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致远 《律师世界》2001,(12):13-14
我国《刑法》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杀人偿命,自古皆然。一个酒后杀人的被告人。一审判处死刑,判夺政治权利终身,是  相似文献   

2.
陈靖宇 《法制与社会》2011,(12):206+208-206,208
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能否重新和谐融入社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无论是司法机关还是政府职能部门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对他们进行帮教管理。本文将就如何帮助两劳人员融入社会提供了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石家庄市本田车撞人后调头二次碾轧一事经新闻媒体披露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时间,人们纷纷指责肇事司机马英豪的恶劣行径。2006年6月30日。石家庄市中级法院宣判:被告人马英豪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06年12月22日,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公开审理此案。河北世纪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吕连根、耿彦辉为被告人马英豪进行了二审辩护。本刊记者旁听了二审审理全过程,并认真阅读了律师的《辩护词》。律师的辩护与记者之前听到的“案情”大相径庭。此次审理的重点是:本田车撞人后调头二次碾轧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辩护律师确认:一审法院认定被告人犯故意杀人罪定性不准,并针对一审判决的定性和检察机关的起诉书,就案件主要的四个具体细节提出了辩护理由和根据:  相似文献   

4.
《天津检察》2009,(4):7-7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你院《关于被告人在执行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期间重新犯罪适用法律问题的请示》(沪高法[2008]24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一、对判处有期徒刑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又犯新罪,如果所犯新罪无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主刑已执行完毕,在执行附加刑剥夺政治权利期间依照刑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5.
《刑警与科技》2005,(1):155-155
问:《中国公共安全》为什么要改版?改版后与以前的杂志在内容方面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6.
徐振华  赵璧 《人民司法》2012,(18):67-68
行为人在第一次判决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期间内又犯罪,法院第二次判决遗漏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并罚时,第一次判决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不因第二次判决而中断,应当视为继续执行。法院遗漏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并罚,不宜提起再审。  相似文献   

7.
周喜中 《政府法制》2012,(25):34-35
小产权房的出现和大量存在,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不可否认,小产权房经营者存在违法,但是,这类行为适不适合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判刑?  相似文献   

8.
2009年6月,刚刚年满20周岁的徐某被一审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及侮辱尸体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徐某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历经9个月的等待,2010年3月,二审法院将其改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徐某接到刑决时嚎啕大哭并给法律援助律师下跪表示感谢,法律援助律师的敬业和执着拯救了他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侯某,36岁,小学文化,未婚,被捕前无正当职业,因犯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服刑期间,由于表现良好,侯某先后被减刑共3年6个月,再有半年就要回归社会了。不承想,却在这时候,他表现出一系列反常迹象。  相似文献   

10.
《法律与生活》2012,(5):59-59
名词解释 社区矫正,就是让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在社区中执行刑罚,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服刑人员(即被判假释、监外执行、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的犯罪人)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律师》2010,(1):5-6
记者:开展律师事务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有什么意义和作用?赵大程副部长:根据中央的部署,尚未参加第一、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律师事务所参加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并由司法部进行指导,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律师事务所学习实践活动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律师工作和律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读者     
让孩子见识社会"原生态"2013年7月25日,北京的田先生为了让女儿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带着女儿沿街摆摊。摆摊期间,田先生遭受十余名什刹海风景区综合整治办工作人员的殴打。这场风波,让这名小女孩儿看到了"原生态"的社会。小  相似文献   

13.
《法人》2004,(11):38-39
律师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用的机遇和挑战,“明确专业定位,打造专业品牌”是中国律师业应对国际市场挑战、走上世界舞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2012年3月27日,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备受社会关注的吴顺弟贪腐案一审宣判,因受贿、职务侵占、挪用公款罪,被判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15.
读者来信 《读者》栏目: 我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在服刑期间,我写了很多作品,打算向媒体投稿.相关媒体工作人员告知我,因我在服刑期间,没有发表作品的权利.我想问一下,我有没有权利发表作品? 一名服刑人员 2014年12月 法律解答 解答人:沈朝斌(四川明致律师事务所律师) 你来信所称向媒体投稿,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发表作品.从法律上讲,这属于法律规定著作权中的发表权、复制权、发行权.服刑人员发表作品的权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中外法学》2014,(1):5-6
"夫学术者,天下之公器也。"为了回归学术服务社会的公益本质,顺应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发展趋势,本刊实行全文数据的免费开放获取、最新刊文的在线即时阅读,要求所有来稿在线投递。《中外法学》开放获取网址:http//joumal.pkulaw.cn《中外法学》在线投稿邮箱:zwfx@pkuedu.cn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用好用实刑满释放人员帮扶救助政策,切实解决刑满释放人员实际困难,有效促进了刑满释放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8.
在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工业园区内有条"顺帆路",全国最大的接腰瓶胆生产企业顺帆家庭用品(南通)有限公司就座落于此。算起来,公司"星级"员工小赵已经从这条"顺帆路"走过了5年,他自豪地介绍说:"顺帆公司就是我的家!"然而谁能想到,几年前小赵还是一名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刑满释放人员。2004年,刚刚踏进社会的小赵因抢劫  相似文献   

19.
李冰 《中国司法》2006,(7):77-79
对刑满释放人员给予必要的帮扶救助是世界各国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的措施之一,有些国家还制定出台法津、法规和保护性政策,鼓励和促进刑满释放人员就业,为他们回归社会后走入正途创造条件。过渡性的安置、帮教是我国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实行的帮扶救助政策,这项政策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不断调整完善,并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帮扶救助制度。一、我国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实行不同的安置政策建国初期,社会经济不发达,各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当时政治犯、流氓犯多,为了确保年轻的共和国政治稳定和社会安…  相似文献   

20.
《法律与生活》2014,(24):4-4
正2014年11月,一位退休老干部给本刊编辑部打来电话,希望通过《法律与生活》这个平台表达对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民警的感激之情。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我们是2013年2~9月被北京中金嘉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法人尚金峰及其员工骗投江苏沭阳商贸城项目的投资人。我们有226人,被骗金额4.4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