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列宁根据革命理论和革命实践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使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第一次真正走向全世界。列宁的意识形态思想启示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原则,培养革命思想家;坚持意识形态的党性原则和阶级性;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制度建设,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在实践中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使其成为治国理政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9)
列宁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不但是列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列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包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需要向人民群众进行多种形式的"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利益和诉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尤其要做好党的建设这个核心工作。列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启示我党要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我们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3.
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共产党面临着维护和巩固苏维埃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为战胜仍然强大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并结合俄国实际进行了创造性地发展,形成了系统全面的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坚持和改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保证;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核心;加强共产主义宣传教育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满足群众利益,赢得群众信任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根本。列宁意识形态安全思想对新时代中国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网络是意识形态斗争的新战场。近年来敌对势力利用网络技术优势,通过网络渗透、造谣生事等手段,攻击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妄图从思想源头上对我中华民族拔"根"去"魂",彻底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武装思想,坚定"三个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意识形态发展,抢占网络空间制高点,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  相似文献   

5.
布哈林作为俄共(布)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创造性地提出了"意识形态性劳动"概念,拓展了意识形态概念的思考维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纵观布哈林意识形态思想,马克思的精神生产劳动理论、物化理论以及列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其主要理论渊源;意识形态概念与特征论、属性与存在论是其主要内容。不断进行意识形态理论创新、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心理是布哈林意识形态思想的重要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是蕴涵科学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的理论和世界观,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和终极使命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不断提升影响力,才能最大限度地担负理论指导实践的神圣使命。坚持科学价值意蕴、人文价值意蕴和实践价值意蕴相统一原则,既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正确导向的需要,也是体现无产阶级政党本质属性和宗旨、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对新时期灌输教育的再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列宁创立的灌输理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支撑点。思想政治工作中如何坚持科学灌输理论 ,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在新世纪里 ,对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教育理论 ,我们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要使科学的灌输理论在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革命作用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关于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和宗教的、哲学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中间因素"的思想,为后人研究社会心理提供了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普列汉诺夫在恩格斯"中间因素"思想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心理是居于经济关系、政治制度与思想体系之间的"中间环节"思想.这不仅是时恩格斯"中间因素"思想的坚持和发展,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心理理论.  相似文献   

9.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随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建设事业的顺利推进进一步发展并趋于成熟,列宁无产阶级专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世界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李明 《理论视野》2014,(1):46-49
意识形态理论是贯穿整个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条重要的思想主线。后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的认定,是基于它对意识形态采取了"抽象化"、"碎化"、"泛化"三种基本策略,同时抽掉了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之"根"和阶级之"魂",因而在理论上犯了"抽根断魂"的错误,并在实践上极容易蜕变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同谋。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不能教条僵化、断章取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与本国实际、时代特征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没有创新发展就不可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列宁在俄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检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新经济政策的思路"至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一百多年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必然。它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并将对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列宁在《怎么办》中系统地阐述了灌输理论,主要包括灌输的必要性、灌输的主体和客体、灌输内容和方法五个方面,指出社会主义思想是不能从工人运动中自发产生的,必须从"外面"向工人进行灌输;理论灌输主体是社会民主党人和先进的知识分子;对居民一切阶级进行科学理论的灌输要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运用多种宣传方式使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在提升人民群众思想素养、理论自信的同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列宁的灌输理论,对于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理论创新”作为党的宝贵历史经验加以凝练和明确,强调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重要概括本身就是在坚持理论创新。回顾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运用“阶级意识·科学·意识形态”三者统一的思想理论建设方法论,建构并深化了“坚持人民至上,反映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两个结合’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意识形态逻辑,出色地完成了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引领事业发展、创造伟大成就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从历史逻辑来看,列宁的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诞生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灵活运用,是关于无产阶级及其历史使命的理论的相关内容的继承和发展,是在领导俄国党和无产阶级的斗争中,对其革命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从理论逻辑来看,列宁从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目的出发,坚持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论述了为什么要灌输、怎样灌输的基本理论和重要依据;从现实逻辑来看,列宁的灌输论揭穿了俄国经济派、修正主义、机会主义等错误思潮的面目,为工人运动开辟了正确的道路,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促进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胜利。列宁的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开展思想宣传和理论教育的理论基础和一般规律,在今天对中国共产党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着主导地位被动摇、影响范围被削减、指导作用被削弱的"边缘化"危机。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阵地,需从四个方面着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基础和经济基础;在斗争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敏锐、知识渊博、纪律严明、作风严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6.
包毅 《理论探索》2012,(1):41-44
列宁和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的共同点是:批判第二国际庸俗唯物主义者的机械论观点,突出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对意识形态作中性化理解。其不同点是:对意识形态存在领域的理解不同,对意识形态哲学基础的理解不同,对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理解不同,对意识形态形成路径的理解不同。从列宁与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的比较中得出的启示是: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异端学说";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捍卫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既要重视政治层面,又要重视文化层面;既要重视意识形态灌输,又要重视培育群众的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3)
马克思主义理论出自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并受到各种思想流派的影响,结合历史发展中思想精华的启蒙,通过对资本主义的扬弃与批判,最终形成的,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思想根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信仰,是一种引领工人阶级追求自身和人类解放,追求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行动指南。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传播的过程中,列宁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并迅速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中得到传播,其内涵是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类解放。  相似文献   

18.
《理论视野》2021,259(9)
新时代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立足总体国家安全事业发展高度,精准科学研判意识形态领域的重大风险,构建"大安全格局"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治理体系,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思想领域中的地位更加鲜明、更为巩固。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8,(12)
意识形态是"思想的上层建筑",是"潜在的国家机器",实现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就是要实现"理论掌握群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下,要获得意识形态的知识创新,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新时代中国建设和发展的蓝图相结合,创造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内容。党的十九大召开以后,党的意识形态知识创新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本体,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焕发理性的魅力和实践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毛泽东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提出了判断人们言行是非的"六条政治标准",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方面。邓小平继承并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意识形态建设思想:提出以正确的、发展了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指导思想,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意识形态理论建设的核心,提出要正确处理意识形态和工作重心的关系,强调意识形态的包容性和开放性,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的意识形态建设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