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大棚里、树桩上、石块上、花盆里,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束花石斛、鼓槌石斛……各种品种的石斛或枝叶繁茂或花开正艳。这是贵州大学石斛研究院,位于贵州大学西校区,占地30多亩,设有种质资源保护区、示范种植区、成果展示区、产品研发区。"石斛是生态产业、富民产业。"贵州大学副校长张大林介绍,为助推全省石斛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赤水市金钗石斛产业成了百姓的绿色银行,全市种植金钗石斛8.3万亩,年综合产值约9亿元,许多贫困户依靠石斛产业实现稳定脱贫。5月的赤水,万绿丛中多了一片红色,上万亩金钗石斛花竞相绽放,这是一年一度的采花期,也是百姓期盼的收获季。"丰产期的金钗石斛,每亩年产量可达到300公斤,每亩鲜花产量有100公斤。"看到成片盛开、娇艳欲滴的金钗石斛,赤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万恩  相似文献   

3.
正在发展石斛产业过程中,赤水市旺隆镇红花村的村民们深深地感受到的是脚踏实地、自力更生的精神。张明熙鼓励大家,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在赤水市旺隆镇红岩石斛科普示范园,经常能看见一位白发老人,他是赤水"金钗石斛种植第一人"、旺隆镇红花村原党支部书记张明熙。从自家试种3亩地开始,35年如一日,张明熙不断探索金钗石斛种植技术。跟随他的步伐,现在,赤  相似文献   

4.
坝上育苗,山上栽种,园内加工,盘活每一块山林土地,赤水市以坝区带动、山区驱动、园区联动,不断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料峭春寒冷,山中始放晴。赤水市石堡乡的丹霞崖壁上,金钗石斛爬满石块,预示着新一轮丰收与增值。坝上育苗,山上栽种,园内加工,盘活每一块山林土地,赤水市以坝区带动、山区驱动、园区联动,不断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魏一佳 《求贤》2021,(1):22-23
关键词:人才生态滨海新区着力加强信创产业人才生态建设,积极探索产业人才共同缔造新模式,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聚力发挥人才集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生态优化"四个作用",推动信创人才生态和产业生态一体化建设,助力打造"中国信创谷"。高水平建设,提升产业人才生态自我调节能力提升产业协同运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正农村产业一头连着农民钱袋子,一头连着居民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为了唤醒千年沉寂的土地,贵州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八要素",推动"六个转变",聚力农村产业大发展、大提升、大突破。从威宁"三白"到镇宁樱桃,从关岭牛肉到贞丰石斛,从湄潭茶叶到新蒲辣椒……围绕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品牌赋能打造绿色健康高地,贵州脱贫攻坚、同步小康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农村产业兴旺,脱贫攻坚才有希望,乡村振兴才可展望。农村产业革命是农村发展的强烈呼唤。  相似文献   

7.
正"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贵州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沿河自治县因地制宜种植茶业实现绿色崛起,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末的40.68%增至"十三五"末的65%。生态保护与产业创新发展双赢。不仅让贵州老百姓拥有了绿色健康生活的"幸福不动产",也成为群众的"绿色提款机"。深情回望,绿韵悠长。  相似文献   

8.
《党建》2007,(10)
中国花卉博览会,是中国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最广的国家级花事盛会,被称为中国花卉界的"奥林匹克",每4年举办一次  相似文献   

9.
正一、当前贵安新区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建设的主要现状(一)坚持生态理念,打造绿色经济积极探索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实现新区"绿色崛起";坚持高科技打造生态屏障。新区城市建设以"生态宜居"为指导,坚持高科技打造生态屏障。(二)选择低碳环保产业,引领新区产业集群升级新区坚持以"跳出能矿抓工业",从选择低碳环保产业的思路出发寻找产业突破口,在抢抓机遇的同时以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为指导,逐  相似文献   

