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践》2015,(7)
<正>进入抗日战争后,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与持久抗战的需要,迅速培养大批既有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德才兼备干部的任务,摆在了中国共产党的面前。抗大是毛泽东主席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亲自倡导和主持创办的一所专门为抗日战争储存、培养、输送军政干部的学府,是革命的大熔炉。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抗大创办9年,由最初的数百人,直至发展成为拥有12所分校、数万名学员,先后为各个抗日根据地输送了10万余优秀儿女。他们中既有能征善战、统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是毛泽东亲自创办的一所专门为抗日战争储备、培养、输送干部的军政学府,9年时间里,它由最初的千名学员发展成为拥有12所分校、数万名学员的革命"大本营",先后为各抗日根据地输送了10余万优秀儿女,其中既有能征善战、统领千军万马的高级将领,也有披坚执锐的基层指挥员,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毛泽东运筹抗大办学大计1936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刚刚半年,日本侵略者此时又把魔爪伸向了华北,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  相似文献   

3.
杨树  李青 《共产党员(河北)》2021,(7):F0002-F0002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培养军政干部的最高学府,毛泽东同志亲自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1939年,抗大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离开延安,挺进华北敌后办学,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创造了世界军事教育史上的奇迹。1940年11月,抗大总校转移至邢台县(今信都区)浆水镇一带,开始了正规化建设,指导全国各分校改进工作,培养了二十余万名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山两地处华北抗日前线,八路军首先挺进山西,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先后在晋东北、晋阿北、晋东南等地区建立起了抗日根据地,从1939年1月至1945年10月,抗大总校、抗大第一分校、抗大第六分校、抗大第匕分校、抗大太岳分校、抗大太行分校、抗大太岳陆军中学、抗大第七分校陆军中学先后和山西的几个根据地开办,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一所专门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的学校。毛泽东深知,抗日战争的胜利需要千千万万的干部,所以他对抗大情有独钟。本文搜集、整理了毛泽东给抗大的题词、书信等手迹共19件,其中相当一部分从未公开发表过。从毛泽东的各种手迹看,他给抗大的这些手迹虽不是为抗大所题的全部,但也堪称颇丰。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1日是抗大建校80周年纪念日。抗大,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党中央和毛泽东亲自缔造的一所革命大熔炉。她是听着抗战的炮声而创建,伴随着日本投降而停办。在历时近十年的艰难办学中,培养出10多万名文韬武略,英勇善战的将帅人才和出类拔萃的政工干部。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乃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抗大以其鲜明的教育方针、独特的办学模式、出色的教育成果,与中国的黄埔军校、美国的西点军校和俄罗斯的伏龙芝军事学院并称为国际一流军事院校而蜚声海内外,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抗大所凝结和锤炼的抗大精神更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伟大宝藏。  相似文献   

7.
回忆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纪念抗大建校六十一周年奚定怀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是抗日战争时期大批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是抗大的创建者和指导者,他在抗大集会上的多次讲演,反映着这一光辉历史业绩。抗日军政大...  相似文献   

8.
王连花 《党史纵横》2014,(12):28-30
正《红色中华》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所创办的第1份中央机关报,也是中央苏区发行量最大、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强的一份报刊。毛泽东对这份报刊的创办、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创刊阶段,他亲自为《红色中华》挑选了首批编辑,引导报刊确定正确的宗旨、任务,并为其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持;报社的成长阶段,他又密切关怀和经常指导报社的各项工作;更为重要的是,毛泽东亲自为《红色中华》撰写了大量稿件,阐述其革命思想,  相似文献   

9.
1948年3月1日,毛泽东在一次党内指示中指出:“我们不要抛弃那些过去和我们合作过,现在也还同我们合作,赞成反美蒋和土地改革的开明绅士。例如晋绥边区的刘少自、陕甘宁边区的李鼎铭等人,在抗日战争和抗日战争以后的困难时期内,曾经给我们以相当的帮助……”。刘少自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贡献之一,就是和牛友兰一起,创办了兴县农民银行,为解决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军政费用,支持晋绥抗日根据地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周洪双  罗金沐 《实践》2014,(9):35-35
<正>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兴则事业兴。"通过办院校来培养人才,是最有效的途径。抗大成立后,毛泽东亲自担任教育委员会主席,直接过问抗大工作,亲自审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并多次给抗大讲课,经常参加抗大活动。毛泽东说:"增加抗战力量的工作和方法很多,然而其中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是办学校,培养抗日干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抗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战争需要服务的原则,把战场融入课堂,把战例作为教材,探索出了一条边打仗边办学、在战争中  相似文献   

