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诚信是构成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其本身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随着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政府信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拟从政府诚信的学理依据,和评价标准的角度,揭示政府诚信的要义所在,以深化对政府诚信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民商法信用体系,是根据社会的运转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建立的,也是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整体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民商法领域,信用体系的构建并不完善,仍有待提升和发展。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信用体系构建的重视程度不高,同时,由于信用体系的发展时间较短,理论和实践的经验都较为缺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用体系的发展。因此,需要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来加强对民商法信用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伯恩施坦与卢森堡关于资本主义信用的争论,是其围绕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争论的一部分。卢森堡对资本主义信用的看法与马克思基本一致,她试图通过反驳伯恩施坦来捍卫马克思主义。伯恩施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则持怀疑态度,他试图提醒人们注意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对社会民主党策略的影响。争论表明了双方在方法和社会主义策略上的分歧,即社会改良与社会革命的分歧。历史发展表明,双方的观点都有一定片面性。  相似文献   

4.
陈春成 《法制博览》2023,(13):100-102
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以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机制体制不断完善,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等四大重点领域的信用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信用记录和应用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以失信惩戒为主的信用奖惩机制不断健全,不能失信、不敢失信、不愿失信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日趋成熟完善。然而,在“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政策引导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重心以惩戒约束倒逼失信主体履行约定和义务为主,忽视了对失信主体合法权益的维护,特别是信用修复机制建设方面相对落后。目前,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不良信息数量已经达到了千万量级,并且还在增加,很多失信主体希望能够恢复往日信用,目前能够信用修复的不是很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落脚点不是惩戒,而是为了让人们更了解关于信用的价值,更正失信行为,增强信用意识。所以,信用修复机制给予失信主体改正与修复的机会,也是法律给予人们的权利。信用修复功能会使很多的失信主体通过履行义务恢复信用,社会信用生态系统才会更加健康,经济社会发展才会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5.
施文斌 《法制博览》2023,(21):124-126
信用体系是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柱。石油天然气行业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公众生活和社会稳定,是失信惩戒的重点关注行业。近年来,随着《关于对石油天然气行业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等文件的出台,为该行业失信惩戒机制的运行提供了指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建议从出台国家层面的信用法律、提升失信成本、建立社会信用信息联动应用机制等方面着手,完善石油天然气行业失信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6.
吴稼祥 《法制博览》2009,(20):36-37
都说当代社会其实就是包装社会。 一只臭鸡蛋,如果包装得好,也能卖个好价钱。樊纲说美国的次贷信用产品就像烂苹果,每衍生一次,就被包装一次,先是锡箔,接着是银箔,最后是金箔,价格越卖越高,烂苹果还是那个烂苹果。  相似文献   

7.
审视政府信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史,出现了社会信用过度透支和滥用的现象,令人担忧。近些年来在中国出现的不讲信用、招摇撞骗等现象,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客观地讲,如果在高度政府主导社会的体制里,政府没有能够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设市场经济的制度环境,没能运用国家强制性力量来维护社会成员信用得到相应回报,政府是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的。现在的问题在于:仅仅是普通社会成员的信誉降低,其对社会的影响和损害还不是致命的,因为还有政府可以信赖,社会还有救治的希望,人们可以指望政府像打击刑事犯罪和腐败一样,通过国家政权强制性力量来重新“召回”社会信用。但问题的严重性恰恰在于:不仅是普通社会成员信用低落,甚至政府信誉也有一定危机。  相似文献   

8.
王迪 《法制博览》2022,(3):111-113
民商法主要是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特点以及发展需要制定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民商法主要是从信用方面,对当事人应当履行义务以及履行义务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和总结.民商法社会信用体系在我国构建的时间还比较短,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都比较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商法在社会...  相似文献   

