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义乌是在没有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从封闭的乡村变成一个国际性的城市,其中贯穿着义乌的人文精神。在全球化的语境中,义乌不可避免地历经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义乌文化现在在习俗上表露着天行健与狂欢娱乐的对峙,在语言上进行着方言与官方语言、世界语言的抗争。文化的转型是互动还是吞噬,文化血脉的延续会是遗传抑或是变异、是会纯种抑或是混血,每一位乡民都在感受阵痛与喜悦。  相似文献   

2.
说到浙江义乌大名鼎鼎的小商品市场,几乎全世界都家喻户晓。除此之外,义乌的展会经济也是如火如荼。例如,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业博览会、中国义乌电子商务及网络商品博览会、中国义乌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展会就像四时鲜花一样盛开不断。义乌的展会经济在经历数年时间和市场的考验,其专业化和国际化特点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3.
义乌面孔     
<正>义乌人是如何赚钱的?这是每一个到义乌的人都禁不住要问的问题。义乌是世界的“大超市”,在这里几乎没有你买不到的日用品;义乌是国际商贸城,分别来自79个国家和地区的常驻外商就有5000多人,商铺广告牌上不仅有中文,还有英文、阿拉伯文、俄文,就连出租车里播放的也是用中、英两种语言的“欢迎您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等问候语;义乌是“富翁制造基地”,平平常常的一个老板,资产就可能有成百上千万。在这个“连空气里都飘着金钱味”的城市里,在这个以市场称奇的县级市里,义乌商人凭着一分钱、一厘钱的赚头,成就了大事业。  相似文献   

4.
义乌就是个出新闻的地方. 2006年4月30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发出《关于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的通知》,"义乌经验"成为新时期浙江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一时,这座建设在市场上的城市成为全国上下高度关注的明星.  相似文献   

5.
世界体系理论认为,国家之间的交往通过特定的城市实现,城市独有的功能定位会吸引特定的境外人员群体。义乌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对境外商务人员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义乌是开放性全球商品市场,也是世界"节点城市",境外人员来自世界各地,群体规模持续扩大,这对义乌的出入境管理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义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秉承"出入有境,服务无境"的理念,探索出一条具有义乌地方特色的境外来华人员管理服务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6.
《义乌发展之文化探源》一书的出版发行,在挖掘义乌历史文化底蕴,阐述义乌文化精神及其渊源,总结义乌人文精神对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加快推进国际性商贸城市进程等方面,有着十分特殊而深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徐力钧 《今日浙江》2002,(22):28-30
义乌廿三里镇,是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浙江市场经济发展的源头之一。而蕴含深厚地方特色的“拨浪鼓文化”,是勤劳智慧的义乌人在长期从事小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特质文化。这种文化,熏陶着义乌人的品行素质和  相似文献   

8.
130多个国家的8000多名外商把义乌当成了自己的家在充满神奇和活力的义乌,近年来,随着市场国际化的推进,吸引了世界各地130多个国家的8000多名外商常驻采购。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却因市场爱上了这座城市。义乌市以开放的姿态狠抓政府职能的转变,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方面让外商参政议政,与本地市民一样享受一定的政治待遇,一方面,全力营造国际化的文化氛围,留住不同肤色的商人在义乌当地长期居住,让他们融入义乌市民生活圈,促进了外商与义乌市民的和谐相处、和平共进。市场为媒的异国情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和谐…  相似文献   

9.
《小康》2021,(6)
正面对同一张考卷,全国各地交出的答卷水平不一。疫情防控再次面临大考,非常时期,要想群众过一个安心、踏实的年,领导干部就不能享受假期,过一个好年。"快向义乌抄作业!"近日,"义乌春节商情防控通告"在网络刷屏,当地政府关于"留人过年"的诸般布置,引起全民羡慕。通行中没有空话、套话,细致贴心的安排配以真金白银的投入,对于恳请外地人就地过年凸显出满满诚意与为民意识。  相似文献   

