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夏市地处国家确定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是甘肃省58个贫困片区县之一,2013年初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943户、2.51万人,5943户,贫困发生率27.83%。近年来,临夏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一号工程",坚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双管齐下,创新开展"以德扶贫",精准实施"扶德、扶志、扶智"帮扶举措,因户施策、因人施法,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蹚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20,(9)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需要"扶志"与"扶智"相结合,扶贫困户之"志"与"智",实现"志智双扶",发挥贫困户在脱贫攻坚中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本文着重从脱贫攻坚中"志智双扶"存在的问题"、志智双扶"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志智双扶"在脱贫攻坚中作用的路径探索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收官之年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已进入决胜阶段,迫切需要在贫困问题上加快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步伐。文化扶贫作为扶贫扶智和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着眼点,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必由之路。传统扶贫过程中文化的力量日渐凸显,但仍存在扶"志"动力不足、扶"智"基础薄弱和扶"制"条件匮乏的困境。因此,文化扶贫要紧密结合精准的特点,做到目标精准,满足农民主体真实诉求;制度精准,构筑全面合理保障机制;措施精准,促进多方主体协同参与,真正实现文化软实力带动下的贫困村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与坚固堡垒,扶贫工作的方法路径正在不断实践创新并且需要进一步创新,形成多元化的扶贫工作开展路径,构建全方位的贫困户脱贫保障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添砖添瓦。一、扶志: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扶贫要扶志,以扶贫扶志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在帮扶困难群众改善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改造贫困群众的思想世界精神风貌,唤醒贫困群众作为最广大劳动者的劳动激情与脱贫意识。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9,(12)
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是一条主线。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深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贫困问题是重点,在顶层设计逐渐完善的情况下,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是重中之重。政策宣传、乡风文明建设、技能教育培训、制度保障对于激发内生动力尤为重要。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助力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科学社会主义》2021,(1):36-42
习近平的扶贫方法,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反贫困思想,又发展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扶贫方略,也借鉴了中国古代的扶贫经验,还是对我国贫困治理现状富有针对性的关照。习近平的扶贫方法,主要表现为"扶志"结合"扶智",以思想脱贫为先导的方法;"中央"统筹"全局",以党的领导为引领的方法;"精准"帮扶"对象",以精准扶贫为抓手的方法;"输血"转向"造血",以可持续发展为动力的方法。习近平的扶贫方法,既为教育扶贫工作提供了创新观念,又为干部扶贫能力提升提供了有效方针,也为扶贫产业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还为破解脱贫攻坚难题提供了优化路径。尤为重要的是,习近平的扶贫方法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关俏俏  王靖  陈晨  张斌  白佳丽  翟永冠 《瞭望》2020,(15):26-27
扶贫、扶智、扶志的工作队是脱贫攻坚战场上的领头雁,在他们的带动下,一批扶贫车间、扶贫产业建起来了,一方贫困群众富起来了。如何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扶贫工作队的发展经验要记下,扶贫长效机制要留下,更重要的是,脱贫群众要成为自己的发展工作队。  相似文献   

8.
文化驱动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它以文化的力量,改变贫困人口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提升其生存与自我发展能力。新时代精准扶贫工作,必须重视文化驱动作用,把扶教育、扶精神、扶意志、扶素质融入精准扶贫工作全过程,革新贫困人口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激发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的内生动力。要着力加强乡村文化教育、发展文化产业、丰富贫困人口精神文化生活,使文化优势转为经济优势,充分展示文化驱动精准扶贫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9.
精准扶贫是我国贫困治理的指导性思想,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的必然要求。华西村作为发展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的典范,坚持"先富带动后富",认为"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在创新扶贫路径方面积极探索和尝试精准扶贫模式:实施"帮带扶贫",方式由间接向直接转变;实施"智力扶贫",目的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实施"产业扶贫",行为由短期向长期转变。华西村正在拓展一条精准精确、扶智扶人、产业驱动、合作共赢的扶贫新路,为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新经验。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介入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是多元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以政府主导的扶贫模式存在精准扶贫团队专业能力欠缺、民族地区贫困群众主体性不足、贫困对象缺乏精确认定等问题。与其相比社会工作在资源链接、助人方法、助人理念等方面有自身专业优势。在精准扶贫的具体介入工作中,社会工作者采用多元化的介入策略,将项目运作与培育社会组织相结合;将扶贫、扶智、扶志三者相结合;将外展服务与社会服务整合相结合,共同促进民族贫困地区精准脱贫。同时,社会工作者在对民族地区扶贫的介入中应注意文化敏感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甘肃省卓尼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藏族人口占63%,是藏汉文化的交融区。近年来,全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把扶贫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推动群众“口袋”和“脑袋”一起富、“物质”和“精神”双脱贫,为乡村振兴强根铸魂。  相似文献   

