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征订启事     
打开油墨飘香的第7期《理论与实践》,李君如的《深刻认识和全面、正确地把握“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一文吸引了我。我细心地研读李君如同志的文章,感到这是一篇学习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力作。  相似文献   

2.
始终保护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李忠杰《光明日报》2001.7.3 “三个代表”思想是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郑必坚 《学习日报》2001.7.4 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奋斗的历史启示 李君如《解放日报》2001.7.4 党要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李连仲《经济日报》2001.7.5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刘云山 《解放日报》2001.7.5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胡伟《解放日报》2001.7.8 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阶级性 李君如 《学习时报》2001.7.9 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路建平 《经  相似文献   

3.
《中国新闻周刊》刊登专访,访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李君如说,4年前科学发展观刚刚提出的时候,其主要由3个要素组成: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一次,  相似文献   

4.
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发展问题上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怎样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关系呢?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同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召开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研讨会上谈了他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思想有三大思想来源《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年第三期刊载李君如文章,该文认为毛泽东思想有三大思想来源: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思想,其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它的基本思想,如革命和建设的基本战略、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是来源于马克...  相似文献   

6.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七大新内涵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撰文指出,《决定》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研究党的执政理论和执政党建设理论方面有许多理论创新的成果,从大的方面看,可以说做出了五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7.
张进中  单庆 《党建》2010,(10):14-19
访谈嘉宾 李君如: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朱铁志:《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  相似文献   

8.
认真理解和实践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李君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极其丰富的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我们制定精神文明发展的纲要和规划,研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和方法,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和韧...  相似文献   

9.
论点选萃     
《望》杂志《光明日报》刊文强调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光明日报》理论周刊刊登李君如的文章《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文章说,江泽民总书记最近提出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这对于我们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六大召开,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书记为什么不仅强调要统一思想,而且强调要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呢?文章分析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历史转折的年代。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机遇和挑战、进步和落后、发展和僵滞等各种现象同时并存,国际与国内、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矛盾交织在一起。这种种问题和矛盾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  相似文献   

10.
《前线》2004,(8)
“七一”前夕,由市委宣传部组织编写、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俗读本》出版座谈会举行。首都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各区县及工委宣传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会。市委副书记龙新民出席会议并讲话。龚育之、侯树栋、李君如、张国祚等有关领导和专家学者及基层代表在座谈会上先后发言。大家高度评价了《读本》,认为《读本》贴近群众、通俗易懂,是对理论教育通俗化的有益尝试。现将座谈会上部分专家学者及基层代表的发言摘要刊发。  相似文献   

11.
《北京支部生活》2007,(4):65-65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在报告中,从分析阐述《江泽民文选》的理论贡献入手,详细介绍了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如何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报告认为,创立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执政党建设为关键,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活的灵魂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最大理论贡献。报告指出,现阶段深入学习《江泽民文选》“为我们巩固和加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提供了最好的教材”。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李君如近日应邀在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作了题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及其走势》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说,多年来,一直有一种舆论,认为中国的改革是从经济体制改革起  相似文献   

13.
2006年7月29至31日,由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召开.研讨会围绕"长征史研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李君如、郭德宏、程中原、王健英等来自中央党校、当代中国研究所、军事科学院、中央文献研究室、解放军后勤学院等单位的专家教授40余人出席了这次研讨会,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研究员作了《长征--永恒的研究课题》的主题报告,会议收到论文20余篇,13位学者作了大会发言.现将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党刊文摘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战略和策略结合的特点李君如在《前线》(北京)2008年第4期撰文指出,从战略与策略相结合的角度讲,政治体制改革至少有以下八点是值得注意和重视的:一是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  相似文献   

15.
坚持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 何毅亭《解放日报》2001.8.12 坚持党的基本纲领和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课题组 《文汇报》2001.8.13 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阶级性 李君如 《北京日报》2001.8.13 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也要与时俱进 卫兴华 《中国改革报》2001.8.13 把全社会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 王长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人事报》报道,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在"两会"期间发表言论称,认为中国的改革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至今没有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实际上中国  相似文献   

17.
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在中央党校专家学者座谈江泽民总书记5月31日重要讲话时,作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5·31”讲话》的发言,现将发言的部分内容摘编如下,供基层党组织党课学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学习时报》刊文介绍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对"当代中国政治走向"的最新思考。关于"科学发展走向",李君如认为,"中国必须把发展,把科学发展,作为当代中国第一位的政治。这是中国人付出巨大代价,从历史提供的‘落后就要挨打’、‘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增长不等于发展’等教训中领悟到的真理;这是中国人经过艰辛探索,从当代中国发展规律的认识中选择并坚持的战略道路"。  相似文献   

19.
理论广角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的理论贡献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撰文指出,《决定》在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研究党的执政理论和执政党建设理论方面有许多理论创新的成果,从大的方面看,可以说做出了五大理论贡献。一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加强党的建设理论。这次全会通过的《决定》,以非常鲜明的语言强调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这是我们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围绕着如何加强执政党建设这个重大课题提出…  相似文献   

20.
《社会科学报》刊登全国政协常委李君如的文章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那么长时间的探索,我们已经形成了很好的体制。但是这个任务还没有完成,这个体制也没有完全定型。在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