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凛然 《世纪桥》2009,(18):21-22
本文探讨了陈独秀平等思想的来源、内容,并对其作出了初步的评价。陈独秀的平等思想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西方资产阶级平等思想和个人成长经历;内容包括政治平等、经济平等、人格平等等几个方面;研究陈独秀的平等思想在学术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现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和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的陈独秀,思想极其丰富,而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其丰富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从陈独秀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来源、主要内容和意义三个方面来考察其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16日,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在安徽大学召开"陈独秀经济思想学术研讨会"暨陈研会第二届理事换届会.来自合肥、安庆、蚌埠、芜湖、马鞍山、淮南等地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除选举产生了省陈研会第三届理事会外,着重讨论了陈独秀的经济思想等学术问题.兹将会议主要内容和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黄晓虹 《党史纵览》2008,(12):47-49
《安徽俗话报》由陈独秀创办于1904年.是我国近代重要的白话报刊之一。由于陈独秀不仅是该报的创办人.还是该报的主编兼主笔.他的思想无疑会对该报的宗旨和宣传内容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考察陈独秀早年所走过的道路和思想演变的轨迹.对《安徽俗话报》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反之,研究陈独秀.也不能不研究《安徽俗话报》。  相似文献   

5.
1915年到1921年是陈独秀寻求救国方案的重要转折时刻。以法美为师是其最初的结论,十月革命后,他开始转向走俄国人之路的新阶段。 以法美为师 陈独秀最早接受的是康梁的维新思想和主张,认为要救国只有维新。康、梁的变法维新失败后,他东渡日本,开始接触西方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自由平等学说,特别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学说,如卢梭的《民约论》、穆勒的《自由原理》、斯宾塞的《代议政体》等等。陈独秀深受其影响,思想逐渐由原来的改良主义转向革命的民主主义。陈独秀的转变具体体现在他的行动和著作中。1915年前,他投身过辛亥革命,参与组织和参加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对陈独秀的历史功过进行了述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陈独秀扮演着重要角色,他既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基础工作,又具体践行了中国化的内容,总的来说陈独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不可遗忘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7.
祝彦撰写的《晚年陈独秀》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集学术性、理论性和史料性于一体,既是我国起步较晚的陈独秀晚年思想研究的崭新成果,又是近年来系统、深入研究陈独秀晚年思想理论的一部力作。作者遵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力图反映陈独秀晚年思想的全貌,因而使这部研究陈独秀晚年思想的佳作具有鲜明特点。史论结合,熔学术性和可读性于一炉本书不同于目前出版的大量陈独秀传记类图书。作者的独创性在于把陈独秀的生平轨迹与他的思想的发展变化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了史论结合,言必有据,论从史出。既有对从大革命失…  相似文献   

8.
杨乐平 《理论学刊》2004,(2):103-106
陈独秀对青年问题极为重视,原因在于青年是人类社会“新鲜活泼”之群体,改造社会之动力,救亡图存之希望所在,其思想改造是国民觉醒之关键等。在陈独秀未接受马克思主义观点之前,其思想表现为对青年身心健康,建立独立人格和平等自由的人权,接受民主和科学思想等层面上的重视,接受马克思主义观点之后,则表现为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号召青年要关心和重视政治,学习马克思主义,勇于投身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重于实践。  相似文献   

9.
陈独秀的伦理思想在近现代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现代伦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陈独秀将民主与科学引进中国,拓宽了伦理思想的内容,体现了"五四"时期的总的思想特征,反映了"五四"的时代精神,为伦理学以后的发展起到了开创性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0.
《北京党史》2009,(6):14-14
2009年10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举办了“纪念陈独秀诞辰130周年学术座谈会”,就“陈独秀与中国社会的思想启蒙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陈独秀与中国革命”、“陈独秀的学术及文艺贡献”、“陈独秀的抗日主张”等问题进行了学术座谈。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对党的幼年时期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是有过贡献的。他倡导新文化运动,从创建中共早期组织到中共“四大”期间,为党的建设提出过重要的理论,这些都与后来的新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有一定的联系。陈独秀在大革命时期曾提出过类似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理论的雏型;抗日战争时期他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论点也是对新民主主义思想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正>陈独秀及其思想研究,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学术界对此就有极大的关注,并有一些较有影响的成果面世。一大批中青年学者沿着史学界前辈的足迹,躬耕于陈独秀研究园地,取得了许多新成果。贾钢涛教授的新著(《陈独秀思想研究新论》2014年9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就是作者长期关注、研究陈独秀的一个重要成果。这部书稿客观而深入地研究了陈独秀的一系列思想,其资料详实,结构严谨,论证清晰,富有求实精神和创新精神。该  相似文献   

