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习型组织     
《中国妇运》2007,(5):47-47
一是发挥好女知联、女经济合作组织和各类科技协会的帮带作用;二是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引领辐射作用;三是女村官联席会的推动作用;四是发挥女企业家扶助作用;壶是发挥巾帼示范村引领作用,并积极在农村妇女中推广企业+妇联+农户、妇代会+协会等模式,使资金、项目等各种生产要素最大程度地汇集到农村妇女之中,带领农村妇女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妇联为桥梁、妇女得实惠的互利合作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
在地处小兴安岭脚下、诺敏河畔的黑龙江省绥棱县农村,“三八’科技协会从无到有,而后春笋般地逐渐发展壮大起来。它已成为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要载体,为绥棱县4万多名农村妇女架起了一座座金桥,带领她们在小康路上大显身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广大农村妇女依靠科技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不断增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在农民头脑中逐步形成共识。昔日围着锅台转的广大绥棱农村妇女,也开始用科技来武装自己,一个个种、养、加科技女能人女状元涌现出来。闲金霞,这位身有残疾的农家女…  相似文献   

3.
妇联作为党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只有贴近党的中心工作,才能有效地作好妇女工作。我们在深化“双学双比”工作中紧扣市政府提出的实施“绿色行动、龙头带动、外向推动”的战略目标,从“四化”建设入手,不断创新,拓展领域,提高品位,创造品牌,在引导推动农村妇女与时俱进,参与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中取得一定成效。一、抓科技服务网络化建设,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架桥铺路针对制约农村妇女学习机会少,文化素质低,科技知识缺乏,信息闭塞等瓶颈,我们着重在架构组织、做好服务、提供科技信息上下功夫。一是建立科技信息服务网络。首先建立科技服务机构。在市一级建立了巾帼科技指导中心,在9个县(市、区)、90%的乡镇和85%的村分别建立了巾帼科技指导小组、巾帼科技指导站,配备了巾帼科技联络员,基本形成了以指导中心为龙头、指导小组为骨干、指导站和科技联络员为依托,集科普知识宣传、技术传授、信息指导为一体的服务网络。其次,开设农技信息服务网,天台县妇联在天台农技信息网上开设了“巾帼科技信息”专栏,三门县有14个乡镇建立了农村科技信息互联网站。服务机构、信息网络的建立,架起了农村新技术和农村妇女之间的桥梁。去年一年通过四级服务机构开展科技知识传...  相似文献   

4.
王颖 《中国妇运》2007,(2):47-47
黑龙江省妇联从推动新农村建设长远发展需要出发,在全省各级妇女组织中开展“巾帼示范村”创建活动。要求全省县以上妇联在省“百乡千村”试点中选择1个村作为“巾帼示范村”试点,计划用两年时间打造国家级巾帼示范村2个,省级巾帼示范村100个,并力争率先实现“四个一”,即培育一个以妇女为主、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主导产业;组建一个以妇女为主、机制灵活的新型生产合作组织;建立一个为妇女发展生产提供及时、系统培训和指导的科技培训学校;树立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具有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型女农民典型,实现农村妇女人均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农村人均水平。  相似文献   

5.
近日,河北省委统战部整合统一战线人才资源特别是专家型人才队伍,启动实施了以百名党外专家、百项实用技术进百村为主要内容的科技服务行动。在河北省党外专家服务“三农”科技行动项目签约仪式上,100名党外专家与100个村现场签约,本次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6.
李雪 《中国妇运》2003,(3):48-48
一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因种特菜而远近闻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委领导先后来到她的大棚视察,对她学科技、用科技,与乡亲们共同致富的做法给予赞誉和鼓励。她就是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邓庄乡北苏闸村妇女魏新菊。  相似文献   

7.
再就业工作     
《中国妇运》2005,(4):30-30
潭口镇妇联为全面提高农村妇女的文化科技素质和创业能力,紧紧围绕“农民知识化工程”,在全镇开展“读书兴农”活动。规范建立教学基地。一是以镇农技站为依托,建立了潭口镇农业科技培训中心;二是利用各村妇女学校建立了村级农业科技推广站;三是在全镇32户文化科技示范户设立科技、信息交流站;四是在19所中、小学兴办农民夜校;五是在小城镇建立服装、电脑等基地。  相似文献   

8.
本刊综合报道5月23日,"第十五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科技创新与城市管理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北京城市运行与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城市管理科技协会、《城市管理与科技》杂志社、北京社科院城市管理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00,(9):20-21
在四川德阳绵竹市武都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无麻村”——新开村。这个村,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妇女、青年、民兵读书室”,这儿是新开村人知识的来源,为新开村人开阔视野打开了一扇窗,也为新开村人科技致富敞开了一道门。   新开村读书室建于 1996年,现藏书 3000余册,利用业余时间到读书室看书、借书成为新开村人的一种时尚。村妇代会抓住了这一机会,结合“双学双赛”活动,在全村妇女中开展了每月一次的读书活动,有目的地引导妇女学习,帮助她们学以致用,激发她们的读书热情,在全村妇女中形成了“人人学知识,个个赛贡献”的良…  相似文献   

