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结果表明,鸡败血枝原体灭活菌苗对鸡超低剂量免疫组,抗体持续时间较短,攻毒保护率明显低于正常剂量。进一步证明抗原含量是免疫效力的基础和质量的最根本保证。该苗的乳化技术和水平也是延长免疫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
诊断方法和材料 以鸡白痢病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诊断鸡白痢病,鸡枝原体病(CRD)全血平板凝集反应诊断鸡枝原体病。每只受检鸡同时做这两种病的血清学检查。鸡白痢抗原及阴、阳性血清,鸡枝原体抗原及阴、阳性血清均来自成都兽医生物药品厂。  相似文献   

3.
肽聚糖对鲫鱼嗜水气单胞菌灭活疫苗免疫增强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探讨肽聚糖在鱼类抗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感染中的免疫佐剂作用,用添加A3α肽聚糖的饲料投喂接种F-AH疫苗的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var.pengze);通过测定鲫白细胞吞噬活性、血清和体表黏液溶菌酶活性、抗体效价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证明肽聚糖与F-AH疫苗联合使用,鲫体表黏液和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活性、抗体效价以及活菌攻毒后的免疫保护率均显著提高,表明A3α肽聚糖是F-AH疫苗的良好佐剂,能增强鱼类F-AH疫苗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与绵羊慢性增生性间质性肺炎相联系的一种新发现的枝原体的分离和特性的研究。实际上所有研究过的慢性受感染的羔羊的气管和支气管中只有这种病原存在,证实了以前提出的它是本病的病原的看法。建议将此菌命名为绵羊肺炎枝原体(Mycoplasma ovipneumoniae),因为它与迄今已知的各种绵羊和山羊枝原体都不相同。 绵羊枝原体的主要鉴别特征包括菌落形态、发酵葡萄糖产酸的能力,对绵羊红血球的显著溶血能力,通过代谢抑制和生长抑制试验所表现的独特的血清学特性,以及对幼年羔羊的致病力。 为了最有效地从受感染的绵羊肺脏中分离绵羊肺炎枝原体,重要的是从下呼吸道采取拭子样品。在枝气管冲洗液中曾发现一种对枝原体的生长抑制物。这种抑制物的性质尚未鉴定,但相信它是抗体。这种抑制物的存在可能是从稀释的比未稀释的肺脏悬浮液更常易分离出 枝原体的原因。补体结合反应未能从肺炎绵羊的血清中或枝气管冲洗液中检出有意义的抗体含量,不过在肺炎发病率很高的羊群的一些绵羊血清中曾发现有低度的代谢抑制活力。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Lukert弱毒株(国外引进),经鸡成纤维细胞培养并制成疫苗。培养物效价约为10~(-7)。从第7代培养物中检出约为60nm呈圆形或六角形的病毒颗粒。注射1个刘量疫苗于1日龄鸡皮下,3~5周龄时攻毒,其保护率为100%;7周龄攻毒,其保护率为80%;3周龄再饮水免疫,10周龄攻毒,其保护率为100%;4周龄1次饮水免疫,隔3~4周攻毒,其保护率为90%以上。用苗以后14天起血清中多数可测出抗体。用1.0个或20个免疫剂量分别免疫1日龄和24日龄鸡,不出现症状和病变。疫苗毒经鸡体快速传5代不返强。本疫苗免疫1日龄至1月龄鸡时,用鸡新城疫苗免疫不产生免疫抑制,而且使用方便,1日龄鸡可混合于马立克氏病疫苗同时注射。本疫苗已应用于10多万羽鸡,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一)溶血性 枝原体一般都有溶解豚鼠血球的性质,特别是肺炎枝原体有很强的溶血能力。在含3%血球的琼脂培养后,于冰箱中放置一夜,即在菌落周围出现溶血。肺炎枝原体和肺枝原体等为B型完全溶血,其他型枝原体溶血反应迟缓,而且是d型不完全溶血。使用的血球以豚鼠的最好,家兔的最差。溶血素是向琼脂扩散的毒素,是能通过透析膜的低分子物质。在氧分压下降和菌量生长过多时不能发生溶血反应,因此,氧化反应与溶血反应是有某些关联的。经56℃加热或用紫外线杀死的枝原体无溶血能力。最近弄清了溶血球就是过氧化  相似文献   

7.
以点眼的方法,用鸡毒霉形体F株的培养物对1、3和20日龄鸡进行了免疫接种试验,经过致病性株R株的攻击,根据气囊损伤保护率计算,免疫接种鸡可获得85%以上的保护,在攻击后14天内,免疫接种鸡比对照鸡体重增加明显。免疫力持续至少7个半月以上。F株的冻干培养物仍保持着良好的免疫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鸡毒霉形体F株是个优良的疫苗株,可用于生产鸡毒霉形体活疫苗。  相似文献   

