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包含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逻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逻辑。伟大建党精神是由精神根基、精神内核、精神品格、精神旨归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整体,是新时代坚定理想信念的根本源泉、开展"四史"教育的生动教材、推进伟大斗争的强大动力和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新时代进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要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永葆党的自我革命的鲜明品格。  相似文献   

2.
发扬斗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是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世间奇迹的"精神密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中国共产党实践经验为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奠定历史根基;马克思主义对抗性矛盾与矛盾斗争性、阶级对抗性与阶级斗争、辩证否定观与革命批判等学说为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输送了理论养分。把斗争精神转为自觉行动要从创新理论武装、坚定信仰信念、增进人民福祉、投身实践锻炼四方面协同发力,不断夯实斗争的思想根基、涵养斗争的政治定力、激发斗争的内生动力、提高斗争的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固有品格与使命担当、新时代前进道路面临的错综复杂的风险考验决定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能弱化和丢弃斗争精神。这种斗争精神是进取精神、奋斗精神、担当精神、拼搏精神、亮剑精神以及危而不乱、临危不惧气势的综合体现。在现实实践中,共产党人发扬斗争精神不仅要保持清醒的制度自觉意识、利益自觉意识、矛盾自觉意识、方法自觉意识,还要在战略高度促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政治能力、铸牢担当意识、强化自我革命、增强底线思维,这样才能确保新时代伟大斗争不偏向、不跑题、有成效,且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相似文献   

4.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斗争史,斗争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展的伟大实践之中。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斗争精神是我们党战胜一次次风险挑战的精神密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生成有着深刻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其主要内容是心怀“国之大者”的格局情怀、主动应对风险挑战的责任担当、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的无畏勇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艺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必须主动投身伟大斗争、依靠人民开展斗争、自觉加强斗争历练、着力增强斗争本领,全力战胜一切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21,(8)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在重大疫情防控中坚守人民立场,从其理论逻辑来看,是对马克思恩格斯人民立场的坚守与遵循;从其历史逻辑来看,是对中国共产党成功历史经验的总结;从其价值逻辑来看,可以更好地解决疫情防控中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从其实践逻辑来看,需要坚持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抗疫理念以及加强对人民群众的疫情防控教育宣传。  相似文献   

6.
历史主动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优良精神品质,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认知具体化为遵循历史规律、把握历史大势的历史自觉精神,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历史规律的科学认识,持续增强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实现创造历史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感具体化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不忘初心使命的历史担当精神,表现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创造实现美好生活的各种外在善,实现创造历史的主体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意志具体化为保持历史清醒和推进自我革命的历史自信精神,表现为始终保持坚定清醒地向着崇高理想前进的道德意志和坚持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的道德品质,实现创造历史的实践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7.
面对国内外日益艰巨的重大风险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提出了新时代要更加自觉地发扬斗争精神的要求。准确把握这一要求,需要从新时代斗争精神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以及实践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梳理和回答。在生成逻辑上,新时代斗争精神坚持和传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基因,凝练和升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展现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统揽"四个伟大"的精神面貌。新时代斗争精神的科学内涵是:烈火真金的斗争风骨、坚持正义的斗争气节、抓铁有痕的斗争操守、敢于亮剑的斗争胆魄。在实践中,要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正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也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期,中国共产党必须带领人民持续开展伟大的斗争。但新时代我们党所进行的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呈现新的历史形态的伟大斗争。伟大斗争具有新的历史任务、新的方略设计、新的斗争重点、新的斗争内涵、新的斗争样态,要赢得这场伟大斗争的最后胜利,就必须自觉遵循伟大斗争的实践逻辑和基本规律,发扬斗争精神,讲求斗争策略,善用法治方式,把握斗争导向,坚持底线思维。  相似文献   

