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娇 《学理论》2012,(23):114-115
有组织犯罪是现在社会中一种高形态的犯罪,严重影响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威胁着人民的自由与安全。有效地打击和预防有组织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是我国长期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由于有组织犯罪的成因包括很多方面,包含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和法律等方面,可以说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系统。因此,从我国有组织犯罪的现状出发,设立特定的机构,完善我国有关有组织犯罪的法律制度和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于2000年11月30日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打黑除恶的专项斗争,把黑社会性质组织和各种恶势力犯罪作为重点打击对象。黑恶势力犯罪在主体、行为、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特定要素结构决定了其特有的属性,因此,在其防控措施上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相似文献   

3.
为期三年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即将落幕,行动重心将由惩处黑恶势力转型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使单向度打击升华为覆盖社会治理全领域、全环节、全过程,融合预防、控制、打击、矫治、教育等手段的多向度综合治理.该阶段,作为中国社会治理典范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应积极担负时代重任,发挥调动群众力量、营造社会氛围等优势,深入开展扫黑除恶常态...  相似文献   

4.
于阳 《理论探索》2020,(5):22-30
当前惩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面临严峻形势,黑恶势力犯罪呈现出犯罪活动日趋隐蔽化、犯罪手段日益"合法化"和向政治领域渗透的鲜明特点,客观上促成由"打黑除恶"向扫黑除恶的理性抉择与现实嬗变。扫黑除恶之政策优化体现为坚持法治思维、灵活运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厘清涉黑涉恶主体与行为的法律界限等三个层面。扫黑除恶之方式提升需要实现有别于"打黑除恶"的刑事政策转向,具体包括:始终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既要做到扫黑"零容忍",又要实现程序的正当控制;着力实现刚性刑事政策与社会力量运用的统一,实现"专治"与"共治"的有益组合;推进反腐败工作走向纵深化,逐步实现扫黑除恶与反腐败工作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我国有组织犯罪的特点及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组织犯罪被联合国大会宣称为"全球性瘟疫",我国刑事立法已予以确认.本文从侦查学角度精要论述了世纪之交的特定历史时期我国有组织犯罪在犯罪主体、犯罪时间、犯罪地点、犯罪对象、犯罪手段方法等诸方面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作了理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6,(49)
自今年2月22日全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开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公、检、法、司密切配合,一批称霸一方、为非作歹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和黑恶势力土崩瓦解。在过去的9个月里,各有关部门在中央政法委的统一领导指挥下,采取切实措施,推动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深入发展。中纪委、监察部下发《关于积极支持和  相似文献   

7.
刘伟  屈辰  何伟  胡佳丽 《瞭望》2020,(15):48-49
在广西永福县罗锦镇采石场,聊起此前垄断当地砂石市场的李佳黑社会性质组织被端,以及县政协原主席刘永祥落马,不少群众直言大快人心。横行乡里、欺行霸市、把持基层政权……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行业和领域,广西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西一手抓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一手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确保专项斗争在此期间声势不退、力度不减。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5,(47)
《瞭望新闻周刊》在采访中了解到, 由于法律、管理、保障、工作方法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目前我国“打黑除恶”工作面临十个方面的困难: 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备,而且刑法对黑恶犯罪量刑过轻。公安、检察、法院对黑恶犯罪团伙案件的证据认定、案件定性等方面意见不一致,对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处罚过宽,许多犯罪成员仅以个案予以认定,根本谈不上从严从重打击,客观上助长了黑恶势力的气焰,影响了对黑恶犯罪的打击力度。此外,我国法律对证人的保  相似文献   

9.
国际社会为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而制定的反洗钱法律文件,因国际反洗钱法律适用主体的有限性以及各国反洗钱法律规范内容上的差异性而收效有限。为有效预防和打击国际洗钱犯罪活动,应尽快推进反洗钱国际刑事立法的统一,加强国际间刑事司法协助,完善金融服务及相关立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犯罪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然而较长时间以来,我国刑事立法并未对老年人犯罪制定完整的从宽处罚体系。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弥补了长期以来立法的缺失,从法律层面树立了对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的原则,但仍有许多缺憾。因此,针对老年人犯罪的特点和我国关于老年人犯罪刑事处罚的实施现状,分析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机制,具有的理论和现实依据;从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人犯罪从宽处罚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跨国有组织犯罪亦日趋严重,对国际社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通过分析全球化对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影响,总结此类犯罪的特征,进而采用国内国际两种防控手段,有效预防和控制此类犯罪。  相似文献   

