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昔读苏东坡“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①、“老夫聊发少年狂,……酒酣胸胆尚开张”、“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之“酒句”,尚以为苏氏乃兼具“晋人酣醉,放浪形骸”、“唐人酣醉,豪气逼人”之豪饮狂徒焉。俟读毕其两千余则诗词,方觉东坡酒韵乃儒雅。其酒风、酒气之高,今人不及也!欣然获此小悟,鉴证有三矣。一曰,“空杯也常持”。东坡酒量甚微。引其己言,即:“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酒量弗宏却日日“引壶觞以自娱”,此颇具清韵雅趣哉。且听东坡把盏自娱之喋喋:“天下之好饮,无在予上者”、“吾饮酒至少,常以…  相似文献   

2.
尹长东  姜南 《人大论坛》2010,(5):58-58,F0003
“醉美”的内涵十分丰富,一取谐音“最美”,二为隐喻了与世博会有着特殊渊源的贵州典型物产——茅台(“国酒”)这一特殊元素,体现了贵州的独到之处;另外,“醉美”有着“美极致醉”的延展性和广义性,如形之醉、神之醉、情之醉等等。  相似文献   

3.
在公安部颁布的“五条禁令”中,有三条与酒有关。 酒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它有着水的外形,却有火的性格。它能助兴,也能败兴。它可以让人豪气干云,气势磅礴,无往而不前;也可以让人逃避现实,在朦胧中实现虚拟的自我;也可以让人萎靡不振,无所事事,一事无成;可以让人意志消沉,颓唐没落,虚度终生;也能让人性格行为偏激怪异,与世事格格不入。 我国关于酒的历史渊源流长,酒文化丰富而盛行。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云:“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  相似文献   

4.
醉写“顾老二”王明义,隋振生写“顾老二”,得先喝二两酒,晕晕乎乎下笔才有味。哈尔滨往北68公里就是兰西小县。兰西县有三大“名人”,其中之一就是“‘顾老二”。一提“顾老二”,整个兰西县上至县长、书记,下至平民百姓,没有不知道的。近一点的人当面都称顾二哥...  相似文献   

5.
清 代李汝珍《镜花缘》载有一个令人叫绝的“自诛阵”。其之所以令人叫绝 ,是因为“自诛阵”内虽然不布一兵一卒 ,而只以“贝、才、刀、马、水、酉”(即财、色、酒 )等物布之 ,但凡是入阵之人 ,如无清醒头脑 ,见财则贪 ,见色则淫 ,见酒则醉 ,便会在尽情欢乐中自取灭亡。由此可见 ,“自诛阵”以形象的手法警示人们 ,无论任何人在面对“贝、才、刀、马、水、酉”的时候 ,一定要保持自醒的意识。而我们透过当前不少腐败官员们腐败的轨迹则可清晰地看到 ,虽然说他们没有进入“自诛阵” ,可是大凡腐败者 ,其腐败的主要原因 ,无非就是在遇到“贝、…  相似文献   

6.
中国式酒品     
《乡音》2007,(11)
在饮君子而言,酒自然是个好东西。诗仙李白有云:"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可见酒中自有趣在。常见人自诩千杯不醉,但实际上对于饮者,所求的恰是一个醉字,醉中之趣,是不能为醒者传的。尤其对于艺  相似文献   

7.
《乡音》2007,(2)
承德乾隆醉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一家有着几百年历史的老烧锅酒作坊。相传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皇帝与宠臣纪晓岚微服私访至下板城庆元亨酒店,突闻酒香扑鼻,遂进店畅饮。君臣二人诗兴大发,乾隆皇帝先声夺人,出上联“金木水火土”,纪晓岚才思敏捷,巧对下联“板城烧锅酒”。  相似文献   

8.
神在人世问,何谓有? 何谓无? 在他手下,神奇的华夏神水醉迷了海内外朋友小小山镇,有他则“灵”,廿泉变美酒、名噪全神州、有人唤他:  相似文献   

9.
所谓山地意识,指的是由于受山地环境的影响以及在这种环境中长期沉淀下来的高原地区特有的旧观念和思维方式。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山地经济观。自给自足,鄙视工商业;食不求精、衣不求华,今日有酒今朝醉。有时,大碗酒、大碗肉、太碗茶、无时、洋芋、苞谷、荞粑粑。山地时空观。足不出山,不愿闯天下;一日时间三分法,“早上”、“白天”、“晚上”。山地平等观。有林同砍,猎物同享;有喜同庆,利益均沾。山地心理。思想保守、封闭,安于现状,不愿变革创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满足于一孔之见,不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山大王”意识。山高皇帝远,不受  相似文献   

10.
醉酒的人违法犯罪应负法律责任吗?徐效白一酒,是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发酵制成的神奇饮料,富有一定的营养价值。饮之适量,舒筋活血,益牌健胃;饮之过量,伤肝伤胃,危害健康,举止失常,有损形象,贻误大事。有的人嗜酒成瘾,有酒必饮,有饮必醉;有的人酒...  相似文献   

11.
狗猛酒酸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醉。怪其故,问其所知。问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絜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龁(音核)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相似文献   

