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构建“玉贵走廊”是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在2003年6月到玉林和贵港两市视察工作时提出的一项重要决策。“玉贵走廊”是指玉林市、贵港市主要公路沿线的乡镇和中心城区“三个文明”建设的综合体。构建“玉贵走廊”可以充分发挥两市优势, 通过集中连片开发和局部突破等促进两市  相似文献   

2.
《当代广西》2006,(4):F0003-F0003
2003年以来,玉林市在324国道玉林段的兴业县、玉州区、北流市、容县、陆川县和福绵管理区等6个县(市)区的35个乡镇、4个街道,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文化生态建设为主要内容,大力推进“玉贵走廊”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示范带动作用已初步显现。2005年底,玉林市委、市政府决定把“玉贵走廊”玉林段建设范围扩大覆盖全市7个县(市)区、102个乡镇、8个街道,总面积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06,(4):F0004-F0004
容县兰花种植基地闻名全国,所产兰花远销海内外。 余华炜/摄喜看玉林农村新面貌——玉林市“玉贵走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掠影(二)~~  相似文献   

4.
玉林,一个响亮的名字。 “玉贵走廊”,曾带给了我们多少梦想和憧憬。 新世纪改革开放的浪潮,把玉林市推向了泛珠三角 经济圈的“前沿”。2002年以来,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合 作不断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东 部沿海产业转移力度的加大,位于东西结合部的玉林迎 来了一个个发展的新春天。 今天,当你沿着一路春色的“玉贵走廊”走进今日的 玉林,你所见到的、听到的,都会不可抗拒的赋予你一种 强烈的感受:“玉贵走廊”在崛起! 既不临江又不沿边沿海的农业大市何以在几年内实 现经济发展的二次腾飞?我们都在寻找着答案。 玉林市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中的一个个亮点告诉我 们:玉林的决策者在重新审视、寻找自身的优势——劳动 力资源、旅游资源、农产品资源等不断被发现,但最直接、 最快捷地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莫过于利用区位优势大力招 商引资,积极接纳东部产业转移,做强做大工业文章。 确实,没有工业的规模化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跳 跃式发展。 自治区党委、政府英明的决策,玉林的决策者正确的 思路,使玉林的经济发展活力无限,势头锐不可挡。  相似文献   

5.
玉林,一个响亮的名字。“玉贵走廊”,曾带给了我们多少梦想和憧憬。新世纪改革开放的浪潮,把玉林市推向了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前沿”。2002年以来,随着泛珠三角经济圈的合作不断深化,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力度的加大,位于东西结合部的玉林迎来了一个个发展的新春天。  相似文献   

6.
玉林市委、市政府提出: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速要突破15%;财税收入要突破2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利润要突破6亿元。“玉贵走廊”玉林段是玉林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较好的区域,集中了全市50%的人口,其区域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  相似文献   

7.
打开玉林市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在324国道 玉林段沿线分布着兴业县、玉州区、福绵管理区、 北流市、容县、陆川县等6个县(市)区的35个乡 镇、4个街道办事处以及所属的484个行政村(居 委会)、35个社区。2003年,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 纯到玉林市检查工作时明确指出,建设“玉贵走 廊”,是加快推进桂东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扩 大对外开放,接受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他强 调,“玉贵走廊”的特色是要建成经济发达的走廊。 通过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步伐,发展 壮大县乡财政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增加企业职工 和农民的收入;要建成“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走 廊。实践也使玉林市的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到:“玉 贵走廊”作为玉林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动机 和“孵化器”,对玉林市在广西实现局部突破和崛 起,在“两个融入”中实现“两个率先”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因此,2003年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农 业产业化建设大潮在玉林涌动,取得了一系列令 人瞩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8.
黄尚宁 《当代广西》2005,(21):56-57
盛夏时节,踏上“玉贵走廊”,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正在崛起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走廊,格外引入注目。地处324国道沿线的“玉贵走廊”是玉林市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经济比较发达,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区。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已成为一条连接广东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通道,成为一条文明、富裕、和谐的示范长廊。  相似文献   

9.
肖珊  李力  苏星 《当代广西》2006,(16):F0003-F0003
林村位于玉林市玉州区,全村耕地面积100多公顷,人133656人。近年来,林村以“玉贵走廊”建设为契机,特别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目前全村拥有香蕉50多公顷、果蔗20多公顷、草莓10多公顷、鱼塘20多公顷。通过招商引资,林村还先后引进凌源水泵厂、威龙制衣厂、上海自行车集团玉林分公司等3家企业,500多名村民就在家门口上班领工资。  相似文献   

