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晓玉 《世纪桥》2005,(6):40-43
俄罗斯共产党(简称“俄共”)成立于1990年6月。当时,它是苏联共产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991年“8·19”事件后,苏共和俄共被宣布停止活动。1993年2月,俄共举行重建大会,并选举根纳季·久加诺夫为党的最高领导人。1993年3月,俄共在司法部重新注册,注册党员人数为50万。1995年,俄共发展成为拥有55万成员的俄罗斯第一大政党。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共产党(简称“俄共”)成立于1990年6月。当时,它是苏联共产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991年“8·19”事件后,苏共和俄共被宣布停止活动。1993年2月,俄共举行重建大会,并选举根纳季·久加诺夫为党的最高领导人。1993年3月,俄共在司法部重新注册,注册党员人数为50万。1995年,俄共发展成为拥有55万成员的俄罗斯第一大政党。作为俄罗斯第一大政党,在第一、第二届国家杜马中,俄共联合其他几个左派组织,获得了多数议席,除需三分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成立至今已有10年。10年的历史虽短,但俄共却屡经磨难。1991年“8·19”事件之后,成立仅1年的俄共被叶利钦取缔,经过一年多的斗争,才于1993年2月恢复了合法地位。1996年6月,在与叶利钦竞选俄联邦总统时,俄共以接近票数败北。1999年5月,俄共利用其在国家杜马中的多数地位,提出弹劾叶利钦总统,这一提案最终虽未获通过,但在杜马内外产生很大影响。种种事例表明,自苏联解体以来,俄共始终站在与当局相对立的立场上,是当局的不妥协的反对  相似文献   

4.
《廉政瞭望》2007,(3):50-51
苏联问题至今仍是俄罗斯发展绕不开的话题。在这个问题上,现任总统普京的观点也不断演变,既不同于俄国内曾盛行一时的“全盘否定”,也不同于“基本肯定”的俄共主张。  相似文献   

5.
80年前 ,旅俄华侨杨明斋在共产国际帮助中共创建的过程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杨明斋原名杨好德 ,字明斋 ,山东平度县西乡马戈庄人。1882年3月生于农民之家。1901年走上“闯关东”、“下崴子”(海参崴)之路。同年4月抵俄国海参崴在小厂里当苦工兼记帐员 ,学会了俄语。1908年到西伯里亚当矿工 ,接触了俄共(布)党人 ,接受了革命思想。1917年他参加十月革命 ,此间他加入了俄共(布)党。他被安插在帝俄外交机关当职员 ,从事革命工作。十月革命胜利后 ,俄共(布)党保送他进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  相似文献   

6.
俄共党员人数 55万,平均年龄 56岁。  现在的俄共重建于 1993年 2月,有党员 54.7万名,是俄最大的政党。目前,俄共在俄罗斯所有 89个联邦主体中都建有党委,其下又设有 2305个地区党委和 17316个基层党小组。 2000年 12月 2日,俄共第七次代表大会开幕,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发给大会的贺词中强调,俄共赢得了大量选民的坚定支持,在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俄共中央主席久加诺夫指出,目前俄共不是普京总统不可调和的反对派,而是建设性的反对派。可以看出,俄共与俄当局都表现出了构筑新型关系的愿望。 久加诺夫说,《邓小…  相似文献   

7.
席丹丹 《世纪桥》2010,(17):97-98
俄罗斯政治转型中,俄共的角色定位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对政党的阶级定位,俄共始终维护俄罗斯广大中下层平民的利益,并坚持做共产主义性质的政党;另一方面是对政党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定位,俄共与资本主义性质的现政权展开斗争,坚持作现政权的反对派。  相似文献   

8.
刘淑春 《党建》2010,(2):16-17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以下简称“俄共”)成立于1990年6月,1991年“8·19”事件后被当局禁止活动并解散,1993年2月重建并走上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现有党员16万人,是目前俄罗斯乃至原苏联地区最大的共产党。  相似文献   