13.
刘长林  班彦美 《理论学刊》2008,9(1):109-114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杜亚泉与陈独秀都将中国社会危机的根源归于道德的失范,但对道德失范原因的解释却各不相同.杜亚泉认为主要是受西方物质竞争之流毒的影响,而陈独秀则认为是中国旧道德的产物.在中国新道德建设问题上,杜亚泉认为新旧道德只是程度之差,并非性质之异,主张以中国固有道德为本,调和新旧,统整东西文明;而陈独秀则认为中国旧道德是封建专制制度的产物,与民主共和制度下的自由、民主、平等的原则不符,在现代社会没有存在的价值,应当建设符合自由、民主、平等原则的新道德,这是他们展开东西文化论战的重要原因.但他们在中国社会问题如何解决的问题上,都有"道德本位"的思想倾向,都不同程度上受到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父权缺失是陈独秀现代思想形成的社会学渊源之一。"年幼丧父"的人生境遇不仅改变了陈独秀接受教育的方式,也深深地影响了他早期的思想形成。在父权缺失的人生背景下,青年陈独秀最终逸出了传统"父权"伦理疆界的局限,进而又依托多种新学资源完成了自我思想的蜕变,走上了一条由"反叛旧文化"到"创造新文化"的人生实践道路。陈独秀因"父权缺失"而形成的现代思想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文学、政治领域内思想框架的构建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探讨陈独秀思想的发展变化时,国内研究者一般都把他从1929年被开除党籍至1942年病死这段时间,看作为他一生政治思想经历的最后一个阶段,名之曰“陈独秀后期”,并称这个时期的陈独秀为“党和人民革命事业的背叛者”。这样笼而统之地为后期的陈独秀盖棺定论,抹煞了陈独秀晚年(即他从1937年8月出狱到1942年病逝这段时间)发生的重要思想变化。笔者认为,在陈独秀的晚年,他思想中早已孕育的民主主义已经上升到了支配的地位。这使他不仅从组织上脱  相似文献   

16.
陈独秀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叱咤风云的特殊人物,几十年来吸引了众多文人和史学专家的研究目光,仅中外著名学者撰写的《陈独秀传》就不下几十种。这些传略对陈独秀的政治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分析批评与探讨。但有一点应该承认,历史学界对陈独秀正确的思想理论实事求是的肯定是很不够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对陈独秀的思想研究一直被视为禁区。直到近几年,国内党史学界才对陈独秀进行了较为客观与全面的研究,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出版了几种关于陈独秀生平的传记。由于陈独秀的早期活动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我们深感有必要对陈独秀早期的思想理论作一些探讨。辟如,在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时期,如何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把握社会各阶级间的相互关系,制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方针与策略,就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理论家竞相探索的重要课题。其中,陈独秀对国民革命中各阶级的分析,占据着特殊的地位。本文力图对此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并求教于诸位学者、专家。 一、关于资产阶级 对于资产阶级的性质及阶级构成,陈独秀在20年代初就运用已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给予解剖和说明。1923年4月,陈独秀在其著名的《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一文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12月20至22日,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年会暨"认真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研究中共建党初期陈独秀"研讨会在陈独秀的诞生地安庆市召开。研讨会由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安庆市独秀园管理处共同主办,北大安徽校友会、中国科技大学陈独秀研究中心及厦门合兴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协办。与会学者围绕中共建党初期的陈独秀等研讨主题,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的研讨,拓展了相关研究领域。现将研讨主要内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国民运动陈独秀对实现民主路径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追求民主的思想历程中,陈独秀目睹了戊戌维新的流产、辛亥革命以后的军阀政治使得专制依然渗透在民国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严酷的政治现实使陈独秀在思想和行动上选择了截然不同的路径,即通过国民运动来推翻专制、实现民主。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之前,西方民主主义是陈独秀政治思想的主流。五四运动后期,陈独秀开始对西方民主主义思想进行反思,并逐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从而实现了从民主主义者向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1月.安徽省陈独秀研究会和安徽北京大学校友会联合在合肥市安徽大学召开了“陈独秀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省内各地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就陈独秀的政治、文化、教育思想及其与20世纪中国的发展等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讨,取得了一些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