12.
小忠与大忠     
《韩非子·十过》篇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楚晋交战,楚军战败。楚军的主帅子反厮杀得口干舌燥。待从谷阳知道子反嗜酒如命,就端来一大杯美酒。子反清楚,两军鏖战,主帅岂能饮酒?于是强忍欲滴的馋涎,喝道:“嘻!退!酒也!”对主子忠心耿耿的谷阳为解子反的难耐之渴,就假说道:“非酒也。”于是子反一饮而尽,且喝个不停。当楚国国君为挽回败局而想整军再战时,子反已醉成了一摊泥。君大怒道:“这次大战,我依靠的就是子反将军,现在他竟然醉成这个样子,如何能再战?”只好带败军而归,并将子反斩首示众。《史记·楚世家》中也有类…  相似文献   

13.
轻松一刻     
轻松一刻砍价“到了,先生,请付十元。”出租汽车司机说。“啊,对不起,麻烦你往后退一段路,我身上只有八元钱。”开车上司好酒,每喝必醉。一日我驾车陪他参加酒会,席间觥筹交错,豪饮不已。酒至半酣,忽踉跄起身入厕,我起身相扶,上司摆手:“没关系,我很清醒,这...  相似文献   

14.
诗与酒     
《春秋》1996,(3)
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谈起诗与酒,就不能不提李白。而李白在这方面表现的,尤以放荡不羁最为让人难忘。如他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中写道:“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使一个酒酣兴浓、起身舞剑、剑光闪闪、与落日争辉的形象跃然纸上。在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他写道:“仰  相似文献   

15.
喝酒吗?如果是男爷儿们,可别说不会。每三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个酒民,男爷儿们好意思说不会喝酒?连外国人都说中国人喝“疯”了,你一个男爷儿们硬说自己不会喝酒有谁相信?咱们中国的确是个“酒国”“,喝酒疯”是老祖先传下来的。当然,我们现代人不仅继承了老祖先的传统,而且把它发扬光大了。外国人总不理解我们中国人的酒中疯狂,说明他们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就这文化、这环境、这习惯,不“疯”才怪。很早很早的时候,我们的老祖先大禹品尝到一种特殊的饮品,其味芳香,荡神惑意,于是惊曰:国之祸也!被大禹视为“国之祸”的饮品便是“酒”。大禹“遂…  相似文献   

16.
酒館和酒旗     
中國現在許多大飯館名曰“酒樓”,這說起來倒也真是歷史悠久了。古代帝王發現於高樓之上“把酒臨風”乃一大快事;於是築樓、台以宴飲,“酒樓”由此而生缙诘木茦鞘欠窠詾楣俎k, 不得而知。公元前十一世紀左右,官方設“酒官”,懸“旗”為標誌,因之酒樓又稱“旗亭”、“青樓”?旁娫?“旗亭問酒,蕭寺尋茶??周初頒《酒誥》:“禁遊飲於市”,言外之意,坐在家裏或酒樓裏飲酒,則不禁止。可見,酒樓時已向社會開放。三國時,曹植有“青樓臨大道”之詩句;酒樓臨通衢,顯然路人皆可登飲。隨着酒樓的社會化,出現民營酒館也就順理成章了。《史記》說:樂布“窮困,貨於齊,為酒?!庇纱送茢?私營酒館當出現在周至秦漢之間。  相似文献   

17.
他12年没有安放办公桌 “一座茅台旧有村,糟丘无数结为邻,使君休怨曲生醉,于今好酒在茅台,滇黔川湘客到来,贩去千里市上卖,谁不称奇亦罕哉!” 清道光年间,兴义词人张国华这样记叙和赞叹了茅台酒。其时,茅台酒的独特工艺已基本形成,制酒烧房  相似文献   

18.
古人养身趣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有感乾隆的“四勿”养生法乾隆皇帝寿辰89岁,是帝王中的长寿者。他在生活中很注重“四勿”:即“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实在是言简意赅、发人深思。这里仅谈谈对“四勿”的一些感想。“食勿言”是指吃饭时不要说话。因为一边吃饭一边说话,不仅心思不能集中在咀嚼、吞咽上,还浪费许多唾沫(口中之津液),总之大大不利于消化。“卧勿语”是指既然躺倒了就不要多说话,因为说话时要运气,而躺着运动时气不顺,不利健康。“饮勿醉”妙在并不完全反对饮酒,而是告诫不能醉。因为“醉”即指脑神经已经酒精中毒,以致神志不清,对外不省人事…  相似文献   

19.
国人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套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来形容:人们喝的不是酒,而是感情。诸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是多少”……在这种酒文化的熏陶下,公务接待、亲友聚会、职场交往都离不开酒。而劝酒与逼酒似乎又是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酒桌上盛行的是“酒不喝醉,感情未到位”、“酒不喝深,办事不放心”,有报道说深圳市消委会去年公布的十大消费陋习中,“过分劝酒逼酒”的不良酒桌文化就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20.
有少数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不注意小节,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其主要表现: 有酒必饮,酒后失态。有的领导干部不管公事私事,有酒必喝,一喝就醉,一醉就胡言乱语、丑态百出,说起话来颠三倒四,走起路来东倒西歪,简直像神经病人一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