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裴文中先生离开我们已近20年。当初,在九三学社工作期间,他既是我的领导,又是时相过从的至交,堪称是“平生风义兼师友”,我一直在怀念他。  前不久,我和几位朋友谈起“北京人”发现的问题,他们知道我和裴老生前接触较多,想让我谈谈裴文中最初以创作小说出名,后来怎么又放弃写作,转到古人类学考古研究,并且发现了“北京人”的头盖骨,一举成为国际著名古人类学专家?要廓清这个疑问,还要从80年前说起。   文学界里一过客 1921年暑假,裴文中从老家滦州师范毕业,来到北京。因家贫无力接济,他报考了北京大学这座学…  相似文献   

2.
北京大学原校长的身份,让他引人注目,曾在北大新年联欢会上演唱流行歌曲《隐形的翅膀》,更让人们记忆犹新。“可爱”、“亲切”、“慈祥”、“儒雅”、“酷”、“可敬的教育家”……这些是人们对于他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学习与实践》2007,(2):1-1
厉为民:1941年10月生于浙江省象山县。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是农业部软科学委员会“专家工作组”成员和“国际农业、食品与贸易政策理事会”(IPC)的中国理事。1999年起任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相似文献   

4.
胡为雄 《同舟共进》2010,(10):38-39
国内有关毛泽东生平与思想研究的著作、文章,述及青年毛泽东在北京大学_T作的经历时,大多说他“在北京大学旁听”过。例如,《毛泽东早期文稿》附录的《毛泽东生平大事简表》,在说明毛泽东参加了北京大学1919年1月25日成立的哲学研究会、出席了北大2月19日召开的新闻学研究会改组会并成为会员后,接着提及毛泽东“在京期间,经常去北大旁听一些重要课程”。  相似文献   

5.
刘璐 《现代领导》2014,(6):24-25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何怀宏常以中文版《沉思录》译者的身份为人们所熟知,而作为一名写作和研究学者,几十年来他的“沉思”总是围绕着与中国社会有关的“道德”、“常识”、“信仰”和“底线”。面对当前的道德困境,何怀宏更相信向善的力量,他提出缓解“道德焦虑”的路径是.让本有的良知在每个人的心中苏醒,围绕着道德的底线凝聚共识。在他看来,对大多人来说,正直并不是那么难。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政协最近召开的“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专题协商会上,北京大学教授甘子钊说:“科技造假,比豆腐渣工程还要容易搞。”甘先生还是中科院院士、国家超导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他指出:“科技战线腐败的危害,不仅仅会给国家带来资金上的严重损失,更加严重的是  相似文献   

7.
近日,记者带着“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企业如何保持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的问题,采访了全球化问题专家,韩国汉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客座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中国中小企业文化与战略研究所所长邱尊社教授。(以下邱教授简称“邱”,记者简称“记”)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20世纪大学史上,被誉为“清华终身校长”的梅贻琦先生可谓备得“身后荣耀”,一句“所谓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的名言几乎使他与蔡元培先生比肩而立。而实际执掌北京大学20年之久、且在西南联大时期与梅校长共度时艰的蒋梦麟,相形之下就显得逊色。他最终不无尴尬和酸楚地被迫离别北大,乃至脱离教育界。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1898年12月正式开学。当时的京师大学堂既是中国的最高学府,也是中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北京大学作为“五四运动”的发祥地,把5月4日定为北京大学校庆...  相似文献   

10.
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的“和谐发展与国民基本医疗保障”论坛去年12月12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落下帷幕。此次论坛分为七个部分:“和谐社会与卫生改革”、“经济发展与健康投资”、“国家基本医疗:筹资模式探讨”、“国家基本医疗:供给模式探讨”、“价格政策改革:成本还是价值决定”、“政策法规与医疗质量”、“展望未来共同的健康与繁荣”。中美两国卫生问题专家聚集一堂,就国民基本医疗保障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革的磨难“文革”开始时,父亲和其他许多党员、干部一样,真诚地希冀跟上时代的步伐,可是又没有思想准备,总是跟不上形势,十分被动。记得1966年秋天,他曾经给正在北京大学上学的我写信,说“就连叶飞(当时的中共福建省委第一书记)这样的老革命家也犯了资产阶段反动路线的错误,如果不是他亲自检查说的,我真看不出来。”可见当时他心中的惶惑。但是“文革”风愈刮愈烈,不久,父亲作为党员所长、当时全所唯一具有高级职称的老专家,“理所当然”地也被扫进了“牛棚”。1968年春天,北大发生大规模武斗,我决定回家躲避。这时父亲正在受“审查”,上…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需要加强法治──访北京大学副教授、行政法专家姜明安本刊记者陈东升目前,全国上上下下有一种共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下的政府是法制政府。对于“法制经济”,有关文章不少,人们知之甚多,但对于“法治政府”,人们知之不多。很多人对政府在向社会...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10,(5):68-69
“人事制度”的改革 最近,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在华中科技大学发表了一个言论,他说,目前中国还没有世界一流的大学。这个时点,距离北大《创建一流大学规划》快要结束的2005年只剩不到5年。  相似文献   

14.
著名水利科技专家、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所长曹大正在津城早已赫赫有名:1990年、1993年他先后荣获“七五”、“八五”立功奖章;1992年他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1994年他荣获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6年他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1997年天津市委、市政府授予他“爱国爱市、创新成才”优秀中青年知识分子标兵称号。  相似文献   

15.
美籍华人萧艾克同北图赠书美籍华人萧艾克不久前向北京图书馆赠送乃父萧一山先生遗著《清代通史》(增补本)一套。萧一山是中国近代著名学者,曾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大学教授。作为清史专家,萧一山著有《清代通史》3卷,于1923年刊行。在他一生的后40年里...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可算是中国当代“学界泰斗”中的佼佼者。他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特别是在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几种少有人能识的文字上的权威地位,使其成为“国宝级”人物。治学,他有“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的大师气派。他立论之高超,往往能影响一代人的思想。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他常常是反映中国、甚至东方高水平的引人注目的代表人物。季羡林已是87高龄的耄耄老人了,却依然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他每天清晨4时即开始工作,完成的工作量令人难以置信。1997年,他编完了24卷《季羡林文集》;撰写了21万字的学术回忆录,8…  相似文献   

17.
陈家兴 《协商论坛》2011,(11):58-58
林毅夫连续三年告假、刘翔无提案,新华社等媒体报道的有关新闻,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热议。林毅夫这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北京大学著名经济学家,是因为工作原因不能回国参加会议。刘翔今年两会没有准备提案,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由于近期比赛和训练较为紧张,“时间比较仓促,主要是去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8.
1995年4月26日,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在北京大学举办“台港澳与世界事务专业方向研讨会”。国务院台办、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全国台联等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3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上,学者们围绕两岸关系发展和台港澳问题中的涉外因素、国际背景情况进  相似文献   

19.
“蚕王”和他的大后台──记区优秀专家、崇左县蚕业指导站站长、高级农艺师陈孟师小玲1995年1月6日上午,第二批广西壮族自治区98名优秀专家受到区党委、区人民政府的隆重表彰。手捧荣誉证、胸戴大红花的众多专家中,黑瘦的陈孟特别出众,因为他身上的“土腥”味...  相似文献   

20.
《电子政务》2011,(12):104-104
【本刊讯】2011年11月23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暨信息主管峰会”在北京召开。“数字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是在国家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战略层面,展示“数字中国”成果的国内高水平交流平台,自2004年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八届.此届论坛由北京大学,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主办,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