12.
贫困首先是一种区域现象,区域理论成为旅游扶贫的基础理论.用区域理论来理解旅游扶贫,首先,旅游业发展是扶贫的基础;其次,"扶"是手段,包括"扶业"、"扶人"和"扶地"三方面内容;第三,"贫"是扶的对象,既指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又指经济贫困和文化贫困,实质是区域的欠发达状态.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建立贫困人口参与机制、产业整合、区域合作是区域理论视野下"旅游扶贫"的四项基本手段,是促使区域贫困状态向可持续发展状态转变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3.
柳昌林 《瞭望》2016,(15):47-47
海南想三年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必须高度重视“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的省情要害。即使拥有青山绿水、沃土遍地,人智不扶、穷根难除,  相似文献   

14.
寻乌县位于江西东南端,居赣、闽、粤三省交界处的东江源头,是革命老区,属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地区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寻乌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在文化扶贫上精准发力,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2019年4月28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寻乌县脱贫退出,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截至2019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51377人降至246人,贫困发生率由18.9%降至0.09%,69个“十三五”贫困村脱贫退出。  相似文献   

15.
习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精神扶贫对推动扶贫整体工作具有基础性作用。但部分贫困户多年来扶而不起、帮而不富、助而不强,与其心理因素紧密相关。为了摸清灵璧县精神扶贫工作开展状况,查找问题和不足,研究解决的对策,我们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调研,总结了相对成功的经验,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由此提出以下建议:规范机构设置,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增进双方情感,务求扶贫实效。  相似文献   

16.
文化在脱贫攻坚中不可缺位,而且其作用和意义是基础性的可持续性的,深情书写脱贫攻坚实践的小说《高腔》和《迎风山上的告别》就充分揭示了文化如何助力脱贫,进而从根本上祛除贫困。文化在脱贫攻坚中要以发挥扶智与强志为出发点,重在"富脑袋";在脱贫攻坚中要着力焕发文化的力量,以文化助力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政府在文化脱贫攻坚中发挥主导作用,与其无止境地"送文化",不如实实在在地鼓励农民"种文化";要在官产学研中形成对文化扶贫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某些共识。  相似文献   

17.
《民主》2018,(4)
正教育扶贫肩负着双重任务:扶智与扶志。教育扶贫的投入具有生产性,中等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投入产出比最高,是离农村贫困人口距离最近的教育类型。国际经验表明,一个国家较低的社会阶层从职业教育中获益越多,工业水平就越高;职业培训越普及,收入最低的就业者在社会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就越高。中等职业教育在脱贫攻坚中本应大有作为。但从我们的调研情况看,其作用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8.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我国部分地区相对比较贫困,为此,从中央到地方都采取了扶贫攻坚措施。但令人始料不及的是在某些地区帮困是越帮越困,扶贫也是越扶越穷。究其原因,还在于不少贫困人口不愿劳作,坐等救济。这种扶贫解困非但达不到治穷致富之目的,反而滋生了贫困地区的依赖和惰性思想。所以,笔者认为扶贫不应仅限于有形支援,还要多给予一些精神扶持,扶贫应先扶志。因为,“志”是立业成事的基础,是人的精神支柱。扶志第一应扶“奋发向上”之志。贫而失志、缺乏信心、垂头丧气、一蹶不振是长期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思想桎梏。要帮助…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是云南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回答了"扶持谁、谁来扶、如何扶、如何退"核心问题,以"直过民族"为重点,通过科学有效责任体系、内生型脱贫机制、精准施策创新扶贫模式和打造社会大扶贫格局,不仅实现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贫困人口发展能力提升,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而且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一些贫困旗县乡村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深化脱贫综合效应,在壮大集体经济、扶智扶志、美丽乡村建设、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