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这是一个富裕的老爸与"富二代"的故事。在上千万元的家产被儿子挥霍一空之后,绝望的父亲把儿子推上了被告席并用血泪去写一本书。  相似文献   

2.
庞晓莉 《江淮法治》2010,(12):18-18
“富二代”从来就不是一个新鲜的阶层,中国从古到今都有,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也有。但惟有今天的“富二代”是那么的惹眼,总是处在风口浪尖上。从“富二代”杭州飙车撞死人案到“富二代”网络炫富,再到专为“富二代”开设的天价培训班,每一桩都被媒体热炒热议。现如今。“富二代”已经不只是一个阶层的代名词。而且还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3.
薛涌文 《政府法制》2010,(14):43-43
美国首都华盛顿一家精英教会高中男校的教育,颇值得中国的"富二代"及父母参考。这所高中的校训是"为了别人的人"。所有学生毕业前必须从事至少40个小时社会服务,主要项目是到校内的救济中心给无家可归者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4.
近日,一则关于江苏实施千名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计划的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也产生了许多争议。由于培养对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子承父业的民企富二代,于是有人质疑,组织部门帮民营企业家教育下一代是否多管闲事?这是不是用公共财政为有钱人提供的免费午餐?众所周知,富二代一般都是子承父业,由于财富来得太过容易、太过简单,很多富二代根本没有创业、奋斗这样的意识,也缺乏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5.
“富二代”群体以各种不同的姿态吸引着社会公众的视野,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社会公众对其的评价褒贬不一.本文试用社会化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富二代”出现社会化偏差的表现,并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方面分析了产生社会化偏差的原因,相应地提出了应对中国“富二代”的社会化偏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说法     
《政府法制》2013,(24):63-63
咱们中国都没富过,谈富二代的人也没富过,这些富二代的父母以前也没富过,谈富二代很可笑。 ——被称为“京城四少”之一的汪小菲表示,中国根本没有富二代,自己也一直想去娱乐化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有权利免受身体的伤害和精神的侮辱,有理由免于基本的恐惧和匮乏,他知道,他应该自由而安全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因为这些都是被国际法和国内法承诺的基本人权.我们的现代世界建立在二次大战之后的同盟国之间对人类自由和尊严的共识基础之上,或者说,我们的现代史就是努力渐渐靠拢这些基本价值的历史.在奥斯维辛之后,我们以编者按:近日,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就"富二代"犯罪问题在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召开了专题研讨会,上海市法学界、社会学界、教育学界的专家学者及公、检、法等相关实务部门的会员40余人参加了会议.研讨会围绕该如何应对富二代现象及其如何对富二代犯罪进行防控等诸多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兰芳 《法制与社会》2012,(29):169-170
几年来“富二代”犯罪案件时常被媒体曝光,这一群体的犯罪虽不是普遍现象,但社会影响却极大,本文分析了“富二代”犯罪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9.
"富二代"犯罪是当前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第一,"富二代"犯罪问题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是在当前这一特定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问题."富二代"犯罪历来存在,我国历史上和资本主义的财富积累进程中也出现同样问题.  相似文献   

10.
金童 《法庭内外》2010,(12):13-16
两个图财心切的同窗好友,预谋绑架勒索一个开宝马车的"富二代"女孩,并邀来一个同样想赚大钱的帮手。富家女被绑架后,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发现一名绑匪露怯意,遂和绑匪斗智斗勇,在她晓以利害劝说下,心生悔意的绑匪良心发现--善恶交锋的一念之间,绑匪最终选择了悬崖勒马,他反水倒戈和同伙周旋,并成功带富家女虎口脱险……8月25日,法院开庭审理该案,这名犯罪中止后帮助受害人逃跑并投案自首的绑匪则被免于公诉。  相似文献   

11.
在许多学者眼中,"富二代"犯罪还远远没有演变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为从司法统计数据来看.青少年犯罪中"富二代"所占的比重的确很小,而"穷二代"、"农民工二代"等才是当前日趋严重的青少年犯罪的主要人群."富二代"犯罪的广泛热议,不乏媒体又一次成功炒作的成分.亦不乏深层次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2.
社会舆论对于李某某强奸案近乎一边倒的评论态势,很大程度上是国人心目中的仇富和仇官心理在作祟,尤其是在人们见识了诸如“我爸是李刚”之类的官二代或富二代的坑爹式的嚣张与极度不检点之后。实际上,假如李某某不是富二代和官二代,  相似文献   

13.
富二代这个名称,不知是谁创造的,公开用在媒体上,也就是近一两年的事。被概括其间的子弟对这个称呼并不满意,似乎还觉得含有贬义。有的人不满地说:什么‘富二代’?我们是‘第二  相似文献   

14.
李辰 《法律与生活》2010,(13):10-12
“80后”的婚姻,在法律专家眼里成了“易碎品”。这样的情形,更多地发生在“贫二代”和“富二代”两个人群中——不同的是,“贫二代”在离异时往往相互“推孩子”,“富二代”在散伙时则忙着“保财产”。  相似文献   

15.
他去贩毒,只为跟着大哥混出名堂就有女孩追;他开着奥迪跑车上学,却因一念之差去抢劫;他杀人以后,轻信钱可以摆平一切……作为“富二代”少年犯,是什么折断了他们青春的翅膀?  相似文献   

16.
现在关于"二代"的说法很流行,有"富二代","贫二代",还有"官二代".其中,似乎"官二代"霉头最大,在网上几乎是骂声一片,跟现实中弥漫的仇官氛围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17.
"富二代"进党校培训眩不该?或许-方说"可探索"、-方说"是错位",一时恐怕也难以得出个标准答案般的结论. 确实,组织部所组织的,多为干部事务;作为培训的具体落实机构,党校或行政学院主要也是为党政干部的培训提高提供服务的.但从现有的、广义的"党管人才"理念看,组织部门与党校系统为"富二代"等民企后备人才提供培训服务,也未尝不可.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一批家族式企业。随着第一代创业者的企业步入壮年,“富二代”进入世界眼球,家族企业的传承成为一个无法逃避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张鸣 《政府法制》2010,(9):12-13
现在关于“二代”的说法很流行,有“富二代”,“贫二代”,还有“官二代”。其中,似乎“官二代”霉头最大,在网上几乎是骂声一片,跟现实中弥漫的仇官氛围遥相呼应。  相似文献   

20.
颖子 《法律与生活》2011,(22):40-41
一个不愿靠在父亲肩膀上的“富二代”,却因没有为自己插上独立的翅膀,令人扼腕地走向人生绝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