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人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根本出发点,是党领导与执政的根本所在。中国共产党始终从党的领导和国家建设两个维度来凝聚人民,促进人民的团结,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民的重要法宝,人民政协是党创造人民联合与团结的重要形式;政治协商是党以民主的方式创造人民团结的重要机制。党的领导是党执政的前提,而党的领导只有在创造人民团结与联合中才能得到真正实现。这决定了以团结与民主为主题的人民政协对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增加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具有决定性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7,(2)
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到执政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进行了改革开放,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一是源自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二是源自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够关心人民群众的冷暖安危,能够凝聚人心,能够凝聚力量。能够了解人民诉求,听取民意,解决民生问题,这样才可以赢得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相似文献   

3.
马廷礼 《党的建设》2021,(7):102-103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把"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作为"九个必须"的历史启示和根本要求之一,强调"爱国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自1925年甘肃建立中国共产党组织以来,甘肃统一战线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坚持党中央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省各族儿女,进行了艰苦而富有成效的工作,为我省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4.
正十八届四中全会在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基本原则,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这个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了基本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  相似文献   

5.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自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以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珍贵的革命历史档案,真实记录了我们党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见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心使命,记录着人民点滴而朴素的幸福生活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及其价值观,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百年奋进史的深沉记忆和炽热情感,是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和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程中形成的爱国、奋斗、担当和献身等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7.
燕传林 《世纪桥》2015,(2):23-25
政党执政是当今世界的普遍现象。执政党执政与自身建设有其基本经验和客观规律。遵照党执政60多年的经验得失,遵循执政党建设规律,笔者认为,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党建设的重点是加强执政品行建设。"执政品行建设"这一概念为本文首次提出,人有人品,党如其人,人需要加强品行修养,党要想长期执政,要想真正赢得人心,也需要不断加强执政品行建设。惟有如此,党才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永葆执政党的地位,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极其鲜明地向世人昭告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所形成的民主从来不是狭隘的一党一派之民主,成为近现代以来中国民主最完整最彻底最集中的体现。正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高扬起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为全国人心之向往,成就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地位,加速了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进程,奠定了当代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政治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15,(10):15-19
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正式颁布,自2015年5月18日起施行.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号召后,如何通过宣传中国梦凝聚人心、感召人民就成为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闹革命、搞建设、抓改革,根本要旨在于服务人民,基本方法在于依靠人民。要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理想,必须用中国梦的内在精神凝聚人心、感召人民。  相似文献   

11.
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站立起来"①,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之所以能够根本"改变历史方向和国家面貌"②,完全是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胜利进行的两大革命:"一个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夺取全国政权";"一个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设社会主义国家"③.  相似文献   

12.
张晓峰  张璐露 《奋斗》2013,(4):22-24
正"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传统。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全党同志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相似文献   

13.
<正>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文化,它不仅仅包括革命遗址等物质文化,还包括对这段革命历史进行讴歌的精神文化。红色文化根植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光荣岁月,它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英勇顽强、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的生动体现,即使在和平时期的今天,也是激励人心、凝聚共识、增强认同的力量源泉。绚丽多姿、荡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完善党的执政建设,构建起由执政目标、执政道路与执政能力组成的逻辑统一的整体性执政构架,并制定与实行了一系列正确的执政策略。党的执政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这一目标的策略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五大发展理念"。党的执政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这条道路的策略是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策略是加强"五个维度"的党的建设。其中"执政能力"是保障,"执政道路"是根本,"执政目标"是方向。这三大建设要求中国共产党要正确处理好政党、国家与人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范瑞红  赵拓 《世纪桥》2012,(1):19-20
近百年建党大业,九十载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鲜明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顽强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旗帜与信仰,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思想建设的核心内容,对不断提高共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加强、改进和完善党的建设,树立凝聚团结的社会价值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引作用与凝聚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论述,科学诠释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生形成、基本定性、建设路径和时代价值等问题。他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在我国"有根、有源、有生命力",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谛,其基本定性"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的重要体现";建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须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这些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体系,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为人类追求更高质量的民主提供了中国智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承担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为了完成这个历史使命,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宝贵生命。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继续承担好这个历史使命。九十年来,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在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伟大光荣正确,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领导和组织这场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从在革命根据地、解放区局部执政的党成为执掌全国政权的党,担负起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国家、新社会的重任,党的历史也揭开了新的篇章。根据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基本精神和原则,笔者以为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地方历史的编写应注意研究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不同时期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理论,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在先进理论的指导下,执政目标、执政思路、执政方式等随着社会发展发生着深刻变化,执政能力随之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六十多年的时间里,围绕"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相继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目标。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转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人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实践勇气,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从"高度民主、高度文明"演进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对新时期各个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加以分析研究,能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