9.
胡青青 《法制博览》2023,(35):19-21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信用作为营商环境中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自然应当在法治的轨道下进行体系建设。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有利于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对佛山市法治营商环境中的信用体系建设立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讨论了佛山信用立法对推进佛山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佛山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的信用立法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高全喜 《南风窗》2008,(17):50-51
宪政政府的政体模式,即有效政府和分权政府,既不是小政府大社会,也不是威权政府一元化社会,而是政府与社会的法治化的两分,政府的归政府,社会的归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一人公司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在立法中体现对一人公司的保护,也要在法律中建立相应的责任承担规定,从而维护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消除社会中的不稳定,促进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越是经济困难时刻,人们越是关注政府改革。我们此次关注"小政府大社会"的地方实践,背景也是如此。围绕"小政府大社会"尤其是"小政府",各种观点分歧很大。具体到我们国家,经过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单纯从"法定"的公务员数量上看,无论是国别比较还是纵向比较,给人的印象是今天的政府已经是"小政府"。由于在诸多领域政府提供的必要管制、公共服务仍然不足,从逻辑上说,政府改革似乎是从小变大,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13.
邓聿文 《南风窗》2012,(6):36-38
过去30余年特别是最近几年强化政府作用乃至由政府主导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几乎耗尽了大自然和人们本身的潜能,留下了环境赤字和权利赤字,致使人与环境、人与人、民与官之间陷入了一种极度紧张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曾经被誉为投资者"守护者"和资本市场"看门人"的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的表现却差强人意,甚至被公开指责正是由于其虚高的评级结果才导致了危机。面对巨大的损害,评级机构难辞其咎,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于是,信用评级机构应该承担的责任尤其是民事责任成为目前探讨的热门话题,各国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学者也都纷纷展开对信用评级的研究。故本文拟通过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研究,深入探讨信用评级机构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问题,对构建我国完善的信用评级法律制度体系,推动信用评级业进程进行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5.
政府治理模式改革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政府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的作用不尽如人意,难以形成政府与社会和谐互动的社会治理体系。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大背景下,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改革传统治理模式,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调整政府与社会关系,实现社会与政府良好关系的重构。  相似文献   

16.
田磊 《南风窗》2011,(10):28-30
中国未来的政治家最重要的事务也将会从发展经济,建大坝、修铁路、搞卫星扩展到处理社会矛盾、缓和阶层对立等等,在处理这些更加复杂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需要新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7.
郝武强 《法制博览》2015,(3):144-145
2013年新修改的公司法取消了最低注册资本等诸多限制,为广大正在或准备创业的人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有利平台,便于发挥其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会带来基于市场主体的诚信问题而造成的困难。笔者认为应加快完善信用公示与信息披露等配套机制来辅助新公司法的实施,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维护交易的安全与人民群众的利益。  相似文献   

18.
东亚市民社会与国家的统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伴随着全球大规模的民主化运动 ,市民社会理论重新兴盛起来 ,市民社会运动也更多地出现并成为建立和重新整合现代民主社会的主要力量。然而 ,在东亚地区 ,由于其社会结构不同于西欧国家社会结构 ,因此其市民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其与政府的关系也不同于西欧社会典型意义上的市民社会 ,即不是市民社会导致了民主化 ,而很大程度上恰恰相反 ,是民主化或政治上的相对自由宽松导致了市民社会的出现和发展。并且 ,东亚市民社会与其政府的关系也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 ,这种关系显然有助于东亚国家社会的安定和逐步实现或完善其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兰志龙 《法制博览》2023,(5):112-114
在经济市场中,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对经济市场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商事信用法律制度关系到资本市场发展,对立法也会有很大影响。然而在实际当中,民商法在推进与实施过程会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针对这一情形,为确保民商法的有效实施,就需要对民商事信用法律体系进行完善,使其更加贴合我国实际情况。为此,本文就针对完善商事信用民商法制度展开研究,文章对民商法先进性和局限性进行分析,并为完善商事信用民商法制度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可以通过本次研究为该法律制度的完善起到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20.
陈仓 《法制博览》2008,(4):26-27
自从有了城市,中国民间便有了城乡“二元结构”,有了农民、市民和流民的分野。农民和市民社会是熟人社会,流民社会俗称江湖,是个陌生人社会。江湖上的人无父母、家庭、宗族、邻里依靠,个人势单力薄,必须靠朋友合作,圈子便自然而然地产生。圈子在契约、承诺、信用的基础上自发形成,属于经济学大师哈耶克所说的那种“自由秩序”。中国历史上的四大著名圈子:一是羊角哀和左伯桃二人生死结义;二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