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疫情之下,稳住企业才能稳住就业、稳住经济。作为经济运行的基本细胞,市场主体是居民就业的载体,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面对疫情的冲击,贵州及时出台了一系列财税、金融、外贸等方面政策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送去"真金白银"、解决燃眉之急,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序推进,实体经济活力迸发。  相似文献   

2.
友情评刊     
《北京支部生活》2009,(11):71-71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该通知进一步加大对困难企业的帮扶力度,允许同一企业再次申请稳定就业岗位补贴。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签订稳岗协议、落实稳岗责任、开发就业岗位、推动人岗匹配,全力稳住外出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基本盘,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月薪三千,食宿全包,培训合格立即上岗。""我们这里岗位多多,还购买保险,感兴趣的老乡可以过来填一份信息表……"6月17日,道真自治县劳务就业扶贫现场招聘会刚开始半小时,已经人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此《通知》的一大亮点是,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推动小型微型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创造更多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包括开设网店等,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相似文献   

5.
邓信开 《党课》2012,(1):67-67
北京市大兴区有搬迁镇9个,搬迁农民38216户。为了保障这些农民的长远利益,大兴区委创造性地提出了“四有”工作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创建“三个体系”,确保安置就业有岗位,即:建立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体系,出台了《大兴区关于促进搬迁劳动力就业暂行办法》及实施细则;建立全方位就业服务管理体系,并与驻区高校签订就业合作协议;建立多元化就业安置体系,形成了本地企业“腾”岗位、公益性组织“买”岗位等七种就业安置模式。  相似文献   

6.
《求贤》2010,(7):55-55
为进一步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关于调结构促转变增实力上水平促进经济发展的30条措施》,按照全市“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活动要求,天津市人力社保部门迅速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2010年度困难企业帮扶稳定就业岗位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7.
《求贤》2012,(11):43-43
智联招聘近同发布的《海归就业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企业HR或管理人士表示不会优先录用海归。不少知名企业的HR表示,他们在招聘时会采用统一标准,根据岗位需求挑选合适的人。  相似文献   

8.
政策顾问     
《党的建设》2009,(3):52-52
企业裁员20人需提前说明日前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岗位。规范企业裁员行为,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企业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需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意见后,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报告裁减人员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山东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等6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定2016年,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省残联等6个部门将各拿出1个岗位,定向招录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公务员。据悉,这是山东省第一次专门拿出公务员岗位,定向招录残疾人。《意见》要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要带头执行残疾人按比例就业政策,为残疾人提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未就业大学生群体研究报告》指出,未就业大学毕业生求职有六盼,即,最期盼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全国大学生就业动态信息系统、提高素质能力、提供就业见习机会、转变就业观念和政府提供就业专项扶助资金。这份报告指出,未就业大学毕业生对就业创业政策效果评价较低,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政  相似文献   

11.
促进就业扩容提质是《“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的重要任务,数字经济能够从家庭、企业、国际分工层面推动社会分工深化,为就业扩容提质创造新机遇。数字经济不仅能够通过加速灵活就业盛行、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造新职业新岗位、增加女性就业机会、推动重点群体就业驱动就业数量的增长,而且可以通过推动弹性办公、改善就业环境、优化就业结构、提高就业能力、增加劳动报酬驱动就业质量的提升。现阶段的中国,区域和产业内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全民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有待提升、劳动力供需不匹配导致结构性失业风险犹存、数字平台用工不规范、数字化就业服务体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部分数字化新职业的社会认同度不高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经济对就业扩容提质赋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为加速数字经济驱动就业扩容提质,需要通过加快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持续创造新就业岗位;通过加大数字技能培训力度降低结构性失业风险;通过规范数字平台企业用工加强从业者权益保障;通过构建数字就业服务体系提升新职业社会认同度。  相似文献   

12.
“5·12”地震后,青川县的恢复重建任务非常艰巨。县里抓紧时间兑现灾后就业和社会保险特殊政策,帮助企业恢复生产,扩大就业,为返乡农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县里挤出3万元资金慰问生活困难的返乡农民工,并印制了《致广大农民工朋友的一封信》,在全县返乡农民工中广泛发放和在人员集中地张贴,  相似文献   

13.
张卫国 《山西青年》2023,(8):172-174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现实中,高职毕业生存在文凭认可度低,人文素质相对较差和个性心理不稳定等不利因素,就业形势严峻。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政府主管部门应充分开发就业岗位、做好就业服务、确保政策落实落地,高校应优化服务载体、加强心理干预、完善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设置。同时,企业应转变用人观念,毕业生积极提高自身素养,全社会形成合力,共同促进X省高职毕业生充分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4.
正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就业都是最重要的工作。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我省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进一步做深做细做实援企稳岗、就业扶贫、毕业生就业创业等各项工作,全力以赴稳住就业基本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全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大援企稳岗支持力度加速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疫情影响之下,国内消费、投资  相似文献   

15.
报刊文汇     
要言辑录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 李瑞环指出:“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执政的要领是把最困难的人安排好,稳住群众、稳住人心、稳住全局的关键是稳住最困难的那部分人。各级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多想些群众冷暖,少想点个人“政绩”;多搞些“雪中送炭”,少搞点“锦上添花”。《摘自《工人日报》微型论坛“以德治国”并不等于“人治” 《中国党政 干部论坛》刊载 夏伟东的文章指 出,那种认为强 调“以德治国”是 对“依法治国”的 否定、是恢复到 “人治”、是一种 倒退的观点,是对“以德治国”的误解和曲解。 我们所强…  相似文献   

16.
国家提出三项措施确保今年新增就业岗位900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不久前宣布,国家将强化三方面的措施,以确保《政府工作报告》刚刚确立的今年新增就业岗位900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这一就业目标的如期实现。2005年全国高校招生政策新变化教育部不久前颁布了今年招生工作规定,按照规定,今年考生档案中首次增加了考生诚信记录,高校预留计划减少到1%。  相似文献   

17.
蓝芳 《求贤》2014,(6):46-49
国际劳工组织近日发布的《2014年劳工世界报告》指出,到20l9年之前,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仍将是全球就业市场的重大挑战,在对140个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形势深入分析后,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收入水平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8.
正减负稳岗扩就业第一时间推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矢志不渝,强化民生兜底保障温暖人心……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政策密集出台、扎实落地,一件件贴合民意的实事精心谋划、全面铺开,全力稳住民生"基本盘"。今年以来,贵州城镇新增就业5.67万人,外出务工人员204.3万人,新增劳动人口的生活保障亟待解决。受疫情影响,年初以来企业复工复产面临挑战,不少群众外出务工受阻,稳就业保民生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日报》7月13日刊登中国社科院专家张车伟的文章说,就业问题不能仅仅从就业角度来看,因为就业是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结果,是整个经济体系运行的一个结果。从根本上讲,解决就业问题,要从国家下一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着手。现在中国就业所面临的问题也和过去经济变化发展密切相关。过去我国在城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工和农村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迁移到沿海发达的城市地区,实现了就业岗位和人员的匹配。但现在我们看到东部沿海地区或者大城市中的就业岗位创造  相似文献   

20.
蜀事     
农民工进城务工方案年度目标:新增150万个岗位 在四川省最近出台的《2013年四川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工作实施方案》中,“做强产业促进就业”位列6项重点工作之首。.方案“量身定制”了农民工进城务工年度目标:新增城镇二、三产业就业岗位15027个,其中工业25万个、建筑业25万个、服务业100万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