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美国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始于19世纪初。自20世纪以来,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倍受教育理论界与实践者的双重关注,期间经历了单一的学术诚信教育期、广泛的学术诚信教育期和成熟的学术诚信教育期三个阶段;呈现出学术诚信教育理论与学术诚信教育实践相结合、教师学术诚信教育和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相结合、学生学术诚信自治与学校学术诚信治理相结合三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国际化进程做了一个简要的回顾与分析。分析的重点是美国国际关系学术霸权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美国学术霸权的特征就是认识论上的实证主义和本体论上的经验实在论。首先,我们对于几个版本的建构主义及其与后实证主义之间的联系做了一个简要的比较分析,以展示美国学术霸权在建构与重塑国际关系研究主流认同过程中的作用。接着,我们围绕1989年针对学术霸权的起义运动展开论述,这一运动是对于美国学术霸权的不满情绪逐渐增长的最终反映。这种起义运动可以作为将来建构更加开放和更加多元化的国际关系理论学科的有益借鉴。这对于正在寻求构建一个独立的学术认同的中国学术界,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历史传统、学术文化与国际地位的差异导致了国际政治经济学美英学派之间明显的学术分野。英国学派更具有体系与制度的批判精神,美国学派主流理论霸权护持心态较为明显。在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面前,美国学派处于普遍失语状态,而英国学派则给予了及时、建设性的学术反应。中国学术界必须清算美国学派的不适当影响,建立更具广泛性的借鉴性知识体系,提出更多具有创造性的中国议题与中国命题。  相似文献   

4.
2007年11月1日,中央编译局与来访的日本学术访问团在中央编译局多功能厅共同举办了以“中共十七大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主题的中日学术交流会。来中央编译局进行学术交流的日本学术访问团一行共31人,日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研究专家、首都大学东京  相似文献   

5.
征稿启事     
《台湾研究》2016,(4):95
《台湾研究》是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双月刊,是大陆涉台研究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台湾研究》主要刊登涉台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以及基础性研究等学术文章,内容涵盖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两岸关系等领域,兼载书评、学术动态等。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来稿要求:一、惠投本刊的文章要求具有学术创新点、有理论与思想深度、观点鲜明,资料翔实,论述规范。欢迎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及时效性的涉台学术文章投往本刊。  相似文献   

6.
正张骥教授在近几年内相继推出《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国际政治文化学导论》等著作,2009年12月又领衔撰写和出版学术力作《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作为作者在以前几本著作的学术基础之上的登高之作,该著展现出作者在该学科领域的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力和难得的学术高度。  相似文献   

7.
颁奖辞如该网站自我介绍中所说,它是“为中国政府官员和海内外学者提供一个信息库、一间阅览室、一个交流站“。与天益学术网等诸多冠以学术名号的社科类网站相比,选举网可谓“不唯学术,锐意争鸣“,其读者之间互动性强,往往主文一本正经的官腔或自我标榜,被几篇跟帖调戏得体无完肤。  相似文献   

8.
应台湾政治大学中山学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的邀请,我系赵宝煦教授和梁守德教授会同校内外学者十二人一道于6月6日至20日赴台参观访问,并出席两岸学者举行的“21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人”的学术研讨会。梁守德教授在会上作了“21世纪的世界与中  相似文献   

9.
今年以来,随着两岸经济关系和各项交流交往快速深入发展,碰触与研究两岸政治敏感问题、探讨与思考两岸政治关系发展,开始成为两岸特别是学术界、舆论界关注与议论的热门话题。今天来自海峡两岸学术界的人士齐聚台北,参加首次包括有两岸政治议题在内的“两岸一甲子学术研讨会”,也反映了这一特点。本人有幸参加这一深具意义、高层级的学术盛会,倍感荣幸。下面我就有关促进两岸政治关系发展的问题谈几点看法,请各位学术前辈和先进指教。  相似文献   

10.
征稿启事     
《台湾研究》2015,(1):95
《台湾研究》是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双月刊,是大陆涉台研究的重要学术交流平台,也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台湾研究》主要刊登涉台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以及基础性研究等学术文章,内容涵盖台湾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两岸关系等领域,兼载书评、学术动态等。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来稿要求:一、惠投本刊的文章要求具有学术创新点、有理论与思想深度、观点鲜明,资料翔实,论述规范。欢迎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及时效性的涉台学术文章投往本刊。二、来稿字数以8000-10000字左右为宜,正文请附200字左右的内容摘要、3-5个关键词,论文标题、内容摘要、关键词请译成英文。因匿名评审需要,作者简介(包括工作单位、性别、学位、职称、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2016,(2)
正南风窗传媒智库是国内首家定位于现代化治理研究的传媒智库,由国内一流专家学者组成学术顾问团队,研究团队成员来自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香港中文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知名院校,拥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出色的研究能力。南风窗传媒智库内部设置国家政策研究中心、决策数据研究中心和品牌传播研究中心等研究部门,与国内知名学术机构密切合作,为政府、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智力服务。  相似文献   