12.
家庭暴力犯罪是我国社会所面临的最普遍、最复杂,冲突最激烈,同时也是最为隐蔽的一个社会问题。遗憾的是,我国不仅缺乏规制家庭暴力犯罪的专门立法,而且现有的诸如《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民法通则》、《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这些相关法律条款对家庭暴力犯罪规定得也比较笼统、模糊,缺乏可操作性,无法为反家庭暴力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因此,应当制定打击、防范家庭暴力犯罪的综合性法律——《家庭暴力防治法》,设立"家庭暴力罪",规定罪责刑相适应的家庭暴力犯罪的法定刑,采取优势证据原则,引进外国的保护令制度,切实加强对处于暴力威胁状态下的妇女的保护,实施夫妻财产共有关系强制中止制度,使对受暴妇女的救济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邪教犯罪活动是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的一种反社会、反人类、反理智的极端社会行为,成为今天的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危险、最复杂的犯罪现象之一。作者从犯罪学研究的角度对邪教犯罪特点进行了分析,以期把握邪教犯罪活动的规律,有效地打击和预防邪教犯罪。  相似文献   

14.
传销犯罪在我国存在已久,目前总体上仍呈高发态势,不容忽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确立,立足于当前我国传销犯罪的客观实际,反映了国家打击传销犯罪的坚定决心,同时也体现了立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公安机关的精确打击提供了执法依据。然而,近年来公安机关在打击传销犯罪的实践中对某些概念和问题的理解存在困惑,影响到法律的准确适用。因此,在现有的立法框架下,有必要明晰这些疑惑和争议,以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一种社会危害性极强的犯罪。如何减少和预防黑社会犯罪,各国和地区都在作不懈努力。中国内地与香港法律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立法模式、黑社会组织的界定、罪名的种类及行为方式的规定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将两地的刑事立法进行比较和研究有助于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立法,共同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0月27日10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决定”。这为国际合作反腐败奠定了法律基础,也为我国遣返外逃腐败犯罪人员,追缴被非法转移国外的资产提供了国际法依据。一腐败行为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危害,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完善反腐败机制,预防、根除腐败犯罪。正确认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运作机制,对我国及时调整、改进现有反腐败法律机制,并参与国际合作打击腐败,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于预防腐败犯罪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目前,腐败犯罪越来越…  相似文献   

17.
对黑社会性质犯罪界定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修订的《刑法》根据当时社会上已经出现的一些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活动,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一章中增加了“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近年来,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呈现上升趋势,这一罪名的增加,为司法实践中打击该类犯罪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基本实现了立法者的目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活动也有了新的变化,我们有必要对《刑法》中关于该罪的相关规定作进一步的研究,科学地界定黑社会性质犯罪,以便有力地打击犯罪,维护社会治安。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反洗钱犯罪的立法中存在着上游犯罪范围过窄、洗钱罪的主体和罪过形式有限、缺乏专门的反洗钱法等问题,这些严重阻碍了金融和司法机关对我国洗钱犯罪的控制和打击。而从我国洗钱犯罪的现状看应有步骤地扩大上游犯罪范围,尽快制定出专门的反洗钱法,加强反洗钱的国际合作以有效地预防和打击我国日益高涨的洗钱犯罪活动,维护经济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黑社会性质组织是1997年修订的刑法新创制的法律名词,认定某犯罪集团是不是黑社会性质组织,最关键的是看其是否完全具备“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范围内以暴力、威胁、滋扰等手段,大肆进行敲诈勒索、欺行霸市、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这一属性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已具备了黑社会组织犯罪的基本特征,从本质来看,应该属于黑社会组织范畴。黑社会性质组织是高级的有组织犯罪集团,从渊源和属性上看,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主要是由既相区别又有联系的流氓恶势力和帮会组织构成。  相似文献   

20.
完善我国反腐败国际司法合作机制具有必要性与现实性。建议制定我国《反腐败法》法典,在国内法的宏观层面规定反腐败国际司法合作机制,并在宏观层面完善我国反腐败的其他机制;建议完善反腐败犯罪的实体规范,严密法网,具体包括扩大腐败犯罪的主体范围、完善贿赂犯罪的法律规定、进一步扩大洗钱罪上游犯罪的范围、设置更为严格的死刑量刑标准,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在法律上废除对腐败行为适用死刑;建议在程序法方面完善反腐败国际司法合作的程序机制,具体包括建立刑事缺席审判机制、完善我国的引渡制度、完善腐败所得追回与赃款的分割制度、确立资产追回程序中的推定制度、建立我国反腐败的民事诉讼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