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随着党政融合的发展,党政联合发文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常态化工具,广泛存在于中国政府过程中的多个领域,可以依据职责权限的归属、联合发文的内容和联合发文的形式等标准,划分为不同类型。作为中国特色的党政关系下的产物,党政联合发文的运作动能主要有"一条主线、多个系统"的政治网络,"归口管理"的党政治理体制,以及横跨党政两界的"领导小组"机制等。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党政联合发文具有明显的功能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法律隐忧。因此,需要通过优化党政联合发文性质的判定标准、增强党政联合发文的法理正当性、加强对党政联合发文的备案审查力度与监督力度等途径,消弭党政联合发文中的法律隐忧,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混合性党内法规能不能作为概念存在?其与党政联合发文是什么关系?它因何"入"规?有没有必要"入"规?这些问题都与当前建立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协调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关系、推进依规治党等任务密切相关.基于对党政联合发文的实证分析可以得出,区分混合性党内法规和其他党政联合发文,把混合性党内法规纳入党内法规体系,并进一步规范其调整范围、制定实施、备案审查、清理等基本问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建设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实现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的基本条件.为此,还应当结合党内法规的形式和实质特征,合理控制党政联合制定混合性党内法规的数量,并明确混合性党内法规的边界,将其限定在党政机构统筹改革、党的直接管理、党政同责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胡东  于博洋 《行政论坛》2023,(3):138-143
行政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履行职能的重要载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保证宪法和法律法规正确实施、实现法制统一的重要制度安排,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精准认定是备案审查的必要前提,然而,程序外观说、实质内容说、制定主体说和个案裁断说等学说对行政规范性文件认定的能力不足,存在难以明确行政规范性文件范围,进而阻碍备案审查进行的困境。通过对现有学说的审视和检省,提出行政规范性文件认定的“三阶”模式,以“形式—实质—体系”的认定模式,重构“行政规范性文件”认定标准,为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奠定基础,有助于行政规范性文件褪去“恣意性”、重塑“规范性”。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规范性文件法治化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地方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制定主体过多、制定程序不规范、称谓混乱、质量问题突出、清理工作不及时、监督机制缺失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规范创制行为、完善备案审查制度、建立健全合力纠错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地方人大常委会对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的制度要求与审查实践遵循并强化着“个案纠错”的制度逻辑,重视个案文件的纠错结果,存在以个案效力限缩整体监督权能的问题。审查能力悖论导致实践中全面审查客观不能、撤销权虚置使得制度刚性被削弱、倚重客观法秩序而公民权利保障功能发挥受限等现实困境的存在,使得现有制度设计难以高效发挥“整体监督”的应然功能。因此,应尝试合理扩展备案审查制度的监督权能,进一步厘清维护法制统一、权力监督与制约、公民权利保障等多元功能的内涵并理顺其关系。进而,据其调试现行制度内容,通过优化审查方式、增强制度刚性以及加强信息公开等,保障地方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制度的有效运行和实效提升。  相似文献   

6.
胡东  王冲 《理论探讨》2023,(2):38-43
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是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维护党内法规制度的统一性、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具有重要作用,对于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随着东北振兴战略深入实施,H省完善党内法规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对不适应振兴发展需要的党内法规进行集中清理,对新制定的党内法规建立直报制度,实行“双报双审双反馈”制度,对备案审查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突出问题及时作出提醒和指导,在结合推进振兴发展实际过程中运用好备案审查制度,通过创新完善备案审查联动机制、反馈机制等不断探索新模式、新方法。目前,党内法规备案审查机制与推动振兴发展的联动性还存在不足,应进一步健全备案审查基准体系、完善备案审查与执行评估的联动机制、构建备案审查考评体系,从而真正促进党内法规对振兴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地方立法的若干缺陷及其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31个省级人民政府均已通过地方立法建立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这些立法存在诸多缺陷,必须进一步予以完善:一是缺乏完整、统一、合理的审查程序;二是备案审查程序缺乏刚性的期限规定或周期过长;三是审查标准不够完备、不便操作或过于简单;四是有关自行纠正建议和处理决定的规定不够具体、明确;五是未妥善处理好与行政复议一并审查制度以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制度的衔接关系.  相似文献   