11.
刘云平 《党史博采》2013,(11):60-61
说到抗大,人们自然想到革命圣地延安。其实,早在1938年,中央军委就发出了抗大到敌后办学的指示。随后,相继成立了12所抗大分校,分批前往各根据地办学。抗大总校也在罗瑞卿带领下到达晋察冀边区。  相似文献   

12.
1937年1月20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在延安成立。抗战8年间,抗大共培养了20多万名党政干部,成为抗日战争时期革命干部学校的典范,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留下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抗大趣事。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在松滋县西南部的庆贺寺山乡,有一所按“抗大”宗旨、“抗大”精神办起来的学校——湖北省第四区简易师范。这所学校表面上是四区专员公署所办,实际上是在中共中央长江局董必武的指示下,由我党领导的一所培养抗日干部的学校。1937年2月,学校在荆州创办。1938年7月,专员兼校长的邵汉元任命专署秘书田绥祥(我党地下党员)为教导主任,代行校长职权。  相似文献   

14.
1938年5月,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指出;“红军时代的洪湖游击战争支持了数年之久,都是河湖港汊能够发展游击战争并建立根据地的证据.”时隔数年,以李先念为首的新四军第五师,在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中,再次纵横驰骋于河湖港汊地带,建立了几个以湖区为基地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其中包括以洪湖为中心的襄南抗日民主根据地,重现了洪湖游击战争的多姿多彩的画卷.  相似文献   

15.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其中央毛泽东主席提出了“八路军要到太行山区创造游击根据地”的指示。随后,朱德、彭德怀、杨尚昆、刘伯承、邓小平等党和军队的重要领导人,率领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一二九师等部队、机关,先后东渡黄河,开赴山西前线,相继转战到晋东南一带,开辟了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抗日根据地,并且建立了各级民主政权。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为宣传党的抗战主张,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抗日战争时期的经济思想张继勤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经济思想已趋于成熟。这些正确的经济思想和党在抗战时期的正确的经济政策,对于促进抗日根据地经济的发展和保证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一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实行了无比残暴的军...  相似文献   

17.
1937年1月,中共中央、军委、边区政府、中国工农红军大学迁往延安。为适应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同志是抗大的主要创办人,并亲自任教,讲授哲学、战略学,经常做政治形势报告,还多次给抗大的干部和学员做思想工作。当时在延安有个习惯,抗大每次集会,都有各级指挥员轮流值星,负责整理队伍,维持会场秩  相似文献   

18.
在陕西关中西部,有一个著名的历史古城——凤翔.它不但以出产西凤而闻名,而且也是西北的军事重镇,同时,又是我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的远外围地带.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活跃着一所以东北流亡青年为主的学校,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之为“小抗大”的东北竞存学校.东北竞存学校,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车向忱先生于1936年春在西安城内创办的一所私立学校.1945年抗战胜利后,车向忱校长来到延安,毛主席亲切地接见  相似文献   

19.
<正>抗日战争时期,杨国夫这个名字在清河、渤海军区老幼皆知,他带领八路军战士打鬼子,促生产,巩固了清河渤海平原抗日根据地,是我军一位身经百战、英勇顽强、屡建奇功的将领。挺进山东清河,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杨国夫于1937年12月被选送抗大学习。1938年5月初,抗大学习结束后,杨国夫与50多名干部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延安,向山东敌后进发。5月16日,杨国夫等经过艰  相似文献   

20.
<正>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领导对日伪的战争和反对国民党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的过程中,对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他提出了把根据地农业建设放在首位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还对根据地经济建设提出了许多具体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于挫败日伪的进攻、粉碎国民党的军事、经济封锁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建国以后的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抗日根据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