9.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有其基本演进脉络和逻辑动因。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的具体体现,是引领社会革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也是应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主动选择。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中国共产党需要发扬斗争精神,敢于自我革命;坚持群众路线,善于自我革命;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恒于自我革命;大力推进制度规范体系建设,保障和巩固党的自我革命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历史既是一部伟大斗争史,同时也是一部斗争精神的伟大创造史。在伟大斗争中,我们党发扬了“血战到底不畏惧”“艰苦创业不懈怠”“敢闯敢干不服输”“攻坚克难勇担当”的斗争精神。百余年来,党在发扬斗争精神的历程中明确斗争方向、凝聚斗争力量、把握斗争方法、树立榜样典型,为新时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刻,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战略意义,始终坚守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价值立场,正确把握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内涵特征,科学掌握新时代发扬斗争精神的重要方法,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洞察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党和国家事业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深刻总结我们党98年来在斗争中成长、发展、壮大的恢弘实践,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党员干部"为什么要发扬斗争精神、如何发扬斗争精神"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社会实践中,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不断增强斗争意识、坚定斗争意志、把准斗争方向、明确斗争任务、掌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艺术,继续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努力赢得新时代伟大斗争的胜利。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深刻领会新时代斗争精神的丰富内涵,深刻感悟发扬斗争精神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赶考”精神是在即将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形成的,凝结了毛泽东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忧患思考和清醒认知。毛泽东的“赶考”精神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先进品格、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以及勇于担当的历史自觉。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毛泽东的“赶考”精神,要永葆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忘人民“考官”地位,以永不懈怠的“赶考”精神破解“两个大局”的时代考题。  相似文献   

13.
《共产党宣言》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理论基础,涵盖了理论的渊源、历史的追因和未来的指向:“两个必然”赋予共产党人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上的重大历史使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明确了共产党人的最高价值诉求;《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原则和价值目标提供达致人类解放的基本原则,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坐标系和动力源。厘清《共产党宣言》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从历史逻辑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继承和发展;从现实逻辑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问题和现实导向的内在发展要求;从理论逻辑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历史和现实发展中逻辑自洽的辩证统一;从三者的整体逻辑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历史、空间和实践宏大叙事的必然发展结果。  相似文献   

15.
正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坚定理想信念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根本。一、内涵之维: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含义1.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统一。共产主义必将取得胜利的最高理想是共产党人奋勇前行中所遵循的基本坐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逻辑来看,列宁的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诞生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灵活运用,是关于无产阶级及其历史使命的理论的相关内容的继承和发展,是在领导俄国党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中,对其革命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从理论逻辑来看,列宁从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目的出发,坚持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论述了为什么要灌输、怎样灌输的基本理论和重要依据;从现实逻辑来看,列宁的灌输论揭穿了俄国经济派、修正主义、机会主义等错误思潮的面目,为工人运动开辟了正确的道路,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促进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胜利。列宁的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开展思想宣传和理论教育的理论基础和一般规律,在今天对中国共产党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70年是社会主义实践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基础上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新中国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有助于我们从理论思维的高度深刻理解新中国70年党和人民所做出的历史性选择、所进行的历史性实践、所实现的历史性变革、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更加自觉而坚定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杨俊 《理论视野》2023,(11):39-46
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是领导进行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党在领导进行改造客体同时也进行着自我改造,这些“改造”活动本质上都是在斗争中进行的,由此,发扬斗争精神就是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品质。新时代的发扬斗争精神,究其基本内涵,是指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社会革命实践中,应该具有的斗争意识、奋斗精神、敢于胜利和斗争准备等精神力量。发扬斗争精神与增强斗争本领相辅相成,在新征程上,必须正确地把握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政治立场、原则要求、目标方向和策略方法。  相似文献   

19.
徐中 《求知》2023,(2):31-33
<正>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固有的理论品格和实践要求,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号召全党同志牢记“三个务必”,包括“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是我们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华章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明确提出,在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其中第五条就是“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进行伟大斗争。惟其如此,中国共产党人才能坚定信念,在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要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坚持"破""立"并举的辩证理路,坚持以核心意识指引伟大斗争、以法治思维推进伟大斗争、以创新意识突破伟大斗争、以群众意识守住伟大斗争。要推动伟大斗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为价值立场。新时代,准确把握"伟大斗争"的内涵、方式以及立场不仅对实现"伟大梦想"具有鲜明的理论指导意义,更对阐明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具有实践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