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两大奇迹的创造与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密不可分。正因为中国共产党坚守了人民立场,忠诚担当了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使命,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过程中,凝聚起众志成城、无往不前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共同抗疫。当前,我国的疫情防控取得了一定成效,各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齐头并进。我们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诠释和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抗疫斗争中,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群防群治,全面发动群众。我国始终秉持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力所能及地援助其他一些遭受病毒威胁的国家和地区,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风范。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概念.并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立旗之基”,不仅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内涵.而且为我们深入认识“中国模式”及不断完善“中国模式”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中国以自身的独特制度优势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新发展,对于推进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体现为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优势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杨漫秋 《世纪桥》2021,(6):78-82
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长期稳定的背后,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与理念,并且符合中国社会实际和发展规律,能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学习借鉴,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彰显,今天中国创造的奇迹也坚定了14亿中国人民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中国自己发展道路的信心和理念。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90年奋斗取得的三大成就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中国政治、经济、法律等一系列制度的集中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它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一系列具体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集中体现为“五个有利于”。  相似文献   

7.
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的论述言简意赅,蕴含深意。深刻理解"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的精神实质,对于促进我国"十二五"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8.
童曙 《探索》2012,(5):18-22
胡锦涛总书记在7.23讲话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内涵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和系统的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特色的概括高屋建瓴、寓意深远,深刻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以及内在发展规律,为我们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方向。深入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的基本内涵、现实价值及其相互关系,对于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更加坚定的信念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张建平  张旭 《前线》2022,(4):66-69
我国制度型开放顺应全球化发展潮流,北京“两区”建设是我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抓手。北京将“四个中心”功能有机融入“两区”建设当中,进一步发挥其在京津冀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释放制度型开放的创新红利。北京作为我国制度型开放的先行先试试点城市,负有引领地区经济走向高水平开放道路的重要使命,在开展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先行先试中,不断聚集有利要素,建设高水平开放新高地。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2,(19):20-21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所蕴含的新思想,更加显示了这条发展道路的特点和优势。在拉美国家的发展出现危机之后,那种认为只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才是最完美的、是发展中国家必须效仿的唯一模式的观点,受到了质疑。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中国的发展道路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肯定。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有个逐渐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理论依据。西部大开发就是要把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西部大开发应当服从一个大局、借助两种手段、依靠三股力量合力推进。东部地区既要保持发展势头、推进工业化进程,又要帮助西部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形成东西联动、协调发展的格局,在发展中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刘少奇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教育改革设想,其主要精神就是要使教育制度同劳动制度紧密结合,从根本上克服并改变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教育制度与劳动制度相脱节的问题。尽管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还比较落后,教育条件也很艰苦,但是在刘少奇的积极推动下,这一思想在实践中仍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4.
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也具有时代的紧迫性。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才能巩固改革开放成果并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制度保障,才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必须坚持正确的目标和方向,要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结合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党通过国家机关实施对国家和社会领导的制度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加快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必须坚持正确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照搬西方模式,坚持解放思想、自主创新,不固步自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新概念,并将确立这一制度与开辟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起作为我们党90年奋斗创造的三大成就,强调指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开创工作新局面,赢得事业新胜利,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两个必然”是马克思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得出的基本结论。“两个决不会”是马克思于1859年1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它纠正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1848--1849年欧洲革命时提出的一些不正确想法,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过程,从而为“两个必然”奠定了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观点,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种永恒 《世纪桥》2020,(8):78-8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就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愿望的先进制度、正确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有效配合和支持"中国之治",成为治理国家与推动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发挥出巨大优势,关键在于其生成理路,具体表现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涵养。本文以制度优势为主线,从学理上系统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成理路,这对于认识和体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自觉弘扬制度先进性、坚定制度自信、强化制度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何自力 《前线》2023,(12):26-2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优势不断彰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在我国制度体系中,实行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制度,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实行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经济体制,实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构成了我国制度优势的根本来源。进一步深刻认识我国制度优势,在新征程上不断激发制度活力、凝聚发展合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念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成熟的标志.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又伟大地反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保证.这一新概念不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制度层面上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视角,而且对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李忠杰 《前线》2011,(8):10-12
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最大的创新性成果,是正式确认和使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制度体系”的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六个方面的内容,这是一个伟大的创造,尚需不断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