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社会心态在其运行过程中具有相对独立性,具有特殊的运动规律.同样,转轨时期的社会心态也具有自己特殊的运行轨迹.这就需要我们对转轨时期的社会心态变化进行规律性的把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疏导和调适.一、社会心态的变化同转轨.时期社会的变革相伴而行社会心态的变化根源,在于社会本身的变化,因而转轨时期社会心态总是同转.轨时期社会的变革相伴而行的、尽管我国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同社会心态并不总是亦步亦趋的,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改革导致了整个社会生活资料、生产方式和各种利益关系的巨大变化,由此已经引起了改革主体思想意识和心理情感,即社会  相似文献   

2.
社会心态能从多方面折射出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反映出人们的理想追求和精神状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取向互相产生碰撞,导致人们在价值判断上产生了困惑和迷茫,也使得社会心态出现了某种失衡。社会心态呈现的消极作用势必会影响到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社会心态的构建,而且要积极培育和谐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3.
一、转型时期乡村社会的主要变化1、农民群体的变化第一,农民的自由度增加了。获得自主权,特别是对劳动力支配权的获得,农民开始摆脱土地的束缚,成为农民变化的起点。由于机会成本的出现和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农民开始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第二,农民的社会角色多元化。角色多元化是农民自由度增加和旧体制松动的必然结果,是指农民群体在身份和利益上分化为不同的新群体。专家一般认为已分化为八个群体:即农业劳动者、农民工、雇工、农民知识分子、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乡镇企业管理者、农村管理者。农民群体的分化意味着利益的分化,必然出现不同利益群体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4.
正周晓虹在5月10日的《北京日报》上发表文章分析说,因为改革开放,因为经济体制变革和社会转型,社会利益格局重组和利益关系变化;也因为改革开放,新的社会或利益阶层出现了,不同阶层间的矛盾和冲突产生了。这一切都使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受到冲击,所以在1978年至1989年间的改革初  相似文献   

5.
李伟 《理论学刊》2001,(4):105-107
在社会转型时期 ,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创新意识等构成了占主导地位的积极健康的社会心理 ,但文化心理的盲从 ,民主、科学精神的不足 ,信仰危机的出现 ,依赖感的丧失 ,也构成了社会心理的负面因素。充分重视这两方面的心态 ,对于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培养符合现代要求的健全人格 ,努力实现人的心态和素质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重经济,轻政治。全社会对经济工作越来越重视。同时,在一部分人眼里,政治工作的分量轻下来了,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些地方受到了冷遇;许多单位的党委部门比政府经济部门经费紧张,事情难办;机构改革,政工干部和部门感到首当其冲。部分政工干部竞相跳槽到经济部门,一些部门、企业的党委领导竞相兼任行政职务。 二、重实际,轻本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往往重视本本,唯书唯上。上级指示、中央红头文件一下发,全国上下基本上一个声音,一致行动。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各项活动的主体要有自主性、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因此,各地在同中央…  相似文献   

7.
“大跃进”时期国人社会心态探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跃进”运动是一场大规模的带有全局性失误的经济建设运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 ,这场运动教训之深刻 ,影响之深远 ,时刻提醒着人们的关注。因此 ,本文尝试着从社会学的一个侧面对这场运动再加以审视 ,力求说明“大跃进”左倾决策的贯彻之所以非常顺利 ,除领导人的错误和组织上的行政干预之外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由于这种政策的贯彻执行有着广泛的社会心态基础。从这一角度进行研究 ,既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那场运动 ,又可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一、忽视客观规律 ,贪多求快、急于求成的社会心态中国是一个…  相似文献   

8.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社会走上了一条既充满生机又充满艰难之路。20年的社会剧烈变革使人们的心态处于剧变中、改造中、重塑中。我国国民心态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具有哪些重要特征?第一,从国民心态发展的方向来看,它已经从变革初期的无序向有序的方向发展。20年前,当我国人民刚刚跨进改革开放大门之际,国民心态的目标并不是很清楚的,行为的“方向感”并不是非常明确的。尽管改革开放使国民心态发生了许多重要的、甚至  相似文献   