8.
对从陕西省主要养鸡地区病死鸡分离的禽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进行Omp分型 ,用不同Omp型的菌株构建成融合菌株。用融合菌株制作铝胶灭活疫苗 ,与单价疫苗和两亲本菌株双价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融合菌株疫苗可对多种O血清型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的攻毒试验产生坚强的保护 ,保护率高达 93%~ 10 0 % ,而O血清型单价疫苗的保护率仅 6 7%~80 % ,双价疫苗的保护率仅 80 %。在生产中对蛋用鸡的应用结果表明 ,融合菌株疫苗可明显降低鸡的死淘率。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根据国内外学者的有关研究,自制了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简称油苗),油苗与Ⅱ系或Ⅳ系弱毒疫苗同时应用于带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鸡,较好地克服了母源抗体的干扰,获得了理想的免疫效果。Ⅱ系 油苗组免疫后60日龄内,Ⅳ系 油苗组免疫后90日龄内,HI抗体效价在4 log_2 X以上,攻毒保护率为100%;Ⅱ系 油苗组免疫后90日龄,HI效价为3 log2 X,攻毒保护率为80%,其免疫效果远远高于油苗单独免疫及Ⅱ系疫苗对1日龄或9日龄雏鸡的免疫。在农村推广应用油苗与弱毒疫苗同时免疫孵坊内的1日龄雏鸡,可避免雏鸡因母源抗体水平高低悬殊而造成的单用弱毒疫苗的初免失败,又克服了在7~15日龄时,鸡己分散到千家万户,使免疫很难进行的缺点。既提高了免疫密度,又提高了免疫效果。油苗对经免青年鸡及成年鸡的免疫,其HI抗体效价高于Ⅰ系弱毒疫苗免疫鸡3~4个倍比滴度,且能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高免疫水平状态。免疫后390天,HI效价还在4 1og_2X以上,攻毒保护率100%。疫苗原胚液经4~40倍稀释后制成油苗,免疫鸡仍能达到或超过Ⅰ系疫苗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疣状毛癣菌LTV菌株制成活菌湿苗、活菌冻干苗、灭活冻干苗及其代谢产物冻干菌,给犊牛进行肌肉注射免疫接种。活菌湿苗免疫4头牛,结果4/4保护,而湿苗对照组2/17保护;活菌冻干苗免疫7头牛,结果5/7保护;灭活冻干苗免疫7头牛,6/7保护;代谢产物冻干苗免疫5头,0/5保护;冻干苗对照组0/7保护。其结果证明,疣状毛癣茵(Trichophytonverrucosum)菌体对牛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用V_4株、V_4株和克隆-30株联合苗对高母源抗体的雏鸡进行了 口服、滴鼻与同居感染免疫试验。结果口服或滴鼻免疫后一周即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并可持续到第9周。同居感染鸡分别与口服、滴鼻免疫鸡在同一隔离器中饲养,同居后3周血清HI抗体效价开始上升,与免疫鸡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并具有同免疫鸡一样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12.
用鸡毒霉形体F株新鲜培养物经点眼途径分别感染1、3和20日龄北京白鸡,以测定其对鸡的致病性。其中有部分鸡在感染F株的同时,感染前或感染后接种新城疫Ⅱ系苗或LaSota株疫苗以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H_(120)株疫苗。试验结果表明:F株对各日龄鸡感染都不引起气囊病理损伤,不影响体增重;从感染鸡至少在感染后30日仍能分离到霉形体;接种新城疫疫苗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不增强F株的致病作用。而感染鸡毒霉形体NB_(72)株的部分鸡出现气囊损伤。结果显示F株对鸡不致病。  相似文献   

