞭望》1999,(27)
我们正面临着老龄社会。据联合国的估计,如果把60岁当做中年与老年的年龄分界,那么,21世纪就将是全球人口老龄化的世纪。到2000年,世界老龄人口将达6亿人,占总人口的9.8%,而到2020年,老龄人口将达10亿多,占总人口的12.9%。值得注意的是,老龄人口的增加速度快于总人口增长的速度。总人口年均递增1.3%,而老龄人口年均递增2.5%。所谓“白发浪潮”,正汹涌而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更为明显。国家统计局1997年曾在1%人口中作过抽样调查,以65岁作为老龄线,老龄人口已达8700万,占总人口的7%。同1982年人口普查的数字相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