10.
义乌——浙江金衢盆地中一个人多地少的县级城市,这里曾经是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穷地方,"拨浪鼓走天下,鸡毛换糖过生活",是当地老百姓辛苦生活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的春风让这片贫瘠的土地激发出巨大的活力,创造出震惊世界的奇迹.如今她是全世界小商品市场之都,拥有世界第一大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市场,是全球最大小商品集散中心....  相似文献   

11.
金苏云  张旭丹 《传承》2011,(11):62-63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农民画已成为义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其走向产业化是义乌农民画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将其艺术化、市场化、产业化整合起来,通过有效的政策扶持,实施人才战略,对市场重新定位,联系新农村建设走出具有义乌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张军 《今日浙江》2006,(15):34-35
一、城乡统筹的特点以“兴商建市”发展起来的义乌,不仅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实现了城乡生产发展、居民生活宽裕、社会和谐稳定,而且,走出了一条以专业市场带动城乡村全面、协调发展的具有浙江特色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义乌在城乡统筹发展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以经济建设为核心进行城乡统筹。“兴商建市”和“以商促工、贸工联动”的发展战略,在义乌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义乌来说,建商品市场的主要目的,不仅是为了建设和发展城市,它还要为分散在广大乡村地区,以民营为主体的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和服务。商…  相似文献   

13.
温暖亚非拉     
在充满神奇和活力的义乌,近年来,随着市场国际化的推进,吸引了世界各地130多个国家的8000多名外商常驻采购.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却因市场爱上了这座城市.义乌市以开放的姿态狠抓政府职能的转变,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方面让外商参政议政,与本地市民一样享受一定的政治待遇,一方面,全力营造国际化的文化氛围,留住不同肤色的商人在义乌当地长期居住,让他们融入义乌市民生活圈,促进了外商与义乌市民的和谐相处、和平共进.  相似文献   

14.
徐涵兴 《今日浙江》2012,(17):46-46
义乌是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近年来,义乌市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市场党建工作,逐步探索形成了以“三亮三定j促三有”为主要内容的市场党建标准化体系,成为义乌市场持续繁荣发展的“红色引擎”。  相似文献   

15.
"鸡毛换糖嘞……"这是一句在义乌家喻户晓的叫卖声.在一声声"鸡毛换糖"中,义乌从"敲糖帮"小县城变成了享誉全球的小商品之都.这当中的"糖",由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义乌红糖制作技艺制作而成.如今在义乌,红糖已不仅仅是一种商品,更承载着义乌的文化和精神.  相似文献   

16.
佘曙初 《前沿》2013,(3):199-200
旅游目的地不仅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场域,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交往的重要场域。义乌作为国际商贸名城,吸引大量的游客和商人聚集,多元文化在此交融。语言和文字作为人们交往的重要工具,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推广规范的语言文字具有重要的意义。将义乌旅游目的地的建设开发与规范推广语言文字工作相结合,对于提高义乌旅游目的地层次和文化内涵,提高义乌城市文化品位和软实力,推动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建设和国际商贸名城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蔚荣 《今日浙江》2007,(13):47-47
在新的征程中,义乌靠什么来驱动新一轮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事关又好又快建设国际性商贸城市.  相似文献   

18.
义乌不仅是一片神奇的创业热土,更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这里,来自全球135万的建设者,和73万本地人一起,创造财富,幸福生活。义乌的和谐发展体现着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彰显着以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重要内容的社会管理创新,为这座拥有全球最大小商品市场的城市提供了软实力、增强了新魅力。  相似文献   

19.
义乌,一座带有传奇色彩的城市。以小商品市场闻名世界的义乌人,有着敢为人先的“吃螃蟹”精神。正是凭借着这种精神,义乌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走在了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相似文献   

20.
正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通告》(穗府[2021]8号,以下简称《通告》),现解读如下:一、出台背景及政策依据广州市机构改革要求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将旅游市场执法职责和队伍整合划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统一行使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市场行政执法职责。目前广州市市、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任务已完成,实施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