10.
发挥好、发展好生态优势,推动后发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用好生态优势应有产业支撑,在贵州绿色发展进程中,不乏"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生动实践,发展旅游业、养殖业以及石漠化治理、生态修复等,都是"大生态"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期《当代贵州》所讲述的"大生态故事",都有其立足自身实际的绿色发展逻辑,值得细细品味。  相似文献   

11.
正从生态到产业,再从产业到生态,围绕"大生态",黔东南州做足文章、渐入佳境。165550公顷原始森林;2000多种植物品类;2900多条大小河流;27个省级生态乡镇……作为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黔东南州素有"绿色宝库""天然氧吧"的美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造就了助推经济发展的"绿色动力"。"十二五"以来,立足"大生态"长板优势,黔东南州牢牢守住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科学谋划,大力发展现  相似文献   

12.
正岑巩县大有镇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减四增"工作,用好用活"八要素",立足于"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中草药种植纳入该镇扶贫产业项目库建设,积极引进中草药公司到村发展山地铁皮石斛种植,通过土地入股、种植订单、雇工帮扶等形式,有效带动50户贫困户200余人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3.
正盘州,久负盛名的资源型城市,是中国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也因其煤炭储存量大、品种全,被称为"江南煤都"主煤仓。过去,手捧"煤饭碗"让盘州鼓起了"腰包",但传统粗放的发展方式也让这座城市吃尽了苦头,生态破坏日趋严重,煤炭市场一蹶不振。转型迫在眉睫。盘州市能源局副局长包乔发谈到,"转型并不是完全摒弃煤炭产业,而是要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建引领、生态立乡、科技创新、文旅融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通农村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之路。一、"立足生态"助推乡村振兴奋进如歌,春华秋实。厚植"生态底色",增添"环保亮色",是三十岗乡党委、政府坚持走的一条乡村振兴特色道路。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企业完成产值1083.9亿元,成功迈入千亿级产业行列,成为生态贵州孕育出的又一个产业新星。万山深处藏灵秀,多彩贵州出山珍。刺梨产品挺进市场、绿茶香飘世界、"老干妈"风靡全球……贵州生态特色食品正以强劲势头走出大山、走向大市场,这不仅加快了贵州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进程,而且有力推进了全省脱贫攻坚。近年来,为加快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贵州省通过完善省领导领衔推进机制,推进"双千工程"深度融合,实现工作链、产业链、价值链"三链合一",有力促进了生态特色食品产业高  相似文献   

16.
正重视"茶文化生产力",挖掘历史文化,培育"感知茶、认识茶、喜欢茶"的大众茶文化,把生产力激发出来,黔南力求做深、做透、做足茶文章。贵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强调,要立足生态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实际,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发展有技术含量、就业容量、环境质量的绿色产业,加快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绿色产业体系,提供更多优质生态的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7.
《共产党人》2013,(12):2-3
正宁夏吉德慈善产业园位于西吉县吉强镇水泉村和袁河村,规划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园区规划为生态修复区、产业商贸区和生态防护区"三个片区",园区北部凤凰公园为生态修复区、中部为产业商贸区、南部穆桂英公园为生态防护区。中部产业商贸区规划布局为特色农产品加工、轻工、电  相似文献   

18.
正贵州省农委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使全省乡村大地实现"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不仅事关贵州省农业农村的未来,还直接关系到全省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近年来,贵州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一定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7,(9)
<正>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是全球生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地处我国北疆的内蒙古,既有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科尔沁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绿色明珠,也有巴丹吉林沙漠、库布其沙漠、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等黄色"顽疾",是我国的"宽漠化重灾区"。  相似文献   

20.
贵州再出发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实现经济总量从长期靠后、奋起直追到赶超进位的历史性跨越,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将这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期,称为"黄金十年",这也是"十三五"时期贵州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里程碑意义的三件大事之一。"黄金十年"有温度、有厚度、有速度,有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以及三大国家级试验区建设等战略强力支撑,有"产业发展、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