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黔东南侗族传统节日历史悠久、类型丰富,具有地域性、集体性、丰富性、娱乐性等特点。深入挖掘侗族传统节日蕴含的积极因素,对增强人们的生命意识、团结友爱、婚恋道德、生态理念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深入挖掘和阐释黔东南侗族传统节日的当代社会价值,需要进一步革新侗族传统节日观念,建立节日文化交流创新机制,优化传统节日的发展环境,丰富传统节日的传播载体。  相似文献   

2.
中华传统节日是民族历史与文明的重要载体,凝结着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特征、民族性格、道德风尚和思维方式。传统节日的来源及其厚重的文化内涵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遵从节令时序,追求天人和谐;二是敬天法祖,崇尚人伦和合;三是辟邪祈福,祝祷吉祥安康。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要尊重民族文化基因,接续民族文化断层;传承更新传统节日的仪式与符号;在交流融通中提振民族自信心。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价值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反映民俗民风,包含优秀道德和价值观念,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强的民族凝聚力,同时在促进社会和谐、化解生活矛盾和冲突方面有着积极意义。然而,随着西方节日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中国数千年的传统节日文化式微凸显,我们必须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进行从观念到形式的创新,重建我国的节日文化。  相似文献   

4.
民族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情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中西文化的碰撞对我们提出了挑战,发挥民族传统节日的凝聚功能,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已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挑战性课题。  相似文献   

5.
浅论青少年和谐理念和谐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和谐理念、和谐精神的培育主要是打好两个基础、创造两个条件。和谐社会的宣传是青少年和谐理念、和谐精神培育的思想基础;和谐文化构建是青少年和谐理念、和谐精神培育的文化基础;和谐环境的建设是青少年和谐理念、和谐精神树立的客观条件;道德修养的提高是青少年和谐理念、和谐精神树立的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留存及其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日渐衰微,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障、传承、创新与利用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将“视觉形象识别”引入到传统节日的形象塑造与价值传播这个领域,提出“传统节日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总结了将传统节日导入视觉形象识别的五大原则以及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节日应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载体,我们研究这项工作,从弘扬民族精神、传承道德理念方面都非常有意义。这里还有一层意义,即北京市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理念,我觉得这项工作也体现了人文奥运的理念。人文奥运本身也是中国承办奥运会的最主要特点,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同时也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做好这项工作,在当今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且深厚的内涵,学习传统节日文化能提升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认同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供思想保障。随着全球化不断深入和传统文化日趋式微,大学生产生认同危机,想要扭转这种局面政府要加大节日宣传力度,创新传统节日形式,同时将传统节日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网络在传统节日中的宣传作用,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激活传统节日文化的基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蕴含了丰富的宗教信仰因素。传统节日文化是原始宗教信仰的直接产物,其后受多种宗教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具有宗教色彩的传统节日习俗。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宗教文化因素有其存在的理由,在现代仍有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论经济法的社会和谐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法的理念涵括经济法理想和信念两个方面,社会和谐作为经济法的基本理念,有其特定涵义。经济法社会和谐理念产生的背景依赖以及和经济法价值、宗旨、原则的契合,说明了社会和谐是经济法理念的应然性,经济法及其社会和谐理念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