12.
《日本国际政治学》丛书既体现了日本国际政治研究对学术现状的积极追踪与跟进,也反映了比较鲜明的日本特色。长期以来,全面引进与学习是日本国际政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起点,为创新奠定了基础。日本国际政治学的创新并不在于刻意追求理论新意,而是将本土研究传统与历史背景进行结合,强调基于文献的实证研究方法,侧重地区研究和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文献史料的进一步公开也强化了日本国际政治学研究的上述传统,同时形成了与政策建议保持一定距离、坚持学术性的学术方向。近年来,随着国际局势及日本对此认知的变化,日本国际政治学研究开始出现主张学术与现实的接近与互动等新动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CNKI、CSSCI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提供的数据,从载文特点、被引特征、影响因子、网络传播趋势、共被引网络和关键词共现网络等方面,分析了《台湾研究》的学术影响力。结果表明:《台湾研究》在大陆地区台湾研究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11月3—4日,由江西师范大学主办的"国家治理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召开。此次研讨会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聚焦国家治理与中国道路,为探索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治理之路提供学术参考和智力支持。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道路与全球化视域下的国家治理,传统与现代背景下的国家治理,依法治国视域下的城市社  相似文献   

15.
1999年8月4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和平与安全研究中心(IIPS)主办的“科索沃战争与新世纪国际格局”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常务副院长潘国华教授出席会议。研讨会由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IIPS主任梁守德教授和该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方连庆教授主持。与会单位有: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外交学院、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光明日报》和《瞭望》周刊。与会代表围绕研讨会主题热烈发言,进行了认真讨论。本刊现将会议综述予以发表,并选登了3篇论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台湾舆论或涉台舆论为研究对象,或者用舆论方法研究台湾的研究,统称台湾舆论研究,它与台湾民意研究、台湾新闻研究、台湾传媒研究及台湾政治研究,彼此重叠,却并不从属。其学术谱系中的定位有两个区间,一是处在台湾研究的学术谱系中,台湾舆论研究与台湾政治研究的关系最为密切,调性更趋类似,地位举足轻重;二是处在中国舆论研究的学术谱系中,台湾舆论研究有着相对完整的发展周期,其舆论场相对独立,舆论主体多层多样,舆论形式异常发达,舆论议题更呈"米"字型结构错位层叠,是中国舆论研究不可多得的区域研究特例。台湾舆论研究的存在及其价值是由其研究对象决定的,其在台湾研究与中国舆论研究双重缺失的不对称现象急需扭转。  相似文献   

17.
1993年9月至94年3月,我与邱恩田老师同赴香港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学术研修。除专题的研究与收集资料外,我对香港的学术界,特别与我们本行有关的学术圈亦饶有兴趣。现就一已所知,贡献大家,聊作参考。 香港是国际性大都会,面积千余平方公里,人口600万,98%为中国人。目前其金融地位居全球第四,港口吞吐量居亚洲第一,人均GNP已达18000美元,是全球华人地区或国家中最高者。香港在亚洲“四小龙”中成就举世瞩目,有所谓“香港现象”或“香港奇迹”之称。香港的繁荣是与其重视教育、繁荣学术分不开的。香港的朋友们常对我这么说。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者之间的联系,促进学术与信息的交流,建设民主和严谨的学风,提高教学与研究水平,国际关系研究所于1988年10月发起举办国际问题研讨系列。其内容包括探讨研究方法、专题、以及交流学术信息(本学科的发展动向、新书介绍等)。方式为专题发言,集体讨论。初步确定三周一次。本刊将陆续登载该研讨系列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今年8月23日,由中国知名政治学者俞可平挂名负责人的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正式成立。报道称,该中心是“中国首家对政府改革与创新进行独立评估与咨询的学术机构”。学术机构对政府进行评价,这在中国是个意味深长的新闻。 其实,早在2002年3月,俞可平教授已悄悄做了一届“地方政府创新奖”的评选。对这次评奖活动和部分获奖的  相似文献   

20.
在国外,学者会经常提到一个观点,即:学术文章就是写给几个人看的。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其一,学术文章因其关注的领域比较狭窄,探讨的内容又比较深刻,因而大部分人(包括同行学者)是不会去仔细读的。所以,虽然一篇文章的下载率或者转引率可能会不错,但是真正能花时间仔细看一篇学术文章(包括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并且对文章内容进行批评指正的读者很少;其二,尽管只有几个人看,但是这表明学术文章必须认真,这几个认真看的人很可能是“来者不善”——这几个人可能看的很仔细,他们的学术素养使得其有“鸡蛋里挑骨头”的能力——会注意到文章中的细节问题,和可能的错误。因此,我们学者必须学术诚实,写论文必须遵守基本的学术规范,否则总有被“质询”、被“弹劾”的悲催时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