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践》2020,(7)
正社会组织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主体之一。当前,广大社会组织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中明确职责使命,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工作能力,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贡献应有的力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作出了科学定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级各类社会组织主动作为、攻坚克难,以社会慈善力量为主  相似文献   

2.
建设服务型政党是十八大对党的功能的重新审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任务的主要内容之一。建设服务型政党需要人民参与,因为人民参与服务型政党建设是其题中应有之义,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可以参与建设服务型政党,因为其主客观条件日趋成熟。人民参与服务型政党建设的领域主要包括参与党员干部的选举、党的决策过程、对党的民主监督及党的社会服务活动等。人民参与服务型政党建设应做到坚持党的领导、有序参与,同时我们党应健全参与制度、发展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3.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就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政法战线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新时代政法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强调,希望全国政法战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四个意识",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工作预见性、主动性,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加强过硬队伍建设,深化智能化建设,严格  相似文献   

4.
正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司法机关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政法战线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之剑,以实际行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决不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决不允许滥用权  相似文献   

5.
正"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中,从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从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到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参与式治理的构架下对素质展开层次分析,提出了公共生活参与素质的新理念,凸显其作为型塑公民的核心角色和支撑分享式发展的要件.素质提升和公共生活参与氛围的形成,是一个习俗转换的过程,即要从熟人文化走向公民文化.为此,需要拓宽眼界和转换不发达心态,构建城市和社区公共生活参与平台,通过公民教育、能力建设和制度激励等教化过程,来积累参与素质和推进优良的公共生活.  相似文献   

7.
任君 《奋斗》2020,(23):22-23
<正>2020年第22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文章围绕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夯实中国之治的制度根基;坚持顶层设计和法治实践相结合,提升法治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效能两个层面,提出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积极作用,要着重把握提高党依法执政能力、以法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发挥法治对改革发展的作用、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等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如何实现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不仅仅在于治理与管理的语义差别。理解国家治理是理解社会治理及其发展走向的前提,国家治理的制度化取向为社会治理的推进路径奠定了基础。社会治理的制度化取向是民主化制度安排和法律法规安排,需要解决制度、法律、法规之间的合理关系。构建社会治理的民主化合理路径,需要解决多元主体互动、合作的行为关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很显然,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逻辑联系,法治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前提,又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保障,没有法治,就没有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法治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带来的广泛政治参与提供秩序保障,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条件下的政府行为划定明确而合理的界限,为国家治理的各项制度的创制和废止提供合法性保障,是国家治理实现社会正义或公正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虽然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国家政权是人民的政权,但是权力也必须受到监督。而且这个监督必须是人民群众对国家权力的监督,如果没有这样的监督,就无法保证国家权力机关真正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相反,没有人民群众对国家权利机关的监督,理论上的人民政权也完全可能用掌握的权力为个人或者小集团或者某些既得利益集团谋取利益,而置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于不顾。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之一,就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这句话同样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我国实行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另一个是这  相似文献   

12.
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钟知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把依法治国提到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的高度,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用“法治”替代“法制”,虽然这两个概念只有一...  相似文献   

13.
<正>社会组织是除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方组织,具有非政府性、非营利性、公共性与志愿性等特征,是推进我国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参与者、实践者。远安县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东北部,县域面积1752平方公里,辖6镇1乡,18.9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远安县培育了一大批社会组织,他们主动作为、积极开拓,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截至2022年6月底,远安县已拥有社会组织149家,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共924人,党员总数321人,已建党组织的社会组织93个。本文通过对远安县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路径进行调查研究,希望为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人民社会"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对"人民"和"社会"分别都早已熟悉,但对把它们合起来形成的"人民社会"概念却是陌生的。"人民社会"的概念基本上是这次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创新出的产物。"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治理新常态的形成。"人民社会"就是一个"人民"+"社会"的概念,是一个超越和优越"公民社会"的概念,是一个走向整体"人类社会"的概念。其中,"人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体,"社会"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体。关键在于,"人们"是否就是"人民","聚集"是否就是"社会"。而政府的作用就在于,尽快、尽准和尽善地把"人们"变为"人民",把"聚集"变为"社会"。  相似文献   

15.
正【内容简介】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示精神为指导,以总结经验、面向未来、为中国探索长治久安之道为主题,以中国传统治理的历史经验、中国革命的遗产、新中国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为视角,李零、金一南、胡鞍钢、潘维、韩毓海、李稻葵、温铁军、张文木、邓小南、杜晓勤、李玲、张宇、卢周来13位享誉国内外的  相似文献   

16.
十九大报告关于"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内容,思想深邃,字字珠玑,既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的经典文献,又是一篇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行动纲领。从"马克思主义阶级属性、党的初心、小康社会、中国历史"四个维度来理解十九大报告关于"民生和社会治理"的精神实质,我们会得到更加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大部署。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时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在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的历史征程中,研究探讨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重要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18.
正让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青海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定要高度重视,全力抓好。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现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也是青海民生建设关键期。我省结合省情作出了一系  相似文献   

19.
颜宏阳 《奋斗》2013,(8):22-23
正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的美好追求,也是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就深化改革问题再次强调要"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这一论述再次向我们展示了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为每一个人创造全面发展机会的坚定决心。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5,(4):57
<正>2014年以来,正镶白旗人民法院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抓手,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认真履行审判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2014年,共受理案件630件,审结398件,一审服判息诉率达93%,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为100%。严格依法依程序办案,审结各类刑事案件22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