10.
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心理的变化,任何一种社会心理的变化无不与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以来,人们的社会心理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嬗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空间的拓展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和正在拓展着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舞台和社会心理空间。在社会体制转型之前,由于社会管理体制上的弊端,人们的生活舞台和交往范围十分狭窄,人们普遍的社会心理是“血浓于水”,“亲不亲,故乡人”,习惯于依赖家庭,依赖国家,依赖组…  相似文献   

11.
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间社会治理模式几经变迁;社会治理模式变迁的基本动力是社会结构转型;目前,我国的现代社会治理模式已具雏型,它是包括社会治理目的与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方式、治理过程、治理绩效六个子系统的有机体系。  相似文献   

12.
胡键 《党史博采》2005,(3):128-131
俄罗斯经济转型的同时也是国家重组的过程.原有的中央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国家“控制体系全面崩溃,自由主义所释放的能量在原苏联的地缘空间中骤然增长,继续破坏着原有社会控制体系的断壁残垣.在这种情形下,俄罗斯在经济转型中要求建立市民社会控制体系的呼声日高.但是,俄罗斯集权主义历史使内部市民社会长期遭受压制,从而导致俄罗斯市民社会成分功能的异化.历史文化的惯性和现实对稳定、法律、有效政府的渴望使俄罗斯最终重新选择了强政治控制,它不仅影响了俄罗斯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也影响了其经济转型的绩效.  相似文献   

13.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在我国农村广大地区滋生了若干消极社会情绪,农民对自己所处的地位、对自己与各级党政机关的互动关系以及对整个社会持某种悲观的看法和态度.这种社会情绪严重地阻滞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先进文化的建设,并且开始诱发农村社会的认同危机,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对此,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和正确处理,通过宣传教育、依法治农、发展经济、革新制度等措施和对策,调控农村社会情绪,使之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转型时期社会矛盾问题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在解决这一矛盾的过程中,贫富差距等问题作为这一过程的伴生物正变得日益突出,而且由于贫富差距的拉大,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不断出现。正确分析、认识产生这些社会矛盾的根源,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正在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任务。本期刊发的这一组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社会矛盾的根源问题,对我们认识这一问题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鹏 《理论研究》2006,(5):22-23
社会转型与时代变迁对党的社会整合提出了新要求,党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以利益整合为核心、以政治整合为保障、以法律整合为手段、以文化价值整合为重要途径,重新架构党的社会整合机制。  相似文献   

16.
正自成立之日起,中共就把吸收工人入党作为首要任务。然而,对于中国社会认识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共的党员成分。较早接触和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在中共队伍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在国共合作之前,中共的成分基本以知识分子为主,工人为次,而农民尚未真正进入中共的队伍。国共合作开始后至五卅运动前的一段时期内,这一局面没有大的改变,但工人党员呈上升趋势,农民党员也陆续出现。  相似文献   

17.
<正>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观察者网专栏作者袁岳为南方周末CSR研究中心提供了这份中国人当下的心态变化调查报告,这份总结不仅拥有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对企业机构和公益组织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决策依据。一、生活满意度回升缓慢,难以实现有效提升过上更加满意的生活是新一届政府对民众的庄重承诺。根据零点集团2002年至2013年的调查结果,城乡居民生活满意度水平整体发展平稳,波动幅度相对较小。生活满意度与GDP、民众收入水平并非简单的正  相似文献   

18.
《奋斗》2016,(8)
正黑龙江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冷静应对,奋发有为,改革创新,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十大重点产业建设和"龙江丝路带"建设,深入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实现经济平稳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十三五"时期黑龙江省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应当是:第一,加快形成经济新结构。黑龙江省应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力度,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突出发展现代  相似文献   

19.
宁夏是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地方,社会转型时期影响宁夏民族关系的社会因素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对各领域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正确把握,可以为政府制定民族政策、有效调控民族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当前快速转型时期,特别是金融危机影响的经济下行使中国长期积累的矛盾进一步浮出水面,隐性矛盾显性化,显性矛盾更加尖锐。在力保经济增长的同时,探索社会矛盾化解新机制、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就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明确指出,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