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其他部门的存在与发展,都离不开农业的贡献与支持。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早日实现现代化、迈入先进国家之林,首先要实现农业的发展和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社会的现代化,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是真正的小康,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真正发展。关于农业如何发展,专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我们认为要想早日实现农业的快发展,必须从根本上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农业的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进步。一、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现实意义一般而言,人力资…  相似文献   

2.
强化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任何部门任何时候都必须关注的切不可忽视的大问题。而强化和巩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的作用,必须从物质利益的根基上解决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经济关系都表现为物质利益关系,任何经济活动都是为了谋取一定的物质利益。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利益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合理的差别有利于各个部门资源合理配置。农业是人类基本生活资料的提供者,它的这种特殊地位与作用要求并决定它在整个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比较收益要大于其它部门。否则,其特殊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元峰 《前沿》2001,(9):36-3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80年代初期 ,邓小平同志在规划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时就曾指出 :“战略重点 :一是农业 ;二是能源和交通 ;三是教育和科学。”“农业是根本 ,不能忘掉”,“农业问题要始终抓得很紧”。 (《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 9、 2 3、 355页。)改革开放 2 0年来 ,我国农业人均纯收入扣除物价因素年均递增7.4 % ,农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然而 ,地区之间的发展显得尤为不平衡 ,差异越来越大。 1 998年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已分别达到 3952 .37元、 540 6 .83元、…  相似文献   

4.
当前,关于加强农业基础、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产品供给的问题,已成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头等大事,也是社会公众经常谈论的热门话题。从1993年10月到1995年2月,党中央连续召开了三次全国农村工作会议,反复强调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一定要切实加强农业这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正确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全党要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近一段时间以来,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等大众传媒十分注重宣传有关农业的新闻、信息和典型,报道党的总书记和国务院总理深入农村基层,考察农业问题;省委…  相似文献   

5.
本文引述了周恩来重农思想的主要内容。关于农业,他提出农业是一切国民经济的基础,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等思想,并制定了发展农业的相关政策与措施;关于农村建设,他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等方面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关于农民,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都强调要通过落实农民的经济利益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认真研究周恩来重农思想对于深刻认识和解决现阶段的"三农"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现状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生态环境的维持者和再生产者,这一功用是其他任何部门无法替代的,因此它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农业、农民和农村的状况,事关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大局,成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和乡镇企业都有新的发展,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基本满足了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但农业的基础地位还很不牢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农业基础地位较脆弱,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7.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党中央科学把握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刻总结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处理城乡关系问题的经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决策跳出了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拓宽了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视野和思路。庐山区半城半乡,统筹城乡发展,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处理好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与推进工业化的关系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不能动摇。统筹城乡发展,既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带动农业和农村发展,又要通过农业和…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则是基础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业法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耕地保护制度、扶持粮食主产区、保护农民利益等方面均专门作出规定。近年来,按照中央精神和农业法关于粮食安全的要求,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粮食总产量和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9.
一、改革支援和保护农业的方式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为了巩固这个基础,今后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支援和保护农业的政策。不过,支援和保护的方式要改变。要把支援和保护农业的方式尽快从价格机制方面转向增加农业的资金、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发展高特优农业和绿色环保农业,提高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进而在农产品收购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农民实际收入。二、转换制造业工业的保护手段旧的传统保护手段基本过时和失灵。但是,保护国内制造业的任务并没有结束,反而更加重要,不过保护手段要变换。今后应主…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刘江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这既是由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的,也是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农...  相似文献   

11.
如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是这次人代会上代表们议论最多的热门话题之一。无论是农民代表,还是其他行业的代表,在审议李鹏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大声疾呼,要切实加强农业,为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如此众多的人大代表为农业问题坦诚直言,不仅说明了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形势严峻,已到了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地步;也说明了"农业稳、天下定"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中央今年的新举措,在财政预算内资金、基本建设投资、信贷投资三个方面,对农业的投入都有增加。地方各级政府今年用于农业的资金也有新的增长。这一切都证明,振兴农业大有希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状况如何直接影响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全局,特别是  相似文献   

12.
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禹 《湖湘论坛》2009,22(1):83-84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农业现代化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遵循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总结中国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走自己独有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具体而言,就是要从我国农业资源严重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较大的背景出发,以提高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资源利用率和农民增收为战略目标。以加强土地管理、农民经营能力、政府支持体系和农业科技装备水平为战略措施,推进我国农业走进世界农业发展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3.
强核心壮基础办实事——浙江省湖州市农村“凝聚力工程”建设朱伟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要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实现农村经济的振兴和社会繁荣,组织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加强党的领导,切...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条喜讯传来:1号文件引领8亿农民喜获丰收,得到实惠。这不仅是农民兄弟的喜事,也是全国人民的喜事。我们知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要求全党、全国都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号召,绝不仅仅适合农业部门,而是社会各界都应该积极响应,以便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关注农村、关心农业、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形成这样的氛围,首要的是观念上要实现突破。“我是城里人,‘三农’问题与我无关”;“咱是普通百姓,想关心也关心不上”;“如今不缺衣不少食,‘三农’问题解决不解决无所谓”;“反正我们已经…  相似文献   

15.
农民利益流失及保护对策谢玉华一、农民利益流失的种种表现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政治上的阶级对立和经济上的阶级剥削。农民是我国政权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理论上,农业和农民都摆在极为重要的地位,但实际运行中却存在“口号农业”和农民利益流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主要指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这样一个定义,凸显了农村的乡土特色和国之根基地位。历史地看,农村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农业、农村、农民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三农”工作事关农村稳定和国家大局,任何时候都要放在基础位置。“三农”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更是农村社区建设的焦点。可以说,没有农民和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和谐,没有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治理就不可能有国家的现代化治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和放松。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显著位置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平度市人大常委会深知农业的重要,更知肩负的责任,自1980年成立以来,就从本市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果生产基地的实际出发,把对政府的农村工作的监督放在突出位置,共听取汇报32项,作出决议2项,组织视察15次,开展调查研究47次,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1989年,平度市粮棉油总产跨入了全国百强行列;1992年,农村综合经济实力跻身于全国百强县,农业总收入达到33.4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9元,分  相似文献   

18.
丁丑刚去,戊寅又至。广大农民在欢庆丰收之余,更期盼着新的一年,收入再增加,生活更富裕。一盼农村政策不会变。党的十五大报告和刚刚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强调了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农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战略产业,任何时候都要抓得很紧很紧"。广大农民吃了"定心丸"。如何重视农业、稳定农村基本政策,切实调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农民盼望,各级领导的思想要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克服种种忽视、放松、弱化农业的思想和行为,真正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做到精力不转移,工作不松懈,投入不减少,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不动  相似文献   

19.
3、为什么说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 首先,从基本理论上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农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客观规律。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它对其它部门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粮食等基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吴亚明 《两岸关系》2006,(11):36-37
农业,曾是台湾的命脉,是岛内经济起飞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台湾的农业、农村和农民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工商业发达的台湾社会,到底还有多少农民?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记者专门请教过台湾农民联盟常务理事詹澈先生。他告诉记者,狭义地说,台湾的农民大概分三种:第一种是专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