10.
肖力苏 《当代广西》2006,(12):27-27
楼房错落有致,市场供需两旺,农人在公园里休憩……这一切让远道而来的我们疑惑:这是一个乡村吗?这分明是一个大乡镇。大坡村位于容县县城东部,与岑溪相邻,是“玉贵走廊”的“东大门”,全村4625人,海外侨胞4300多人,人称容县第一“侨村”。我们在村里走了一圈,意外地发现这里除了没有派出所,其余的一个乡镇应有的设施一应俱全,甚至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这里也有营业厅。6年前容县至岑溪一级公路开通后,人流、物流剧增,大坡村得到了较快发展。虽然村民已渐渐富裕起来了,但存在小富即安的想法:集市不成行,圩市“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封建…  相似文献   

11.
荷城十年     
6月22日,贵港举行隆重集会,庆祝地级贵港市成立10周年。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李纪恒发来贺电,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车荣福代表自治区四家班子对贵港市成立1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10年来,贵港市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建设,积极构建“工业中心、交通中心、商贸中心”,努力建设“玉贵走廊”,加大“与东部对接,向首府靠拢”的区域协作力度,走出一条适合贵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与建市之初相比,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08.3亿元增加到225.7亿元,增长1.08倍;财政收入由6.42亿元增加到17.1亿元,增长1.67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7.75…  相似文献   

12.
1.1991年8月,年仅50岁的广西玉林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徐炳松一度成为广西一颗熠熠升起的“红星”。  相似文献   

13.
赵东山 《当代广西》2005,(15):20-21
盛夏的崇左,草木葱茏,凤凰如火,在这个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的“前沿地带”,处处感受如火如荼的通道经济建设热潮。通道经济:龙头舞动正当时风起南方,云涌潮动。2004年10月8日,中越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双方同意合作建设“两廊一圈”,即“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两个经济走廊和“环北部湾经济圈”。  相似文献   

14.
潘静新 《中国民政》2012,(7):65-F0003
广西玉林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双拥文化建设,领导率先示范,带领、组织“走进军营——共创玉林双拥文化”文艺采风团上军舰、走部队、进军营,在感受部队的发展变化和官兵们的精神风貌、领略现代先进的军事科技中,增强推进双拥文化建设意识,提升发展双拥文化水平,丰富军队的文化建设和文艺家们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5.
张壮 《桂海论丛》2022,(3):106-112
建设“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是广西给玉林市建设发展的新定位。玉林市建设“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对广西在新格局下探索多重国家战略联动发展经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构建全方位高水平开放新格局,以及促进玉林市实现转型升级新跨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玉林市推进“两湾”产业融合发展有成效,但也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内循环发展格局、畅通融合大通道、强化融合要素支撑、供给高品质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短板。建设“两湾”产业融合发展先行试验区,玉林市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从实施强产业、强内循环、强枢纽、强要素保障、强公共服务五大战略入手,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玉林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黄来焕 《当代广西》2009,(15):25-25
在素有“千年古州”之称的玉林,以中职人才培养而著称的玉林市电子工业学校(以下简称“玉工”),正以矫健的步伐走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创业和再创业的征途中。这所享誉八桂的中职学校带头人,就是2005年荣获“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等称号,2008年当选为自治区政协委员的玉林市电子工业学校校长文立创。  相似文献   

17.
正玉林市突出"数字玉林"建设抓手,落实"五个减少"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企业、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玉林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大数字发展战略,突出"数字玉林"建设抓手,落实"五个减少"工作思路,倒逼数字政务建设,政务服务从实体大厅到线上线下融合,从"能够办"到"简易办"转变,进一步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积极成效。截至今年5月,玉林市本级政务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省文明委、省文明办的大力关心下,四川省甘孜州组织协调各方力量重点实施生态文明村、素质提升、文明创建、拥军爱民、环境改造、旅游示范、形象宣传“七大工程”,着力推进生态文明新村建设,深入创建“川藏线千里文明走廊”。今年着重加强了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为了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引向深入,素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的龙岩人在2002年下半年响亮地提出了创建“闽西红土地千里文明长廊”的宏伟目标。这个伟大工程,同全省创建“闽西北精神文明走廊”相衔接,立足于闽西光荣传统、政治优势和龙岩市两个文明建设发展的现实基础,以创建全国、全省文明城市为努力方向,实现沿龙岩市辖区内的铁路  相似文献   

20.
北部湾 《传承》2006,(9):14-17
在“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奇葆提出了广西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的“M”型战略,即通过构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构筑“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和进一步拓展、深化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从而由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两个板块和“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一个中轴形成一个类似“M”型的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一轴两翼大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