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世纪桥》2014,(1)
延安时期是指1935年至1948年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延安领导和指挥中国革命的13年,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间最长的时期,也是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成熟时期。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并通过在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的实践,得到创新与发展。延安时期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充分适应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对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格 《世纪桥》2014,(1):20-21
延安时期是指1935年至1948年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延安领导和指挥中国革命的13年,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间最长的时期,也是党在思想理论上的成熟时期。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并通过在陕甘宁边区等抗日根据地的实践,得到创新与发展。延安时期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充分适应了中国的具体国情,对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重要成果之一,它不仅对新中国的成立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以后的实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选择和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构想是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自己的社会价值观进行调整的结果。正确认识这一历程,对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正确看待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国家治理和社会运行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运行的自发性需要国家治理的介入,国家治理能够调适社会运行的状态,二者相互作用并统一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从社会运行的视阈审视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治理现代化,它是对中国社会迟发展效应、中国社会转型、中国社会结构变动的应对,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整体"论、中共治国理政理念、中国现代化理论和中国社会治理理论的理性超越。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的乡村经济治理历经百年发展,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探索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曲折发展时期、战略性转折时期以及新时代全面发展时期,创造了一条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经济治理之路.100年来乡村经济治理的历史演进,为下一时期创新乡村经济治理方式提供了重要启示,即坚持"以民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对治理方式、治理手段的创新,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引领乡村经济治理.  相似文献   

6.
<正>曾鹿平在2016年第5期《延安大学学报》撰文说,1935年~1948年的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与新中国的诞生与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首先,延安时期是新中国的雏形,我国现行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及运行机制均可在延安时期找到其源头。其次,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理论飞跃,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  相似文献   

7.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党建理论日益走向成熟的重要历史阶段之一。在这一历史时期,无论是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还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都对"党性"问题作出了深刻的论述,如关于什么是"党性"的论述,关于为什么要讲"党性"的论述,关于怎样讲"党性"的论述等。今天,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回顾和学习延安时期党关于"党性"问题的这些论述,对于做好当前党员和干部的"党性"教育与培养工作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8.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是新形势下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推动"两新"党组织健康发展、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举措。系统总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开展的历史经验,深化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科学化规律的认识,是新时期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重要借鉴。为此,要创新党建工作理念,树立科学管理理念、注重工作质量和效益理念、树立党员合法正当利益需求理念;制定和完善"两新"组织党建制度,制定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立落实主体责任奖惩分明机制、完善党性教育学习常态化机制;构建系统化的党建工作体系,建立党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全面从严治党新的理论体系和建立社会资源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是新形势下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推动"两新"党组织健康发展、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举措。系统总结"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开展的历史经验,深化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科学化规律的认识,是新时期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重要借鉴。为此,要创新党建工作理念,树立科学管理理念、注重工作质量和效益理念、树立党员合法正当利益需求理念;制定和完善"两新"组织党建制度,制定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建立落实主体责任奖惩分明机制、完善党性教育学习常态化机制;构建系统化的党建工作体系,建立党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全面从严治党新的理论体系和建立社会资源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回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汲取中国优秀政治文化中的智慧成果以及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治理理论架构.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危机治理中,致力于对人民生命财产的保障是一脉相承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危机处理中的人权保障实现了伟大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11.
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在于不断丰富社会管理的方式、方法;创新社会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各种方式、方法的运用使社会管理的目标得以全面、有效的实现。社会工作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以其特有的专业价值理念、专业理论以及专业方法成为当前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少、结构不合理,社会工作管理体制不健全,社会工作发展的土壤不够深厚等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加强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建设,加大对社会中介组织的培育力度,以促进社会工作发展,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泰安市着眼于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针对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缺平台、社会工作人才参与基层治理缺载体等问题,将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纳入人才工作重点项目,积极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建设,全市88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启用社会工作站,形成了"五有"良好工作格局,加快了基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本土化"发展,完善了党建引领的社会参与基层治理机制,提升了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近现代中国的建设,是在城市发展与城市治理持续联动中不断向前的,许多决定现代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制度创新,是以城市为实践空间而形成的。现代城市的治理结构与治理体系的完善水平,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发展与现代文明建构的能力与水平[1]。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接管城市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是与实现现代国家建构紧密相关的重大问题,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历史性转变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本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热爱祖国与人民至上的有机统一、批判创新与求真务实的内在统一、集体协同与个人奉献的行为统一、科学探索与科学传承的价值统一是其鲜明特征。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不仅有利于增强中国共产党的科技领导力、完善社会治理制度,而且是应对中国科技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转变、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战略选择。进一步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必须进行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和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执政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成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且在《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24次提到"治理"一词,诸如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等等。这一理念创新的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管理创新的背景下,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性凸显。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性具体包括社会服务性、社会参与性、社会动员性、社会治理性、社会控制性和社会引导性。深入探索司法行政社会工作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引领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坚定历史自信,以奋发有为的历史主动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成功领导了延安社会革命,在新时代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从延安社会革命到中国式现代化,共产党人赓续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自信自强和守正创新,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实现了东方民族国家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了现代化道路根基;也创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为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意义;更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最重大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命题。自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三代领导核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实践中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开拓与顺利发展的过程,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深化的阶段。人民群众在一系列探索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可谓精髓,有助于加速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步伐,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共享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新时代理论创新的重要表现,是乘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反映了马克思政治哲学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与归宿,深入理解共享发展理念的政治哲学内涵,阐释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主体、共享的内容及其基本原则,将有助于推动探索建立一条内含公平正义的社会治理道路,发挥马克思政治哲学在当代中国社会制度框架中的指导作用,对实现中华民族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哲学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政党执政行为、凝聚广泛执政共识、引领政党稳健发展的具有科学性和发展性的思想体系。坚持执政为民、科学发展的根本理念是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律支配的唯一途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实践执政理念必须遵循的方法论原则。"四个全面"的重要思想,是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是新时期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指引,宣示了新时期新阶段中共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和纲领主张,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再升华和新飞跃,是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走向更加稳健成熟的光辉写照。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创新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原则、顶层设计原则、与时俱进原则、全面系统原则、以人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