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曾经在中央一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寻路》第34集中有这样一个场景:1930年12月30日,中央红军在打破国民党第一次"围剿"的战斗中,缴获了被彭德怀称为宝贝的好东西———无线电台。当红军总政委毛泽东、总司令朱德亲切地接见被红军俘虏了的敌军无线电台工作人员王诤、刘寅时,王、刘两人都表示愿意加入红军,为劳苦人民打天下。毛泽东热情地说:"那好,我和总司令代表红军欢迎你们!"接着毛泽东又诙谐地对他们说:"你们二位何不向总司令讨个官当当?"朱德当即明白了毛泽东的意思,便任命王诤为红军无线电队队长。  相似文献   

2.
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军闯进了苏区,疯狂地"围剿"红军游击队.国民党地方当局一方面实行保甲制,移民并村,村村都筑起碉堡;另一方面对群众发放"良民证"、"户口证",实行计口购粮,妄图把红军游击队困死饿死在大山中.  相似文献   

3.
正这些年,我"走走党史",首先断断续续地走完了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路,同时也走了红二十五军的部分长征路。这里,根据我"走走党史——长征行"的体验,谈谈对红军长征若干问题的一些看法。一、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红军长征早已成为历史。但对它的研究仍然是个常研常新的课题。在走长征路的过程中,我萌生一个疑问:红军长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怎样才能全面  相似文献   

4.
"左"倾教条主义者不懂得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结果给中国革命造成严重损失。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张国焘坚持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走上分裂党和红军、另立"中央"的道路,党中央责令他停止一切反党活动。红军各军团灵活机动地开展政治工作,确保党的方针部署的贯彻执行和重大战役、行动任务的完成。三大主力红军在西北会师后,实现了党对军队的集中统一领导指挥,开启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新局面。红军长征的胜利,是在党的绝对领导下取得的,其经验教训值得认真总结和汲取。  相似文献   

5.
胡启涌 《当代贵州》2016,(26):60-61
正1934年10月,红六军团十八师第五十二团途经凤冈县天桥(今天桥镇)。96岁的游朝佑老人忆起当年给红军带路、救受伤红军的往事,他不断重复:"红军是好人,红军是老百姓的‘大救星’。"雨后的凤冈县天桥镇龙凤村一片葱郁。96岁的游朝佑老人坐在院子里,绘声绘色地讲起80多年前的难忘经历。老人精神不错,思维清晰,讲起他曾给红军带路,救受伤红军的往事,表情一会儿凝重,一会儿激动,老人不断重复着:"红军是好人,红军是老百姓的‘大救星’。"  相似文献   

6.
刘海锋 《党史文苑》2012,(19):36-39
1933年3月下旬,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蒋介石重新调集了50万兵力,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为了抵御敌人大军压境,中共中央决定尽可能地扩大红军队伍。"少共国际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上中国革命史的舞台的。少共国际师的成立1933年5月中旬,红军总部在江西宜黄县西南驻地,召开了全军青年工作会议。时任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的萧华,请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和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出席会议。会后,红军总政治部根据总政委  相似文献   

7.
《湘潮》2016,(11)
正"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湖南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的重要途径地和伟大转折地,是红六军团的探路转战地,是红二、六军团(红二方面军)的誓师出发地。红军长征在三湘大地广泛宣传革命思想,宣示战斗精神,撒播红色火种,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湖南人民不畏艰险,克服困难,踊跃支援红军,  相似文献   

8.
正1932年6月,谭震林领导闽西红军和地方武装英勇抗击敌人的第四次"围剿",创建了主力红军与地方武装密切配合的人民武装体系,4个月内扩红11000余人,不仅壮大了闽西地方红军,还为中央主力红军输送了大批有生力量。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在闽西南投下几十倍于红军游击队的兵力,对苏区进行反复"清剿";又下令砍伐红军游击队经常出没的山林,采取"移民并村"、"保甲连坐"、"自首自新"、"五光十杀"等高压手  相似文献   

9.
红军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自红军创建之日起,就与人民群众形成了相互依存的血肉关系。为了人民的利益,红军战士义无反顾地奔赴沙场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正是红军不怕流血牺牲的浴血奋战才能保住人民群众"所得到的土地及一切利益"。同样,红军是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军队,只有得到人民群众无私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得以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土地革命  相似文献   

10.
《新长征》2015,(3):35
哈达铺镇位于甘肃省宕昌县(红军长征时属岷县)。哈达铺镇有一条长约1200米、由380多家店铺组成的街道。据说,这是红军长征途中走过的最长、保留原貌最完整的一条街。因此,人们亲切地称这条街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街"。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先后于1935年9月和1936年  相似文献   