10.
科技致富     
《中国妇运》2008,(5):48-48
湖南省花垣县农村妇女技能培训效果显著。近年来,湖南省花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妇女技能培训,将农村妇女培训纳入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体系,建立农村妇女学校19个,举办各类城乡妇女技能培训班25期,培训妇女58500人次。县妇联积极协同县农业局、科技局组织妇女参加“阳光工程”、“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共培训农村妇女6000余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04,(8):26-27
近年来,潍坊市妇联紧跟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在农业产业化、国际化、标准化实施过程中,急党政之所急、尽妇联之所能、送妇女之所需、解妇女之所难,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科技带动、示范引导、服务推进的农业三化实践之路。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妇联把坚持用科技服务帮助农牧区妇女增收致富作为地区妇女工作的重点,从创新干部工作机制入手,积极主动地在妇联系统开展了聘任科技副主席工作。几年来,聘任的县、乡科技副主席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广泛开展系列科技服务,在增强农村妇女的科技意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牧区妇女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加快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
农村妇女参与村民自治实践是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重要内容,是妇女参政参选、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2002年以来,湖南省妇联以村支两委换届为契机,以提高村支两委女性比例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了“推动政策、创新机制、宣传倡导、教育培训”的工作模式,有效提高了妇女进村支两委班子的比例,夯实了农村妇女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信息互联网     
信息互联网双学双比福建省永安市农村妇女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止1997年底,全市已有女农民技术员526人,占全市农民技术员总数的32%,平均每66名妇女劳力中就有1名,每个村有2.3名。在各级妇联组织的努力下,全市228个村,村村还成立了妇女科技协...  相似文献   

15.
始于2005年11月的星火工程通过近两年的努力,目前形势良好,对提升农村妇女的科技素质,培养巾帼科技致富带头人,创建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通过培训,已有95万余名妇女掌握了致富技术,13.3万名妇女学技术后新上了致富项目,近13万名妇女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  相似文献   

16.
魏勤 《中国妇运》2010,(10):11-12
连云港市妇联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妇联组织为主题,以“‘百千万’妇女培训行动、巾帼创业致富行动、巾帼家庭服务创牌行动”为主线,以“百岗创先争优、干村妇代会创先争优、万名妇女参与‘两委’竞选创先争优”为主体,以党建带妇建推动妇联系统创先争优,以妇联系统的创先争优影响妇女、感染妇女、带动妇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13,(4):15-15
在全国妇联的支持下,四川省3年共获得“中国妇女法律援助行动”项目资金41.6万元,在11个市州的440个案件中为482名妇女提供了法律援助,挽同经济损失1300余万元。一是抓保障,强化层层联动j.专门成立了项目实施领导小组;各市州妇联以项目实施为契机,成立了相应的法律帮助中心,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了妇女维权站(点),争取综治、公安等部门及律师志愿者的支持,对符合援助条件的妇女权益案件进行分析研究,及时提供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18.
科技信息不灵,科技难题难解,是农民致富的最大障碍。针对这一状况,庆云县人大进行了调研,发现每年农时县里组织的科技赶大集活动,虽然能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科技难题,让农民尝到了科技的甜头,但这种科技帮扶措施,只是“授之以鱼”不能及时解决问题,不能调动农民科技致富的能动性。为使农民能及时学科技、用科技,该县人大建议县里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户工程,在开展科技赶大集的同时,通过开通“科技直通车”建立起长效科技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张海侠 《中国妇运》2004,(10):19-20
基地是妇女学习实用技术的示范场、活课堂,随着基地档次和规模的不断提升,河北迁安市妇联紧紧围绕提高妇女素质,促进妇女增收两大主题,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科技培训形式,在农村妇女中广泛开展了“带薪科技实践”活动,鼓励农村妇女到各级各类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园区打工,使妇女在拿到劳务报酬,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接受该项生产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系统培训,为妇女自主创业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积累资金,受到了妇女的普遍欢迎。调查摸底,加强引导,架起基地与妇女之间的桥梁。各级妇联深入调查摸底,详细了解各级各类基地、园区的经营规模、科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运》2013,(4):39-39
辽宁省妇联联合有关部门,在全省农业县市建立种养加等各类巾帼科技培训示范基地77个,形成了“一个基地主营一个项目、带动一群妇女、发展一项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为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引领妇女参与现代农业生产。在77个基地的带动下,在妇女群众中推广普及和应用5096个农业新品种、3521项实用新技术,数十万农村妇女加入沈阳辉山乳业、本溪张裕冰葡萄等国内省内知名农产品品牌的生产加工产业链.百万余农村妇女加入农业产业化发展,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