13.
为构建表达副鸡禽杆菌外膜蛋白的重组乳酸乳球菌,本试验按照乳酸乳球菌表达的偏好性,优化合成副鸡禽杆菌外膜蛋白p9的编码碱基序列,将其接入表达载体pNZ8149的多克隆位点并导入食品级乳酸乳球菌NZ3900。将重组乳酸乳球菌灭活后经肌肉注射免疫SPF鸡,免疫后攻毒测定乳酸乳球菌的保护效果,检测血清中Ig G抗体和鼻黏膜sIgA抗体水平并检验免疫效果。PCR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含p9片段的重组乳酸乳球菌,Western-blot检测显示,p9片段可在重组乳酸乳球菌内表达。重组菌最佳诱导表达条件:Nisin浓度为20 ng/m L、诱导时间为4 h。鸡肌肉注射免疫后可产生p9蛋白特异性的血清Ig G和鼻黏膜sIgA抗体。乳酸乳球菌重组疫苗免疫鸡对副鸡禽杆菌攻毒的保护率为60%~80%。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了重组乳酸乳球菌pNZ8149-p9/NZ3900,该重组菌作为免疫原免疫鸡,对副鸡禽杆菌攻毒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电镜技术观察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毒,发现除目的毒外,还有鸡贫血因子样、副粘病毒样、枝原体样结构以及微管样结构。说明当前所使用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尤其是商品鸡胚或鸡胚成纤维细胞所制备的疫苗存在这类情况较多,必须严格把好检验关,才能确保疫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前认为,禽源霉形体共有18种,计霉形体属14种,无胆甾原体属3种,尿原体1种。其特征详见下表。 禽类致病性霉形体有3种。鸡毒霉形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引起鸡、火鸡及其它禽类的呼吸道疾病,引起鸡的气管炎、气囊炎,其特征是呼吸道罗音、咳嗽、流鼻液;有的侵嗜眼部,导致结膜  相似文献   

16.
7日龄健康肉用仔鸡气囊接种鸡毒霉形体(MG)HS2心株,3~5d后出现典型的MG感染症状,其呼吸系统(主要为气管、肺及气囊)发生一系列病理组织学变化。采集感染鸡及对照鸡的气管经固定、脱水、临界点干燥、镀金后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感染鸡气管粘膜明显水肿,纤毛部分或全部脱落等,而对照组鸡气管则无任何病变;光镜下可见感染鸡的气管粘膜水肿增厚1~2倍,粘膜下层单核白细胞聚集,其间有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集团,粘液细胞减少或消失;气囊粘膜水肿增厚,有淋巴细胞增生而形成的串珠样结构;肺组织中有淋巴细胞增生形成的结节病灶,而对照鸡呼吸系统的组织切片在光镜下无任何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中和抗体效价与攻毒保护力的相关关系,以不同剂量的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二联灭活疫苗免疫21日龄的SPF鸡,免疫后采血测定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中和抗体,并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强毒攻击,攻毒后第72小时,剖检所有试验鸡,观察鸡法氏囊等器官病变。将每只试验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中和抗体效价与攻毒保护情况进行一一对照。结果显示,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中和抗体效价≥1∶16 384(214)时,可获得100%的保护;效价为1∶8 192(213)时,保护率为95.5%;效价为1∶4 096(212)时,保护率为92.9%;效价为1∶2 048(211)时,保护率为86.1%;效价为1∶1 024(210)时,保护率为76.5%;效价为1∶512(29)时,保护率为53.3%;效价为1∶256(28)时,保护率为33.3%,效价≤1∶128(27)时,保护率为0。试验证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中和抗体效价与攻毒保护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将128只10日龄SPF鸡随机分成8组,每只免疫1 PD_(50)的新城疫LaSota疫苗;同时Ⅰ~Ⅵ组鸡分别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IL-1β、rFPV-IL-2或cMGF,而Ⅶ组和Ⅷ组鸡分别皮下注射鸡痘病毒wt-FPV和PBS作为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结果,重组鸡痘病毒表达的IL-1β、IL-2或cMGF可以消除鸡痘病毒在免疫后第7d对雏鸡体重增长的影响;一定剂量的IL-1β和IL-2可使鸡脾中CD4~ T细胞在免疫后第7d和CD8~ T细胞在免疫后第14d的总体水平提高;免疫第21d新城疫F48E8强毒攻毒后,一定剂量的IL-1β和IL-2能提高免疫保护率,而cMGF却无此作用。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表达的IL-1β和IL-2在一定剂量下可增强新城疫LaSota疫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对制苗用鸡大肠埃希氏茵O1、O2、O78标准株的培养特性、免疫原性、菌株毒力及保存代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株标准菌在麦康凯琼脂、普通肉汤及鸡裂解血液马丁肉汤琼脂上生长良好,培养后的3株茵均符合鸡大肠埃希氏茵生化特性;用固体培养基培养后的茵液制成蜂胶灭活疫苗,免疫30日龄雏鸡,1-2周后产生保护力,3周攻毒时保护率为100%,对同型异株(湖北地方分离株)的攻击保护率在80%以上;3株茵都能使重20 g小白鼠死亡、4日龄雏鸡死亡,剖解死亡雏鸡,均呈典型大肠杆菌病病理变化;连续传5-10代的3株菌,其毒力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20.
在分离的6株传染性鼻炎菌株中择优选取其中的4株,分别制成油乳剂灭活苗,免疫7周龄SPF鸡,免疫3周后分别用分离菌株攻毒.结果HPG-HZ株对各菌株的保护效果最好,平均保护率达76%以上,而用标准株HPG-0083株制成的疫苗,对各分离株的平均保护率只有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