11.
红军能在恶劣困难条件下取得长征胜利,根本原因是红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来自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军队。正是因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红军形成了坚定的信念、自觉的行动、顽强的作战能力、严格的纪律、平等的官兵关系等优秀特质。红军每到一地,都开展广泛的宣传,并以实际行动感召群众,维护群众的利益,由此,红军获得了长征沿途群众的理解、同情和支持。群众为他们筹集粮食、衣物,并踊跃参军。在长征中,红军还从中日民族矛盾出发,高举北上抗日的旗帜,和人民群众一起,迫使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共同抗日,保存和发展了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长征时期,红军通过开展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以克服十分险恶的环境。红军在遵义的群众工作主要有:一是做好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了解进而参加红军;二是成立群众性革命组织,如革命委员会、红军之友社、抗捐会等,使群众有组织地进行反抗活动,由自发转为自为;三是废除苛捐杂税,没收军阀官僚地主之财产分给穷人,转变"左"的错误,灵活对待富农和商人;四是揭露反动军阀的屠杀政策,有力驳斥军阀对红军的造谣和抹黑。  相似文献   

13.
郑巍宁 《党史文苑》2012,(23):48-50
长征期间,红军经常被国民党重兵围追堵截,却从未中过一次埋伏,在国民党军设置的包围圈中都能准确地找到空隙钻出,这主要是由于红军在长征中的"密码脑袋(即密码电台侦听破译工作)"的巨大贡献。1976年秋,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在谈到情报工作时说:"红军之所以敢于在云贵川湘几个老军阀的防区内穿插往返,如鱼得水,就是因为我们在龙云、王家烈、刘湘、何键的内部安插了我们的人,并且破译了他们的密码。"彭德怀也说过,长征"凭着红军指战员的英勇和出色的侦察工作,才免于全军覆没而到达陕北"。  相似文献   

14.
2012年深秋时节,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全省党史系统干部开展学党史重走长征路活动,实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10月15日,我们一行42人来到了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地——甘肃会宁红军会师地旧址。一下车,大家就被映入眼帘的门楼上毛泽东的题词"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红军会师,中国安宁"深深吸引。负责接待并为我们讲解的是会宁红军长  相似文献   

15.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指引下,重庆成立了10个地方红军组织,打出了十面红军旗帜,在艰难的环境下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游击根据地的革命活动。不仅有力地支持和配合了主力红军作战和川陕革命根据地、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展,还积累了武装斗争的经验,锻炼和培养了一批军事干部,播下了宝贵的革命火种。  相似文献   

16.
<正>三次走过草地的女红军1933年4月的一天,川北旺苍县白水乡来了红军。那天正逢白水赶集,年仅13岁的侯敏去集市换盐巴。刚走到场上,她便发现不远处,有几个剪着齐耳短发、打着绑腿的女红军,正对着人群大声地讲着什么。侯敏凑了过去一看,原来她们正在动员人们参军。"乡亲们,红军是咱们穷人自己的队伍,是带领穷人翻身做主的革命军队。"穷苦出身的侯敏被红军的话打动了,她鼓起勇气问:"女子也能当兵吗?"女红军说:"当然行啦!我们不是姐妹吗?"侯敏怯生生地问:"你们能不能收下我呀?"女  相似文献   

17.
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前夕,全国党刊研究会组织了"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全国党刊赴贵州联合采访"活动,我有幸参加于其中.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陈列馆、红军山,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茅台渡口,娄山关战役遗址,强渡乌江战役遗址,猴场会议遗址……沿着当年中国工农红军走过的路,无论是聆听走完二万五千里长征全程的老红军讲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还是登280级台阶到红军山瞻仰烈士陵园,向红军烈士敬献花篮,无论是领略娄山关战场阵地的险要,还是感受昔日红军强渡乌江的艰险,无不令我对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萌生新的感怀、新的启迪,对红军长征精神生出几多感悟.  相似文献   

18.
正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关于"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在党的领导下,重庆境内成立了10个地方红军组织,打出了十面红军旗帜,开展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给敌人的反动统治以沉重打击,扩大了党和工农革命的政治影响,教育团结了人民群众,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四川红军第一路游击队、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创立了革命根据地;川东游击军、黔江红军游击大队、酉阳红军游击队配合主力红军作战,巩固和扩大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部分武装起义取得了一定的胜利,川东  相似文献   

19.
主力红军长征后,国民党军闯进了苏区,疯狂地"围剿"红军游击队。国民党地方当局一方面实行保甲制,移民并村,村村都筑起碉堡;另一方面对群众发放"良民证"、"户口证",实行计口购粮,妄图把红军游击队困死饿死在大山中。彭胜标率领的汀瑞游击队60余人,跟"围剿"的敌人兜圈子。一天,连续爬了三天三夜的大山,甩掉了敌军的跟踪追击,到达江西与福建交界的火星(山东)山区。  相似文献   

20.
陶刚 《党史纵览》2005,(2):39-42
1936年10月,中央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与红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谱写出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壮丽诗篇.中央红军之所以能够胜利地实现战略转移,除了因为有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红军将士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外,还因为红军充分利用了蒋介石与地方军阀之间的矛盾,运用了正确的统战策略.长征前,红军利用陈济棠与蒋介石有过"分庭抗礼"的过节,在蒋介石借刀杀人的阴谋中求偏安自保,与其达成了秘密"借道"协议.这次秘密谈判为红军顺利突破蒋介石的第一、二、三道封锁线,打开战略转移的局面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