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调优产品结构,要突出"优"字。就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中高端供给,优化农业供给体系。要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思路,统筹调整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推进种养加协调发展。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狠抓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品牌创建、质量安全监管,千方百计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要重点依托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引导农产品生产加  相似文献   

2.
农业大县的特点,就是农村人口多,农产品商品率低,因此,农业大县经济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应选择在发挥大农业的优势,大跨度地调整城乡经济结构,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上。 一、加大调整力度,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村经济释放出巨大能量,农民得到最大的实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打破旧的农业生产模式,把农业推向市场,把农民推向市场。围绕把农业结构调优、效益调高、农民调富、后劲调足、农村经济调活这个主题,坚持走大农业、大市场、大流通、大发展之路,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围绕市场调、围绕资源调、围绕特色调。  相似文献   

3.
建国60年来,我省农业生产关系不断调整完善,农业生产力不断得到解放和发展,在改造传统农业的进程中,不断迈出新步伐,为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蒋宜茂 《当代党员》2013,(11):52-53
市委四届三次全会重点研究部署了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这一既管当前又管长远的生产力布局与制度设计,为各区县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加快发展定向导航。粱平县作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的重要节点,在“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大原则下,承担着增强国家农产品主产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县城及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开发,构建农产品特色经济板块,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等重要任务,要求在发展中加强生态涵养和保护,在生态涵养与保护中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如何扎实推进“四化”协调发展?在省、市委“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和“开创战略”的指引下.英山科学制定了“五城同创”战略.短短一年多时间,  相似文献   

6.
中国入世后,农业是最薄弱的产业,我国农产品生产规模小,产品成本高,产品质量差,品牌观念淡薄.我们必须树立品牌观念,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从而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地位,发挥中国农业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适应农业产业化需要辽源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宋春芝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中,农业走产业化道路已成必然。这就给我们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如何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从组织上保证农业产业化的顺利实...  相似文献   

8.
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睹、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郑弟祥 《学习导报》2008,(11):42-42
桃源是一个农业大县。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富民强县的关键。我们把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作为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带动力量,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来抓,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目前,全县围绕粮食、棉麻、油料、果蔬、竹木、茶叶、畜禽等七大主导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686家,有4家成为省级龙头企业,17家成为市级龙头企业。2007年全县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32亿多元。农业产业的发展,走活了全县经济社会一盘棋,桃源县跻身全省20强之列。  相似文献   

10.
郑弟祥 《新湘评论》2008,(11):42-42
桃源是一个农业大县。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富民强县的关键。我们把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建设作为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带动力量,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来抓,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目前,全县围绕粮食、棉麻、油料、果蔬、竹木、茶叶、畜禽等七大主导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686家,有4家成为省级龙头企业,17家成为市级龙头企业。2007年全县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32亿多元。农业产业的发展,走活了全县经济社会一盘棋,桃源县跻身全省20强之列。  相似文献   

11.
曾德权 《学习月刊》2013,(24):38-39
近年来,宣恩县坚定不移地走有机创建之路,坚持"抓基础强产业,抓有机强特色,抓主体强品牌",强力打造"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推进特色农业标准化、规模化、有机化、品牌化进程,着力提升有机农业在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建设全省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标准化农产品示范区。全县特色农业板块基地达到60万亩,获欧盟和农业部认证的有机农产品基地达到2.5万亩。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宣恩已成为全国重点生态产茶县、国家优势绿茶产区、  相似文献   

12.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对推进海西省会中心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福州市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必须进一步以新型工业化带动,走有特色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建立健全农业投入机制,改革创新农村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3.
郴州市北湖区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根主线,狠抓“三调”,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2001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8.67亿元,占GDP的44.14%。工业化程度达1.21。调优产业结构。突出支柱产业。北湖区把产业结构调整放在国际市场的大背景下考虑,全力实施产业升级工程,重点扶优扶强机械电子、彩印包装、农产品及矿产品的深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一是依靠科技进步,全力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去年,全区投入300万元,组织开展“三引”(引智、引技、引项目)活动,完成工业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把“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条具体路径。十七届三中全会在确定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时,提出:“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结合我国面l临的国内、国际背景,中国在吸取世界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经验时必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彭杨 《当代贵州》2023,(17):38-39
<正>贵州特色农产品迎着开放东风,精准锚定国际市场,纷纷扬帆出海,贵阳海关等部门多举措鼓励支持贵州农产品走出去,不断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占有率。安顺米粉出口欧美,铜仁蜂蜜出口澳大利亚,毕节鲜香菇出口泰国、马来西亚,织金南瓜出口日韩……贵州特色农产品迎着开放东风,精准锚定国际市场,纷纷扬帆出海,  相似文献   

16.
<正>4月10日,重庆市委书记袁家军在全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上提出“七个强化、七个做到”要求,强调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创新方法、丰富载体,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这为市属国企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工作路径。国企党组织将严格按照中央部署和市委安排,结合生产经营实际,认真落实“七个强化、七个做到”要求,扎实推动主题教育在国企走深走实,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再立新功。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既注意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把农业发展建立在自然环境良性循环基础上,又能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的各类农产品,这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亟待突破的瓶颈。近年来,台安以培育基地创品牌,以优化布局增效益,以科技支撑拓市场,形成了一个独具台安特色的绿色农业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郴州市北湖区紧紧抓住经济结构调整这根主线,狠抓“三调”,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2001年,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18.67亿元,占GDP的44.14%,工业化程度达1.21。调优产业结构,突出支柱产业。北湖区把产业结构调整放在国际市场的大背景下考虑,全力实施产业升级工程,重点扶优扶强机械电子、彩印包装、农产品及矿产品的深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一是依靠科技进步,全力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去年,全区投入300万元,组织开展“三引”(引智、引技、引项目)活动,完成工业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项目46项,完…  相似文献   

19.
安梅莲 《共产党人》2005,(12):42-44
特色初显 雏形已具 近年来,利通区农产品加工业得到长足发展,已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目前,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5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0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湟中县积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培育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以10%的速度增长。但是面对人口较多、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这样一个县情,如何持续、稳定促进农民增收是摆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根据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当前在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畜牧业、劳务经济、农产品加工业和以服务业为主的优势产业方面,要力争在五个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