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南 《唯实》2022,(3):53-5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但是,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复杂性、不确定性的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压力进一步增大,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性日益增强,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崔玉斌  那丹丹 《奋斗》2013,(7):25-26
正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命题。与往次党代会报告相比,这次更加强调开放的质量与效益,更加注重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对未来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我  相似文献   

3.
经济     
2011年经济工作六项主要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了2011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二、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三、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协调性和竞争力;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4.
正毕节市七星关区通过狠抓民生项目、做好公共服务、绘制生态宜居蓝图、实施产业融合等措施,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绘就城乡融合互动、区域协同共进的美丽画卷。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空间格局和功能布局更加优化,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近年来,毕节市七星关区通过狠抓民生项目、做好公共服务、绘制生态宜居蓝图、实施产业融合等措施,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绘就城乡融合互动、区域协同共进的美丽画卷。  相似文献   

5.
胡敏谦 《实践》2010,(3):20-23
<正>2009年,内蒙古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和措施,整体经济形势企稳回升、日趋向好,继续保持了较快发展态势,应对危机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展望2010年,全区经济发展将全面复苏,经济总量将继续做大,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将会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6.
4月1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已初见成效,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形势比预料的好。投资增速加快,消费较快增长,国内需求稳步提高;工业生产逐步企稳,农业形势总体稳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金融市场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7.
《江淮》2010,(4)
<正>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魏建 《理论学刊》2008,(1):9-13
党的十七大报告确定了今后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那么,如何实现这个总目标?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革是提高社会生产能力三个基本途径,十七大报告正是从这三个方面构建了实现中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共和县是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当前,要努力使经济更加繁荣、生态更加良好、人民更加幸福、社会更加和谐。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本领,奋力闯出一片科学发展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这个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涉及方方面面,增强发展协调性也涉及诸多内容,这里仅就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作一些粗浅思考。  相似文献   

11.
对照十六大报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报告中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到底“新”在哪里呢?1·更加充分地体现了经济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指导思想。十六大报告强调经济发展要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反映了以往“又快又好发展经济”的基本指导思想。十七大报告中还专门强调经济发展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更加充分地体现了今后我国经济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指导思想。2·在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一年一度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备受社会各界瞩目!从2006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透露的各种信息可以明显看出,省委在追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贯彻发展是第一要务上的思路更加成熟;各级政府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明显增强,发展目标也更加实际,发展重点也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3.
执政党经济资源的建设状况对于执政地位的巩固有着更为直接的作用。经济资源建设的成效不仅为执政党进行资源分配、扩大调控空间创造了条件,而且有利于提高民众对政党的认同度。国外主要政党经济建设的经验借鉴主要包括:注重增加经济资源的总量,提高政党执政的绩效资源;注重经济资源分配的平衡性,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注重经济资源开发的创新性,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注重经济资源开发的协调性,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重视科技和人才对经济资源开发的作用,增强经济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张滨艳  刘畅 《实践》2009,(3):22-25
前不久,全区农牧业工作会议落下帷幕.我区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在连续几年的高基数上实现了非同寻常的新突破,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实现全区国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如何全面贯彻落实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各项部署、要求和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应对经济形势变化,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确保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围绕这些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郭启俊.  相似文献   

15.
多元共生是乡村经济业态发展和结构优化的基本价值理念,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共生发展思想的实践运用转化。推动乡村实现百业兴旺和多产融合,不仅是丰富创新乡村经济业态、促进乡村经济结构升级的内在诉求,也是激发乡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乡村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乡村经济全面振兴的现实要求。当前乡村经济振兴在业态发展和产业结构上还面临着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和现代化的程度亟待提高,乡村经济发展的业态和模式总体有待拓展丰富,乡村产业发展布局的协调性和融合性有待增强等问题。只有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转化推动农业发展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激发乡村经济增长活力、统筹城乡资源要素合理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完善乡村经济多元协同发展的保障体系,才能不断推进乡村经济业态发展与结构优化,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共生性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翻两番。对于西部经  相似文献   

17.
一、引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增强发展协调性、基本形成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机制、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做出了更加明确的部署。在城乡差距巨大的基本格局下,城乡协调发展,关键是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会议强调,明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经济工作,对于进一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巩固经济回升基础,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创造良好条件至关重要。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宋秀林 《探索》2011,(5):91-93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骨干和中坚,对科学发展全局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要实现国有企业的科学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树立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的基本思路,在具体工作中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好做强主营业务与做好非主营业务、保持经济增长与构建和谐企业、实现企业发展与促进员工全面发展、解决当前的困难矛盾与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管理制度、完成当前任务与规划企业发展战略、继承发扬优秀传统企业文化与塑造新型企业文化等六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强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明确“五个必须”和九项重点任务,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实现经济行稳致远提供了行动指南。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我们必须以更加积极的工作基调提信心、以更加协调的政策组合谋发展、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促落实,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