8.
党内法规备案审查标准是备案审查机构审查党内法规的依据与行为准则,关系到党内法规体系的统一和完善。现行的党内法规备案审查标准在科学性、系统性、操作性方面尚存在一定缺陷。审查标准规定是否科学详细,直接影响到备案审查制度的价值与功能。应当完善党内法规备案审查标准,建立一个以政治性审查为基础前提、以合法性审查为本质要求、以合理性审查为价值追求的、灵活、系统、科学、适当的多元化备案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9.
由于受干部管理体制机制和党政"一把手"特殊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工作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点,主要是监督制度不完善、监督主体缺乏必要的独立性、党政"一把手"赋权过重、监督工作方法滞后等问题。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核心是对"一把手"权力运用的监督,应将上级监督落到实处,把"人"管好;科学设计权力运行监督制度,把"权"管住;完善纪检监察监督机制,把"事"做好,从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要求上规范和监督党政"一把手"权力运行过程。  相似文献   

10.
前置审查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在规范性文件监督制度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它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但人们仍对之存在不少置疑,本文对前置审查的必要性、法律依据、前置审查与备案审查的关系、政府规范性文件是否需要前置审查、怎样提高前置审查的质量和效率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农村党建新课题:重点解决农民党员政治入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党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也是维护农村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农村部分党员政治信念淡薄、政治意志衰退等问题日渐突出。在坚持思想入党原则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党员政治入党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重点提高农民党员政治素质,已经成为加强农村党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建国初期的“三反”运动特别是对刘青山、张子善一案的严肃处理是中国共产党塑造自身政党形象的一个重要举措。刘张案暴露了“机关生产”的普遍性和它存在的腐蚀性,中国共产党开始采取措施切断权力和财富的直接联系。以群众运动的方式来开展“三反”斗争是当时党内纯洁力量的共识,人民群众被动员到新的政治实践中来,体现了让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意义。严肃处理刘张案,中国共产党展示了这样一种政治姿态,即坚决地和国民党作风划清界限,自觉地接受人民的监督。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源泉在人民群众,根本价值追求是为人民群众。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党是在坚持群众路线的实践中不断壮大的。群众路线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是不断经受考验和化解危险的传家宝。群众路线常讲常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群众路线问题不可能完全解决,只要党长期执政,那就必须不断进行群众路线教育。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书写出一部领导人民群众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在不断征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中创造伟大历史成就的光辉史诗。在与困难作斗争的艰辛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自信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坚定地依靠和团结人民群众,在困难中独立自主探索本国发展道路,在革命性锻造中使党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总结和继承党领导人民群众征服困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把历史上党领导人民群众征服困难的经验转化为推动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强大力量,在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重大成就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党内监督就是依照党章和国家法律法规,通过检查、评价、揭露、举报和处理等方式对党员干部的道德水平、党员权利的保障落实、党规党纪的执行情况、领导干部运用权力等情况进行的监察和督促,其核心是对权力运行进行监督。目前,党内监督的体制和机制还不够完善,因此要从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考核方式上入手,加强党风廉政教育;从监督机构改革、智能化防腐等方面入手,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党外监督的作用。纪检监察部门要开创性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的合力,加大对重要领域、部门和岗位的监督,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16.
为加强执政党纯洁性,列宁结合苏俄政治建设实际提出了"加重对党员判罪"思想并贯彻在司法实践中。列宁思想的实质就是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过程中,反对执政党成员特权,反对腐败,加强纯洁性,从严治党。这一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局部执政时期所继承,在全面执政后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实践中得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加重对党员判罪思想对党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反对特权,重申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政治准则;明确责任,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意识;严明纪律,加大对违法党员干部的惩处力度。  相似文献   

17.
村民自治实践中两委关系及冲突解决模式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委关系作为村民自治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立足于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将纷繁复杂的两委关系归结为四种类型,并提出了四种相对应的冲突解决模式,旨在探讨两委冲突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8.
先进性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一项根本性建设,它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关系着这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即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能否更加巩固和继续发展,关系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能否更加巩固和执政地位是否坚强有力。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这样认识党的先进性建设问题,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确确实实地落在实处,达到通过党自身的先进性建设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目的,实现坚持和发展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唯物史观是共产党人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确立正确党史观就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认识和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而得出正确的观点。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在百年奋斗进程中形成了三个历史决议,一以贯之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的曲折;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中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守正创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系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三个历史决议确立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正确党史观。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建设改革与创新的指导思想,其蕴涵的理论、思想内容对完善党的意识形态、实现党群关系和谐与党内和谐、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等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