9.
“中央组织局”并非现今意义上的中央组织部。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创建早期模仿俄共(布)和联共(布)中央领导体制而设立的一个中央机构。这个机构存在时间不长,发挥的作用也不明显,对当时党的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重建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愚君 《党建》2006,(12):13-14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以下简称俄共)是俄国最有组织、最有影响的一支左翼力量。十多年来,这个党经历了苏共崩溃、苏联解体、俄罗斯动乱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冲击和考验,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谋生存求发展,取得不少令人振奋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挑战。为党的名誉和权利英勇抗争俄共成立于1990年6月。当时,苏联还没有解体,苏共还保持着表面的组织统一,甚至还保持着形式上的执政地位。但实际上,苏共已被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严重损害,已全面接受“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自动放弃了在政治生活中的领导作用。苏联…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以来,俄罗斯国内出现了若干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政党或组织。它们在对社会主义的反思和探索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理论和主张,从而产生了多种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和理论模式,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社会主义思潮。  一、革新社会主义  革新社会主义以俄共为代表,其主要观点和主张如下:  首先,俄共认为,他们主张的社会主义不是恢复过去“失去社会主义优越性和脱离群众”的旧制度,而是根据世界新趋势建立“革新了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要“符合生产力、生态安全的现代水平,符合人类面临的任务的性质”。  其次,俄…  相似文献   

12.
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就非常重视国家政权建设。在俄共(布)“八大”至“十一大”上都把改革和完善国家机关、同官僚主义斗争作为一个重要议题。列宁关于改革和完善国家政治制度的思想非常丰富,本文主要侧重于列宁病重之后写的几篇主要著作和书信,即著名的“政治遗嘱”方面。  相似文献   

13.
刘淑春 《新湘评论》2010,(14):14-15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以下简称“俄共”)成立于1990年6月,1991年“8·19”事件后被当局禁止活动并解散,1993年2月重建并走上了一条曲折发展的道路。现有党员16万人,是目前俄罗斯乃至原苏联地区最大的共产党组织。  相似文献   

14.
王宏伟 《求实》2001,(12):40-42
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解体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了空前严重的挫折 ,当时刚刚成立不久的俄共也因之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经过痛苦的反思后 ,俄共不仅坚持了下来 ,而且在苏联解体后的 10年间不断发展壮大 ,成为俄罗斯国内最大的政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 ,俄共将仍是俄罗斯政坛上一支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重要政治力量 ,但其未来的发展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相似文献   

15.
1月17日,俄罗斯右翼报纸《独立报》以《俄共面临被吞并或慢慢解体的威胁》为题,重新提起俄共与公正俄罗斯党合并的话题。俄共的未来和走向从而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俄共(布)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俄共(布)的中央机构逐步建立起来。俄共(布)的中央机构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党代表大会、党代表会议,二是中央委员会及其政治局、政治局、书记处,三是中央检查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这三类中央机构的创立,体现了权力的分工和制约。这种权力结构,是列宁为俄共(布)和国际共运留下的宝贵遗产,对当今中国共产党加强和改进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命令苏共中央自行解散。苏联议会通过决议,暂停苏共在全苏境内的活动并责成苏联检查机关对苏共领导机关进行审查。苏共、俄共和莫斯科市委机关被查封。苏共和俄共财产被没收,使苏共从执政党的地位成为在野党甚至非法党。各级党的组织和广大党员遭到破坏和迫害,社会主义被抛弃.苏共是怎样变化而失去他们先锋队作用的,问题主要出在改革条件下党的建设路线上,即如何看待改革条件下党的地位,性质和作用,以及如何正确评价党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  相似文献   

18.
论当前俄共在理论与策略上的新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 (简称俄共 )是目前俄罗斯最大的共产党。它于 1993年 2月在原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共产党的基层组织恢复活动的基础上重建。现在拥有党员 5 4万人 ,有 2 .2万多个党的基层组织 ,在全部 89个联邦主体设有党的委员会 ,是目前俄罗斯最大、组织最严密、也最有群众基础的反对派政党。世纪之交 ,走过 10年风雨历程的俄共 ,总结过去 ,面对现实 ,展望未来 ,阐述了一些重大理论问题 ,并在内外政策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向世人展示了后叶利钦时代和新世纪之初俄共的新形象。一、从坚持传统社会主义转变为奉行“革新了的社…  相似文献   

19.
十月革命以后,布尔什维克党获取了俄国的国家政权,大批俄共党员走上了领导岗位,他们为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发挥着重大作用。但是同时也有极少数共产党员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他们以权谋私,徇私舞弊,贪脏枉法,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削弱了俄共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了俄共和苏维埃政权在人民中的威望与荣誉。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08,(3):20-21
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简称俄共(布),是列宁亲自创建和直接领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俄共(布)有许多成功经验,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就是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中央非常重视党章建设。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列宁对工人阶级政党党章作了极为深刻的论述,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